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二戰將帥系列 > 華西列夫斯基 | 上頁 下頁 |
六八 |
|
◎第十六章 在波羅的海沿岸 轉戰波羅的海岸,攔截殲敵立陶宛; 解放西北三小國,驅逐德寇全民歡。 與西部白俄羅斯一樣,波羅的海沿岸廣大地區也是最先淪入法西斯德國敵手的。自蘇德戰爭爆發以來,波羅的海沿岸的立陶宛、拉脫維亞、愛沙尼亞三個加盟共和國就長期地為德軍「北部」集團軍群所控制。這裡成了德軍向列格勒和加里寧等北方地區實施進一步侵略的主要基地,也是法西斯德國在蘇聯北部廣大地域的最大橋頭堡。 從這一地區被法西斯佔領的那一天起,英勇不屈的波羅的海沿岸地區的人民就展開了對法西斯德國侵略者的頑強鬥爭。當地各族人民利用森林、湖泊、海岸線等地形氣候優勢,開展了廣泛的敵後遊擊戰爭,給入侵者以不間斷的騷擾和打擊。到1942年冬季列格勒的危機被基本解除後,蘇軍列格勒方面軍、加里寧方面軍以及隨後在它們的基礎上新組建的波羅的海沿岸方面軍、沃爾霍夫方面軍、卡累利阿方面軍等部隊,也在整個北部地區和波羅的海沿岸地區對敵人展開了頑強的鬥爭。特別是自1943年秋冬季至1944年夏季以前,該地區的蘇軍還在這裡發起過一些相當規模的局部性戰役。但是,由於敵「北部」集團軍群的暫時強大,蘇軍在兵力和兵器方面都處於嚴重劣勢等原因,戰果極為微小。 但是,到了1944年夏季,隨著蘇軍在整個西部戰線的迅猛推進,特別是白俄羅斯戰役的巨大勝利及其戰役規模的進一步擴大,最終消滅敵「北部」集團軍群有生力量、解放波羅的海沿岸廣大地區的條件成熟了。事實上,白俄羅斯戰役第二階段所要求形成的巨大蘇軍扇面攻勢,就已經把立陶宛的大部分地區囊括進去。其進一步向西北和北部方向的發展,實際就已經構成了波羅的海沿岸戰役的一系列初步展開。 這時,根據最高統帥大本營的命令,華西列夫斯基的工作又增加了協調波羅的海沿岸第2方面軍行動的內容。這樣,在整個北部地區作戰的白俄羅斯第3方面軍和波羅的海沿岸第1、第2方面軍就全部由他來負責了。 當時,按最高統帥部大本營的指示,蘇軍在西北和北部地區對敵人形成的戰略態勢是:切爾尼亞霍夫斯基指揮的白俄羅斯第3方面軍負責向西稍北的方向進攻,攻擊矛頭直指立陶宛南部的該共和國首都維爾紐斯及由此到考納斯、普裡涅曼尼耶一線,以斷然切斷敵「北部」集團軍群各部與東普魯土老巢之間的聯繫;巴格拉米揚指揮的波羅的海沿岸第1方面軍的主要注意力,應放在敵德文斯克集團的正面,從德文斯克向裡加方向發動進攻,最終前出到波羅的海沿岸並切斷敵軍由此向東普魯士的交通線;葉廖緬科指揮的波羅的海沿岸第2方面軍則應向列澤克涅方向發動進攻,同時在左翼協助巴格拉米揚部對德文斯克的攻擊。這樣,波羅的海沿岸的德軍第18和16兩大集團軍便全被牽制在立陶宛和拉脫維亞境內。這對波羅的海沿岸第3方面軍和列格勒方面軍在整個北端奪取愛沙尼亞的作戰,也將是極大的幫助和支援。 在7月12日以前,華西列夫斯基不斷地在波羅的海沿岸第1和第2方面軍之間飛來飛去。作為大本營代表,他更關心的是這兩支部隊在具體部署和未來作戰中的相互協調問題。待巴格拉米揚和葉廖緬科基本完成戰役準備後,華前列夫斯基於12日晚回到了切爾尼亞霍夫斯基的白俄羅斯第3方面軍。 