學達書庫 > 二戰將帥系列 > 蒙巴頓 | 上頁 下頁
六八


  我們海軍部已作了全面和仔細的調查,結果很清楚,這
  樣大幅度削減開支,只會造成混亂,破壞軍隊的士氣。如果
  要就此事攤牌,我當然要明確表示,我不能再繼續任職了,不
  能為這種人為的混亂負責。但是,在我考慮採取這一重大行
  動之前,我想聽聽同齡人的高見。

  結果,和通常一樣,事情並沒有走到那一步,原因之一是桑茲作了明顯的讓步。

  1959年5月22日,麥克米倫首相正式任命蒙巴頓為國防參謀長,並建議這個職務的任期將由3年延長到5年。從地位上說,國防參謀長僅低於國防大臣,但由於後者屬￿文官並受黨派競選的影響,所以,國防參謀長實際上是整個英國陸海空三軍武裝力量的專職首長。

  在正式任命公佈前,蒙巴頓忙忙碌碌地度過了他在海軍中的最後幾周。4月19日和20日,他發出了1300份告別信,其中大部分的結尾都有他的親筆簽名。4月23日,他在英國廣播公司發表講話,「告訴廣大人民,海軍的前途是光明的」。按規定,他移交第一海務大臣職權的時間是5月1日零點整。4月30日午夜,他坐臥不寧地等待著這一時刻的到來,當副官提醒他時辰已到時,蒙巴頓十分傷感地說:「現在我已不再僅僅屬￿皇家海軍了。」說完,走到繼任者查爾斯·拉姆面前,同他辦理了交接手續。

  蒙巴頓是繼威廉·迪克森之後的第二任國防參謀長,這個職務設於1958年,目的是統一指揮和協調陸海空三軍。然而,迪克森在完成這一艱巨的任務方面,沒有取得成功。他僅幹了一年多,便幹不下去了,由蒙巴頓來接替他。當時,陸海空三軍各自的參謀長,有事可以直接去見內閣大臣和首相,蒙巴頓認為這樣做無疑是損害了國防參謀長的權威,於是他上任伊始便定下規矩,各軍種有事先要找國防部請示,不准他們越級去找內閣大臣和首相。

  20多年來,蒙巴頓一直主張三軍統一。還在大戰期間,他就曾說過:「我個人認為,所有軍官都應享有去各兵種服役的機會。他們應分別在達特默思、克蘭威爾和桑赫斯特輪流服役,一年換一個地方。這樣,他們既可受到一般的鍛煉,還可學到特殊本領。」他還主張,軍校學員通常可以選擇自己的職業,學習參謀課程和戰術課程應著眼於三個軍種,某一軍種的參謀應到其他兩軍種裡工作一段時間。他在1941—1942年負責聯合作戰總部期間,便是這麼做的。

  在領導機構的改革方面,他提出撤銷各軍種參謀部,而設立三軍統一的聯合計劃參謀部,並由他來擔任這個機構的常任主席。不過,由於遭到了各軍種參謀長的消極抵制,這一目標沒有在倫敦實現。蒙巴頓於是把它付諸實施於海外駐軍,分別在塞浦路斯建立了近東聯合司令部,在亞丁建立了中東聯合司令部,在新加坡建立了遠東聯合司令部。這種新的指揮機構,在提高英軍的快速反應能力方面發揮了很大的作用。如後來在1961年,伊拉克再次稱科威特是它的一部分,並在科伊邊境集結重兵,對科威特進行威脅。英國派「保壘」號航空母艦前往海灣地區,並答應科威特,如果它請求支援,英國軍隊24小時內即可採取行動,結果使伊拉克未敢輕舉妄動。英國之所以能奪下海口,中東聯合司令部的建立是原因之一。因為它能迅速協調和調動陸海空各部隊,簡化了工作程序,從而提高了快速反應能力。英國駐中東地區司令埃爾沃西中將說,在那次聯合行動中,聯合司令部的作用是很大的,沒有這樣一個聯合指揮機構,英國的干涉肯定不會那樣順利。

