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二戰將帥系列 > 華西列夫斯基 | 上頁 下頁 |
二九 |
|
◎第八章 絕不准後退一步 戰局惡化全線急,臨危受命總軍機; 但憑機敏赴維艱,縱橫捭闔賴勉力。 1941年冬季莫斯科城下驚心動魄的廝殺,給法西斯希特勒的打擊不可不謂沉重。但是,他會就此屈服嗎?不會,當然不會!自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以來被德軍所大吹大擂的「節節勝利」,把希特勒那原本驕橫狂妄的戰爭賭徒式的心理推向了極端,他已經變成了一架不折不扣的戰爭機器。作為這樣一個自負而變態的戰爭狂人,他怎麼會承認自己的失敗呢?尤其是,他又怎麼能甘心屈服于他根本不屑一顧的那些「紅色俄國佬」呢?! 在艱難地捱過殘酷的冬季之後,為了在1942年春季進攻中雪莫斯科城下之恥,希特勒不斷地通過德國宣傳機器給自己將軍和士兵們打氣。他們吹噓說,德軍已經征服了連拿破崙一世也沒有征服過的可怕的俄國冬季,春天的到來一定會給德軍帶來新的生機。3月,希特勒和德軍統帥部提出的1942年攻勢的戰略計劃是:在整個戰線的中段保持現態勢;在北方奪取列格勒,從而溝通與芬蘭的陸上聯繫;在戰線的南翼突擊到高加索地區。可見,這仍然是一個追求進攻型的作戰計劃,它反映了法西斯希特勒仍未消減的囂張驕橫心態。在4月5日由希特勒親自簽署的第41號訓令中,德軍統帥部把上述任務更加具體化,而且著重強調南線戰役的極端重要性: 目前我們所掌握的所有兵力首先應集中用在南線地段來 實施主要戰役,以便消滅頓河以西的敵人,然後奪取高加索 的石油產地,並越過高加索山脈……如果我們拿不到邁科普 和格羅茲尼的石油,那麼就必須結束這場戰爭。 顯然,希特勒是要集中優勢兵力于南線,企圖在這裡通過幾次大的戰役來奪取高加索油田、頓涅茨盆地上的哈爾科夫工業區及庫班的小麥產地,進而威脅伏爾加河畔的斯大林格勒。古德裡安曾說,希特勒的作戰特點歷來是特別重視對石油、糧食等工農業基地及具有政治意義的城市的佔領和奪取,而很少顧及軍事上的可能與必要。看來,這個訓令同樣地反映了這一點。 為實施上述侵略意圖,德軍統帥部把南部集團軍群分別佈置成「A」、「B」兩個集群。其中「A」集群由克萊斯特元帥指揮,所轄部隊計有野戰第11、第17集團軍、坦克第1集團軍和意大利第8集團軍;「B」集群由馮·波克元帥指揮,所轄部隊計有坦克第4集團軍、野戰第2、第6集團軍和匈牙利第2集團軍。具體作戰方案是「A」集群由奧廖爾南部發動進攻,奪取沃羅涅日;「B」集群由哈爾科夫發動攻勢並向東突破,然後與前出到塔甘羅格一帶的德軍會師於斯大林格勒地區。此後,或者一舉佔領該城,或者對其狂轟濫炸,使其不能再成為俄國南部的工業中心和交通樞紐。如果形勢發展順利,則直接由伏爾加河而上,再度逼取俄國首都莫斯科。 遺憾的是,斯大林和蘇軍最高統帥部未能正確地判斷出德軍的上述進攻方向。從斯大林到最高統帥部大本營或總參謀部,都在不同程度上對戰爭總體形勢及其發展趨向作出了錯誤估計,而這直接影響了對整個1942年春夏季作戰計劃的擬定和編制。當然,在最終結果上,也就自然地導致了蘇軍在整個春夏季作戰中一系列嚴重失利。在客觀上,這又為德軍夏季以後的大舉進犯斯大林格勒和在高加索地域提供了求之不得的便當。 早在1942年年初,由於莫斯科會戰的巨大勝利的刺激,斯大林便開始對戰爭形勢的估計採取了不適當的過分樂觀。他認為,經此沉重一擊,德軍必定在春季到來前一直保持守勢,即所謂轉入防禦時期,以便為其新的進攻爭取更多的喘息時間。