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二戰將帥系列 > 華西列夫斯基 | 上頁 下頁 |
二七 |
|
不久,消息更壞了,德軍一個步兵師所屬的一支部隊,在炮兵的支援下於第2裝甲師的右側發起了猛烈進攻,並突到了盧涅沃。種種跡象表明,德軍將從北面對首都實行大規模的進攻以求突破。在那裡,德軍已經在莫斯科一伏爾加運河東岸建起了一座鞏固的橋頭堡。越過運河的德軍裝甲部隊,擊毀了一列企圖阻止德軍前進的裝甲列車後,幾乎完整無損地佔領了一座為莫斯科提供大部分電力供應的大型發電廠。 看來,莫斯科已是指日可下。然而就在11月27日,氣溫在兩小時內驟然下降20度,一下子跌到了零下40攝氏度。數以千計的德軍士兵身無禦寒之衣,情況最好的是在原來的夏裝外面加一件呢制大衣,但是大衣並不是人人都有。於是成千上萬的士兵染上了使人顫抖不止、全身無力的瘧疾,凍傷成群,有些都凍成了殘廢。自11月19日以來,部隊運送到前線的寒衣數量簡直少得可憐,後來則乾脆沒有了。希特勒和他的帝國將軍們後來抱怨說,對俄國首都莫斯科的進攻所以遭到失敗,完全是俄國冬季異乎尋常地提早來臨造成的。但事實上,並不是那一年冬季到來得早,而是德國統帥部對此乾脆一無準備。因為,他們滿以為早在冬季來臨前就可以攻克莫斯科,當時很多指揮官對士兵們提出的一個頗有誘惑力的號召便是:「到俄國首都去過一個舒適溫暖的冬季吧!」 可怕的嚴寒不僅摧殘士兵的身體,而且還使機器停轉、武器失靈。擔負中央集群進攻的德軍部隊,在一開始受到了強大蘇軍的正面抵抗。由於蘇軍總參謀部把精銳部隊都用在這個方向上,因此這裡的德軍從突擊開始就進展不快,每推進一節縱深都要損失大量的兵員和武器。而當嚴寒驟然來臨時,他們的坦克集群的發動機已經無法起動,機槍和自動武器不聽使喚,士兵們的步槍槍栓也被凍油卡死了。與之相反,來自東西伯利亞前線的蘇軍精銳防禦部隊卻完全是另一副樣子:他們的機槍都披有槍套,以防止寒流的侵襲;他們的武器全有冬季特製潤滑油,使用照樣靈活;每個戰士都頭戴軟質皮帽,足登高統軍靴,身著棉裝又配有呢制大衣,冰雪無礙。 同樣,蘇軍的坦克集群也沒有出現因嚴寒而不能發動的情況,尤其是他們最新裝備部隊的重26噸的T-34、T-35新型坦克,性能之良好、威力之巨大,在當時的戰場上確實無與倫比。它有5個旋轉式炮臺、四挺重型機槍,可載乘員10人,速度快,裝甲傾斜度很大,一般的反坦克炮彈和反坦克穿甲彈都對它奈何不得。後來德軍沒有辦法,只好調來88毫米速射高射炮來對它進行平射。然而,太多的德國士兵已經到了無法忍受的地步,可怕的無休止的寒冷已經超過了人體所能支持的限度。在他們以為俄軍預備隊兵力不是全部被殲也已用光的時候,越來越多的蘇軍精銳師卻源源不斷地出現在他們面前,這種人為的戰場變化也大大地超出了他們理智所能接受的程度。 德軍在各個方向的進攻都被可怕的嚴寒和強大的蘇軍死死卡緊了。雖然莫斯科已經就在眼前,也已處於他們的炮火射程之內。但畢竟已經是銳氣喪盡,乏力回天。德軍士兵就在莫斯科的大門口的冰天雪地裡流血,很多人歇斯底里地喊著:「我們再也捱不下去了!」「我們既進不了莫斯科,也回不去德國了!」及至氣溫下降到零下52攝氏度時,他們再也不能作戰了。於是,不但進攻陷於停頓,而且簡直是眼看著蘇軍在前面向他們發起衝擊。 在西南方向,瘋狂的古德裡安坦克集群仍在負隅頑抗,他們仍在徐徐地向前推進,並企圖繞過佈防森嚴的圖拉而迂回莫斯科。