這裡正在進行合圍德坦克第3集團軍的激烈戰鬥。當時,該部敵軍為保住立陶宛首都維爾紐斯這個重要的交通樞紐,已經撤退到維爾紐斯一科達鐵路線上。早些時候,白俄羅斯第3方面軍已派出近衛坦克第5集團軍和近衛第11集團軍從北南兩側繞到了維爾紐斯的後面。當敵軍發覺有被合圍的危險後,便發起了強大的反衝擊。英勇的近衛第5集團軍派出一部從正面牽制敵人,另一部繼續向縱深加速合圍;而近衛第11集團軍從南側猛衝到特瓦裡斯和特拉卡伊,最後於13日在維利亞地域與坦克第5集團軍會合。敵人所有的突圍嘗試都先後失敗,合圍圈內的大約1.5萬德軍全部成了蘇軍的俘虜。該部敵軍是早些時候從維捷勃斯克包圍圈附近被擊潰而敗逃到這裡的。當時,他們曾想去解救維捷勃斯克合圍圈內的自家部隊,沒想到今天自己也落得了同樣的下場。 隨著合圍圈內敵軍被消滅,第31集團軍攻克了利達。很快,維爾紐斯也被白俄羅斯第3方面軍解放,這座古老的城市終於回到了人民手中。更重要的是,由此,德軍「中央」集團軍群與「北部」集團軍群的陸上聯繫終於被切斷,德軍坦克第3集團軍被徹底地擋在立陶宛南部地區。 此後,華西列夫斯基與切爾尼亞霍夫斯基決定,白俄羅斯第3方面軍主力部隊立即向西挺進,佔領整個從考納斯到波羅的海沿岸的直線走廊,最終把攻擊的矛頭指向德國與立陶宛之間的邊境線,以待下一步從這裡直接進軍東普魯士的德軍「狼穴」所在地。 與此同時,巴格拉米揚的波羅的海沿岸第1方面軍也先後攻佔了帕涅維日斯、夏烏裡亞等地,並在葉廖緬科所部的協同下攻克了德文斯克。至此,到7月20日前,由於蘇軍各個方面軍所實施的在時間上協調一致的進攻,已經明顯地束縛並大大地削弱了敵第18和16集團軍的力量,它們已經喪失了在波羅的海沿岸到普魯士之間自由機動的能力。鑒此,9月20日晚,華西列夫斯基在波羅的海沿岸第1方面軍司令部通話給斯大林,報告說,現在徹底封鎖波羅的海敵軍的時機成熟了。請求大本營把坦克第5集團由白俄羅斯第3方面軍調入波羅的海沿岸第1方面軍,同時也應把已經撥入該方面軍建制的近衛第2集團軍和第51集團軍投入新的突擊戰鬥。斯大林同意了他後面的請求,並說,對坦克第5集團軍,只能以後視情況而定。 7月24日,華西列夫斯基與巴格拉米揚判斷認為,由於白俄羅斯第3方面軍右翼部隊的猛烈進攻帶來的威脅,德軍必須在米塔瓦(葉爾加瓦)一裡加一線收縮部隊。因此,他們決定:立即以近衛機械化第3軍為先鋒向希奧利文實施突擊,然後以第51集團軍及方面軍主力部隊同時向前推進,直至佔領連接東普魯士與波羅的海沿岸地區的主要交通樞紐米塔瓦(葉爾加瓦),以實現大本營訓令規定的戰略意圖。 25日,突擊行動開始。在奧布霍夫上將率領的近衛機械化第3軍迅猛的攻勢直線突擊下,希奧利文前面的德軍部隊根本來不及組織有力的抵抗。這股勇猛無比的鋼鐵洪流一路過關奪隘,所向披靡。到次日夜晚,就已突入希奧利文城垣,並攻佔了該城東北地區的大部分敵軍據點。與此同時,克列伊澤爾指揮的第51集團軍也從另一方向攻入該城。至26日晚間,希奧利文守敵大部被殲,一部分向後潰逃。 |
學達書庫(xuoda.com) |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