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二戰風雲人物 > 身殘志堅-羅斯福 | 上頁 下頁
一一〇


  1940年5月13日,巴黎陷落前夕,羅斯福宣佈加強對盟國援助。巴黎於6月14日陷落。

  1940年5月16日,羅斯福要求國會批准給陸海軍撥出11.82億美元的追加預算,每年生產5萬架飛機的計劃。

  1940年6月10日,羅斯福去夏洛茨維爾的弗吉尼亞大學講演,斥責法西斯侵略行徑。

  1940年6月19日,組織兩黨聯合政府,延攬共和黨人史汀生和諾克斯分任陸、海軍部長。這兩人反對孤立主義,擁護羅斯福的外交政策。與此同時,羅斯福還未經國會而成立了軍火生產、戰時人力、物價管制、糧食生產,運輸等機構。

  1940年7月20日,簽署建造兩洋海軍法案。

  1940年9月2日,繞開國會以行政命令方式與英國達成驅逐艦換取基地的交易。

  1940年9月16日,簽署美國和平時期第一個徵兵法。

  1940年9月22日,日本軍隊開始進佔法屬印度支那北部,羅斯福於9月25日宣佈給中國2500萬美元貸款;26日宣佈對日禁運廢鋼鐵。1940年9月27日德意日簽訂三國公約。

  1940年11月5日,戰勝共和黨候選人威爾基,第三次當選總統。

  1940年11月29日,譴責德意日三國公約矛頭針對美國。

  1940年11月30日,日本、偽滿、汪偽相互承認。羅斯福宣佈給中國1億美元信貸。

  1940年12月17日,建議對英國出借武器。在記者招待會上闡述「租借法案」的意義。

  1940年12月29日,宣佈美國應成為「民主制度的偉大兵工廠」。

  1941年1月6日,在致國會的年度諮文中,提出四大自由:言論自由、信仰宗教的自由、不虞匱乏的自由。不虞恐懼的自由。

  1941年1月—2月8日,總統特使霍普金斯訪英,為建立英美反法西斯聯盟發揮了重要作用。同年7月中旬,霍普金斯再度訪英,同丘吉爾商談進一步向英國提供軍事援助問題。

  1941年1月10日,向國會提出租借法案。3月11日,《租借法案》成為法律。3月27日,國會撥款70億美元供執行《租借法案》使用。到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時,美國向盟國提供了價值大約500億美元的貨物和勞務。

  1941年4—5月,美日秘密談判未獲結果。5月27日,宣佈「全國無限期緊急狀態」。

  1941年6月22日,德國進攻蘇聯。6月24日,羅斯福宣佈援蘇。

  1941年7月23日,日軍侵佔印度支那。7月24日,羅斯福警告日本,此舉對美國構成嚴重威脅,並宣佈對日禁運汽油。

  1941年7月26日,命令凍結日本在美資產,美日貿易完全中止。

  1941年7月26日—8月2日,羅斯福特使霍普金斯對蘇聯進行了為時一周的訪問。在莫斯科期間,霍普金斯同斯大林、莫洛托夫等就相互合作和提供軍援問題進行了深入的會談。從而開始了在反法西斯戰爭中美蘇合作的新局面。

