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二戰將帥系列 > 華西列夫斯基 | 上頁 下頁 |
二四 |
|
◎第七章 風雪激戰莫斯科 首都告危情勢迫,風雪激戰莫斯科; 受命駐城撐戰局,佐理統帥顯才卓。 蘇德戰爭進入第一個秋季的時候,蘇軍所面臨的戰略形勢依然十分緊張。總參謀部根據種種跡象分析認為,此後戰場雙方將要展開的軍事行動,在緊張和激烈程度上將不會亞于戰爭初期。 因為,當時法西斯希特勒軍隊並未喪失其優勢地位,雖然自入侵蘇聯以來他們已經損失兵員達53萬之多,但他們仍在氣勢洶洶地猛烈向東推進。法西斯軍隊仍然掌握戰爭的主動權,掌握制空權,在戰場總兵力和兵器方面也仍有相當大的優勢。在西北地區,蘇軍未能制止住德國軍隊向列格勒的挺進,隨後這座城便遭到了敵人的圍困;在西南戰場,由於基輔陷落,致使哈爾科夫工業區和頓巴斯受到嚴重威脅。在克裡米亞,蘇軍受到了敵人的分割包圍,他們獨自承受著法西斯軍隊的打擊。 那時,蘇軍最高統帥部大本營和總參謀部所最為關切的仍是西部戰場,即中央方向的戰局變化。總參謀部認為,雖然秋季以來這裡的形勢比較穩定,但這並不全是因為法西斯軍隊曾在這裡遇到了頑強的抵抗和打擊。顯然,敵軍由進攻轉入防禦只是暫時的,他們正在這個方向上組織新的突擊集團,以便在認為適當的時候從這裡發動對莫斯科的第二次攻勢。因為,法西斯希特勒一直堅持認為,只要蘇聯首都還是蘇方戰爭的鼓舞中心和組織中心,那麼就休想取得對蘇戰爭的最終勝利。所以,他們一定不會放過在這裡通過殊死決戰來決定戰爭命運的機會。 事實證明,蘇軍總參謀部的這種判斷是正確的。 9月底,希特勒德國軍隊基本上完成了奪取蘇聯首都莫斯科的戰略部署。希特勒在「中央」集團軍群司令部的會議上說,在這次戰役中必須對莫斯科實行合圍。進攻方法仍像戰爭初期那樣,同時從3個方向給拼死防禦的蘇軍以決定性打擊。他甚至發出了滅絕人性的指示:「在完成合圍以後,任何一個俄國士兵,任何一個居民——不管是男人、婦女還是兒童——都不許逃出城外。任何突圍的企圖,須以武力鎮壓之。」他把該戰役命名為「颱風行動」,規定的突擊日期為10月2日。 當時,德軍「中央」集團軍群已集中了77個師的部隊,總人數在100萬以上,擁有1700輛坦克和強擊炮,1400門火炮和迫擊炮,950架作戰飛機。而與之對抗的蘇軍西方方面軍、大本營預備隊方面軍和勃良斯克方面軍,僅擁有約80萬兵力,6808門火炮和迫擊炮,782輛坦克和545架飛機。更為嚴峻的是,當時大本營已經不再掌握有已經編成的任何戰略預備隊了。 9月30日,德軍「中央」集團軍群裝甲部隊首先派出的一支先遣部隊出發了。10月2日,霍特的裝甲兵團和古德裡安的裝甲兵團同時在兩個方向發起突擊,從而揭開了維亞茲馬和勃良斯克雙重戰役的序幕。先是奧廖爾被攻佔,接著維亞茲馬和勃良斯克也相繼陷落。在西南方向,距莫斯科不到100俄裡的卡盧加被攻佔,在西北,距莫斯科93俄裡的加里寧城也被攻佔。 莫斯科處於危急中。 10月5日,國防委員會作出保衛莫斯科的決定。決定號召全體莫斯科市民,必須不惜一切代價,協助蘇軍保衛自己可愛的城市和祖國的首都。當天,華西列夫斯基作為大本營代表與國防委員會委員伏羅希洛夫、莫洛托夫及馬林科夫到了西部前線。他的具體任務是把沖出敵人重圍和從西部撤下來的部隊火速派往紮伊斯克防線並在那裡組織防禦。下午3時,華西列夫斯基到達西方方面軍司令部。在那裡,經過與該方面軍首長一道努力,用了5天時間,終於從爾熱夫、謝切夫卡及維亞茲馬撤下來的部隊中抽調了5個步兵師的兵力,並派他們開赴到紮伊斯克一線。 10月9日,當華西列夫斯基在西方方面軍司令部向斯大林做例行工作彙報時,斯大林決定把朱可夫從列格勒方面軍調來,繼續擔任西方方面軍總司令,並準備把大本營預備隊方面軍合併到該方面軍以加強力量、華西列夫斯基表示完全同意這種安排。次日上午回到莫斯科後,大本營就作出了這項正式決定,最後的命令文稿即是華西列夫斯基親自起草的。 10月12日,國防委員會召開會議,再次研究有關莫斯科的防禦問題、會上,斯大林態度嚴肅,講話時聲音都有些顫抖了,但神情仍顯得那麼剛毅和不屈。華西列夫斯基已經兩晝夜沒有睡覺。自從10日上午回到莫斯科以來,他不是在大本營與最高統帥一起研究前線戰事,就是在總參謀部作戰部同大家一起分析情報,判斷敵情,起草各種訓令和命令。會間,他不由自主地坐在高背沙發上睡著了。斯大林發現後,示意大家把講話的聲音放低些,不要吵醒這位工作起來不要命的副總參謀長。他對與會同志們解釋說,沙波什尼科夫畢竟年紀大了,而且又多病,總參謀部的許多工作實際上都讓他一人任勞任怨地攬過去了。尤其是每次到前線去直接佈置,更是非他莫屬。這些,是華西列夫斯基事後聽伏羅希洛夫說的。 10月14日,法西斯德國軍隊又開始進攻。莫斯科的各個主要方向都在進行激戰。各方向的戰線都越來越逼近莫斯科市區,首都的危險大大地增加了。為此,國防委員會決定,一些政府機關、外交使團、大型國防工廠以及蘇聯首都的科學文化機構都必須撤出莫斯科市,只允許國防委員會、最高統帥大本營及對國家和武裝部隊實施有效領導所必不可少的黨政軍機關留在這裡。 16日,最高統帥部決定,為了做到在任何情況下都能可靠地指揮部隊,必須把總參謀部分成兩個梯隊:其第一梯隊總計10人,由副總參謀長華西列夫斯基領導,留下負責前線軍隊的指揮;第二梯隊是大部分,則由總參謀長沙波什尼科夫帶領遷往新地點,並在次日早晨乘坐兩個列車向莫斯科郊外轉移。但有一條,這撤出去的總參謀部第二梯隊,仍必須與大本營繼續保持牢固可靠的經常聯繫。 由華西列夫斯基領導的總參謀部第一梯隊,當時人們都習慣地把它稱為作戰參謀小組。它的任務就是直接為大本營服務。它的具體職責大致有如下數條: 1.全面瞭解和正確估計前線的形勢; 2.經常地、準確地、但又不過於煩瑣地向大本營提供前方形勢的情報; 3.如前方形勢發生變化,要及時而正確地擬定出自己的建議向最高統帥部報告; 4. 5.對大本營一切決定的貫徹情況進行嚴格的、經常不斷的監督,對部隊的戰備情況和戰鬥力、預備隊的編組和訓練情況、部隊作戰物質的保障情況實行監督。 |
學達書庫(xuoda.com) |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