  然而,就在蒙巴頓在國防參謀長的顯赫職位上,全力以赴地幹自己的事業的時候,他的夫人埃德維娜卻不幸病故了,終年僅59歲。

  埃德維娜是位很要強的女人,自戰爭期間她主管過聖約翰救護隊以後,一直著迷於醫療救護事業。這幾年,她每年都要花費數月時間去非洲和遠東地區,幫助那裡的紅十字會工作。1956年,她的私人醫生威爾克斯·哈維告訴她,如果她不大大減少自己的活動,3年之內死神就要奪去她的生命。埃德維娜對此忠告不但置若罔聞,反而似乎要與死神爭奪時間拼命去工作。1960年1月,她代表聖約翰的海外野戰救護旅去遠東視察。事先被安排出來的視察日程甚至使她沒有了上路的勇氣,然而,生性好強的埃德維娜還是咬牙出發了。

  2月20日,她抵達婆羅洲即加里曼丹島的亞比。之後她立即進行了一系列視察。路途中,伊麗莎白女王醫院的護士長伯納姆女士發現,她有時腳步踉蹌,經常停下來欣賞周圍景物,看上去已疲憊不堪。伯納姆女士見她身體如此衰弱,就在當地醫院裡為她準備了一個房間,讓她住進去以防不測。此時在倫敦,蒙巴頓忙完公務後於淩晨1時30分上床休息。剛入睡不久,便被叫醒,說婆羅洲的總督想和他通電話。一會兒,那邊的電話打過來了,蒙巴頓從模糊不清的越洋電話中,終於聽到了夫人去世的噩耗。

  刹那間,蒙巴頓悲痛欲絕。人們跑過來規勸他,他默不作聲地淌著眼淚,望著埃德維娜的照片,在一張紙上不斷拼寫著「TRAGEDY」(災難)幾個大寫字母。少年夫妻,老來伴。蒙巴頓這年已60歲了,失去老伴對他的打擊實在是太大了。

  2月25日,皇家海軍的「威克菲爾德」號驅逐艦在一艘印度軍艦的護送下,把埃德維娜的遺體運回英國。蒙巴頓寫信給尼赫魯說:「帕特裡夏、帕梅拉和她的丈夫,埃德維娜的妹妹瑪麗和我都去了布羅德蘭茲,在家門口等候她的遺體的到來。這是她最後一次回家。」然後,埃德維娜的遺體被送到羅姆西修道院,在那裡,由8個人抬上了祭壇。13個小時後,按照她生前的遺囑,遺體將要送入大海。在她的遺體被抬上船時,水兵們鳴笛為她的亡靈開道。在參加埃德維娜海葬的船隻中,那艘印度軍艦是尼赫魯親自派來的。這使人們感到他們之間的友情超乎尋常,連蒙巴頓本人也承認,「這真是一個令人注目的姿態,它給所有的人都留下深刻的印象,特別會使親愛的埃德維娜含笑九泉。」

  埃德維娜去世後,蒙巴頓陷於巨大的憂傷之中,他寫道;「我太痛苦了,我過去從未意識到我是多麼地愛她和她對我是何等重要。」喪偶的人都會有這種心情,但蒙巴頓比其他人都更吃驚地發現,他是那樣地離不開埃德維娜。他和妻子過去經常分居,也時常吵嘴,加上他在事業上很充實,自以為沒有妻子在身邊,他也會生活得很好。現在他才感到以前的那種想法是錯誤的。過去他有時願意和埃德維娜短期分居,但現在他永遠失去了她,這使他悲痛欲絕。他如今形單影隻,成了年逾花甲的單身漢。

  蒙巴頓擔任印度總督時的主要助手伊斯梅寫道:「埃德維娜的死恐怕給蒙巴頓的打擊太大了。」他的部下們發現,他動輒發火訓人。和以前相比,他變得優柔寡斷;甚至在重要會議上,他也常常精神不集中,一陣陣地發愣。他過去給朋友寫的信,總是熱情洋溢、誇誇其談,如今連給侄子——早已登基的伊麗莎白女王的丈夫——菲利普親王的信,「都語無倫次,不大動人」。總之,他似乎像變了一個人。


學達書庫(xuoda.com)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