  1941年8月1日,命令禁止一切航空汽油出口。

  1941年8月8日,日本建議近衛與羅慚福在檀香山會晤,遭美拒絕。

  1941年8月9—12日,羅斯福與丘吉爾舉行大西洋會議。14日,宣佈《大西洋憲章》。

  1941年8月17日,警告日本政府不要採取進一步的武力行動。

  194下年8月27日,近衛建議與羅斯福會談,美國以條件不成熟加以拒絕。

  1941年9月7日,羅斯福的母親薩拉·德拉諾逝世,享年87歲。

  1941年10月9日,宣佈武裝美國商船,還擊進攻者。

  1941年10月16日,日本近衛內閣垮臺,戰爭狂人東條英機任首相兼陸軍大臣。

  1941年10月30日,批准給予蘇聯10億美元信貸。

  1941年11月17日,國會應羅斯福要求修改1938年中立法,允許武裝美國商船。

  1941年11月26日,國務卿赫爾奉羅斯福之命,向日本提出被日本稱為最後通牒的《四點口頭聲明和十點備忘錄》。

  1941年12月6日,要求日本從印度支那撤軍。

  1941年12月7日,日本襲擊珍珠港和英、美、荷在太平洋的其他屬地,日本對美英荷宣戰,太平洋戰爭爆發。

  1941年12月8日,美國對日宣戰。羅斯福在國會演講,稱1941年12月7日是「一個恥辱的日子」。

  1941年12月22日,丘吉爾抵達華盛頓同羅斯福會談,決定建立英美參謀長聯席會議,以便統一英美戰略。通過這一機構,共同使用兩國資源,互相補充兵力。

  1942年1月1日,發表由26個國家簽署的《聯合國家宣言》。

  1942年1月21日,羅斯福委派史迪威任中國戰區參謀長。

  1942年2月7日,致電蔣介石,向中國提供5億美元財政援助,並稱頌中國英勇抗擊日本的行為。

  1942年4月1日,批准將美國太平洋沿岸的美籍日本人及日僑遷到內地集中管理。

  1942年4月18日,批准空襲東京。

  1942年6月5—7日,日本海軍在中途島遭到慘敗。損失大型航空母艦4艘,重巡洋艦1艘,飛機400多架。兵員損失3500人。

  1942年6月12日,美蘇和英蘇公佈關於蘇英條約和蘇美合作協定,以及關於1942年在歐洲開闢第二戰場的協議。

  1942年11月8日,艾森豪威爾將軍統率的美英遠征軍,在摩洛哥和阿爾及利亞的海灘登陸。參加「火炬」作戰的美英軍隊共有13個師,650艘軍艦和運輸船,首批登陸兵力11萬人,使用飛機1700架。

  1943年1月14—23日,與丘吉爾舉行卡薩布蘭卡會議。向記者宣佈將戰爭進行到底,直至法西斯無條件投降。

  1943年2月2日,歷時180天的斯大林格勒戰役結束。被圍德軍遭到毀滅性打擊,殘存的9萬人,包括保盧斯元帥和22名將軍都當了俘虜。德軍在頓河、伏爾加河和斯大林格勒地區的損失共達150萬人。

  1943年2月4日,羅斯福向斯大林祝賀斯大林格勒大捷。

  1943年3月20日—5月13日,美英法軍隊在突尼斯展開進攻,德、意軍在非洲失敗。

  1943年7月25日,墨索里尼垮臺,遭廢黜。

  1943年8月14—24日,羅斯福、丘吉爾在加拿大的魁北克會談,討論開闢第二戰場等問題。1943年9月3日,美英軍在意大利南部登陸。

  1943年9月8日,意大利己多格裡奧政府向盟國投降。

  1943年11月22—26日,羅斯福、丘吉爾、蔣介石舉行開羅會議,發表《開羅宣言》。

  1943年11月28日—12月1日,羅斯福、丘吉爾、斯大林舉行德黑蘭三巨頭會議,發表《德黑蘭宣言》。

  1943年12月2—7日,羅斯福與丘吉爾、蔣介石繼續在開羅舉行會談。

  1943年12月15日,美軍在新不列顛島登陸。

  1944年6月6日,美英盟軍在法國諾曼底登陸,開闢第二戰場。參加這一戰役的指戰員和後勤人員共287萬人,動用飛機1.3萬多架。

  1944年6月18—30日,委派副總統華萊士訪華,結果之一是迫使蔣介石同意美國派出駐延安美軍觀察組。

  1944年6月18—20日,日本艦隊在太平洋萊特灣遭到決定性的失敗。日本陸軍飛機喪失殆盡,參戰的9艘航空母艦被擊沉3艘,另4艘被擊傷。

  1944年8月21日,在羅斯福倡儀下,中蘇美英四國代表在華盛頓巴敦橡樹園大廈舉行會議,商討戰後國際組織事宜。

  1944年9月6日,派赫爾利使華。

  1944年9月18日,電蔣介石指出中國戰場局勢嚴重,要求讓史迪威立即統率全部中國軍隊抗日。

  1944年10月18日,接受蔣介石的堅決要求,決定召回史迪威,以魏德邁接替。

  1944年12月17日—12月30日,美軍在萊特島登陸作戰。

  1944年11月7日,戰勝杜威,第四次當選總統。

  1944年11月24日,美軍B—29飛機首次自馬裡亞納群島基地起飛轟炸東京。

  1945年1月20日,羅斯福第四次宣誓就職,擔任美國總統。1945年2月4—11日,羅斯福、斯大林、丘吉爾舉行雅爾塔會議,簽訂《雅爾培協定》。

  1945年2月25日,美軍攻佔菲律賓首都馬尼拉。

  1945年3月9日,美軍B—29飛機大舉轟炸東京。

  1945年3月26日—6月30日,美軍實施沖繩島登陸作戰。

  1945年4月12日,羅斯福在佐治亞溫泉因腦溢血去世,終年63歲。

  遺職由副總統杜魯門接替。


學達書庫(xuoda.com)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