就在這時,德軍司令部停止進攻的命令下來了。司令官們明白,他們的部隊實在是堅持不下去了。這一天,是12月8日。這是古德裡安那支所向無敵的裝甲兵團自從踏平波蘭以來的第一次撤退。他不得不命令他的士兵們在堅硬如鐵的冰封地面上構築防禦工事。然而就在這時,還不時地遭到蘇軍小股部隊的騷擾性突擊。這些部隊慣於夜戰,身穿白衣,手拿塗上白漆的自動步槍,不知從什麼地方突然冒出來,冷不防地一陣襲擊後,馬上又不見蹤影了。原來,這是莫斯科近郊的遊擊隊。後來,古德裡安在他的自傳體著作中寫道:「對莫斯科的進攻已告失敗,我們傷亡慘重……我們已經遭到了敗北。」 妄自尊大的希特勒和他的將軍們,既低估了蘇聯軍隊可投入作戰的兵員人數,也低估了它的無畏士氣和戰鬥力。雖然這時他還不認輸,並且在以後確實也苟延殘喘了相當一個時期,但在這裡所遭受的這場失敗,卻猶如當頭一棒,擊掉了他和他的法西斯部隊的士氣。像當年的拿破崙一世一樣,這裡也歷史註定般地成為了他命運中的滑鐵盧。 莫斯科的危險解除了。 這個英雄的城市猶如大病初愈的頑強患者,強烈地要求站起腰身並下地行走。 還在11月初,蘇軍最高統帥部內就有人提出進行反攻的建議。斯大林將信將疑,當他詢及華西列夫斯基的意見時,這位沉著穩健的將軍表示不好。因為,根據當時他領導的作戰參謀小組的判斷,德軍近期還要展開新的攻勢,這說明他們還有力量。 到11月底,德軍的進攻力已漸告竭,這正是由於氣候條件、敵人戰線的拉長及蘇軍的頑強抵抗等多種因素造成的。總參謀部這時便提示大本營說,現在我軍轉入反攻的時機似乎差不多了。最高統帥部大本營和國防委員會也堅信此點無疑。經研究,最後把發起對德軍反攻的日期定在12月5一6日。這時,希特勒的司令部還沒有正式下令停止進攻,但實際上各個方向上的德軍進攻已經基本停止。 恰在此際,沙波什尼科夫總參謀長病倒了。於是,斯大林要求華西列夫斯基立即出任代理總參謀長一職。此後,華西列夫斯基與斯大林等大本營成員一起,具體制定、籌劃並直接領導了這場莫斯科城下的反攻。這是蘇德戰爭爆發以來,蘇軍所進行的第一次大規模的反擊德軍的行動。 對於這次反攻行動,蘇軍最高指揮中樞自信可以成功。這可以從下面一點得到證實和證明:12月15日,即在反攻開始後的第10天,蘇共中央就作出了把原來遷出莫斯科的黨、政、軍機關遷回的決定。而原來遷出的總參謀部第二梯隊,早在11月下旬就已遷回莫斯科,以便立即投入反攻的準備工作。 反攻計劃編制完成後,身為代理總參謀長的華西列夫斯基在12月4日便親自前往加里寧方面軍司令部。在那裡,他當面向該方面軍總司令科涅夫傳達大本營關於轉入反攻的最後指示,並在那裡作為大本營代表協調該方面軍不折不扣地執行反攻命令。 何以需要如此這般呢?原來,在12月1日淩晨3時30分,他和斯大林兩人曾親自簽署了一道命令,要求科涅夫的加里寧方面軍不要在自己所轄的地域內另外組織任何局部反攻,而應把主力用在配合朱可夫的西方方面軍的反突擊進攻上面。但隨後科涅夫即打電話給華西列夫斯基,藉口缺乏坦克和兵力不足,不想採取支援西方方面軍的行動,仍想單獨進行一次進攻加里寧的局部戰役。最後,在華西列夫斯基答應他增加兵力支援的情況下,科涅夫才勉強放棄了自己原來的主張。儘管如此,斯大林仍不放心,於是便派華西列夫斯基親自來到這裡。 |
學達書庫(xuoda.com) |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