一般說,這種分析也還是不錯誤的。但問題在於,他由這個不錯誤的前提得出了不正確的結論。在1942年1月10日寫給各方面軍首長的指示信中,他寫道: 紅軍在充分疲憊法西斯德國軍隊以後,已轉入進攻並把 德寇向西趕去。德寇為阻止我軍前進,已轉入防禦,開始構 築設有掩體、障礙物和野戰工事的防禦地區。德寇這樣阻擋 我軍在春季之前的進攻,以便明春再集結兵力重新轉入對紅 軍的進攻。由此可見,德寇是想贏得時間和獲得喘息機會。 我們的任務就在於,不給德寇以喘息時間,不停頓地把 他們往西趕去,迫使他們在春季之前就把預備隊消耗光(屆 時我們將有大批新的預備隊,而德寇已經沒有任何預備隊 了),從而保證在1942年徹底粉碎希特勒軍隊。但是,為了 完成這一任務,我軍就必須學會突破敵人的防線,學會組織 對敵人防禦全縱深的突破,從而給我們的步兵、我們的坦克 兵和我們的騎兵開闢前進的道路…… 在這裡,斯大林至少犯了兩個判斷上的錯誤。兵家常說,知己知彼,方能百戰不殆。而他這裡卻是既不知己——他只是正確地估計到了1942年初蘇德前線的形勢有利於蘇軍繼續進攻的趨勢,但卻沒有能充分考慮到當時蘇軍的實際能力;也不知彼——他過低地估計了德軍的實際戰鬥力,竟要求在1942年內就消滅當時還十分強大的德軍。結果,在後來的冬季繼續反攻中,蘇軍把9個預備隊集團軍幾乎全部平均地用在各個方向上,不但沒有像他提出的那樣耗光敵人的預備隊,反倒耗掉了自己的這麼多的預備隊。 按說,到此他應該比較清醒地認識春季形勢了吧?但他沒有,他還在想如何儘快地在1942年內徹底粉碎德軍。這樣,當西南方面軍總司令鐵木辛哥向他和大本營提出要在春夏季戰鬥中在該地區組織進攻的時候,他同意了;當西方方面軍總司令朱可夫向他提出在中央方向繼續反擊敵人的時候,他也同意了。同樣,當一向以慎重老練著稱的總參謀長沙波什尼科夫元帥向他提出必須只進行積極的防禦戰略,等到真正地疲憊和消耗了敵人,而我軍又有了新的預備隊積蓄之後,再於夏季後轉入反攻和進攻的時候,他也表示同意了。 當然,當時參加國防委員會的主要蘇軍高級首長也都對上述作戰意圖表示同意,如果說是有異議,也是大同小異。如,朱可夫不同意在數個方向上同時轉入進攻,但主張在自己的方向上進攻;鐵木辛哥既同意朱可夫的中央方向進攻,也堅持自己的西南方向進攻;沙波什尼科夫也只是反對鐵木辛哥的進攻,但斯大林卻堅決支持;伏羅希洛夫支持鐵木辛哥,而華西列夫斯基贊同朱可夫……總之,他們都有一個共同的良好願望,這就是不要輕易丟掉從莫斯科城下之戰中奪來的戰略主動權,往大了說,則是希望早一天打敗希特勒侵略者。 這有錯嗎?顯然沒有。但是,要知道,當良好的主觀動機和願望脫離現實基礎與可能條件時,並不是都能得到同樣的客觀效果和結果的。 從根本上說,這個春季和夏季作戰初步計劃的總的錯誤根源,還是出於當時蘇軍高層領導人都認為敵人還會大舉進犯莫斯科上,這是總的判斷方向的錯誤。因此,其進攻也好,防禦也好,都是單純地圍繞在莫斯科一個方向上。其次,它的要害盲點還在於既同意了進攻,又同意了防禦,而事實上這在同一時間內同時進行是極不明智的。 當然,這也是我們今天在事後才能做到的分析和評論。而在當時,由於情報的缺乏,戰爭形勢的瞬息萬變,以及對敵我雙方都不能真正完全地做到知己知彼等因素,對任何籌劃和指揮戰爭的人來說,都只能是靠大致的分析和預測來行事。然而,惟其如此,也才能真正地令人感到指揮戰爭是一種高智商的創造性活動,也越發能顯示出所謂的軍事天才的天才之處來。 |
學達書庫(xuoda.com) |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