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二戰將帥系列 > 華西列夫斯基 | 上頁 下頁
二〇


  ◎第六章 蘇德戰爭之初期

  反擊計劃初就日,蘇德戰端驟然開;
  前線後方禦敵策,作戰部長總牽懷。

  1941年6月22日淩晨,法西斯德國在蘇聯邊境西部約1000多公里的寬大正面突然發起了侵蘇戰爭。至此,希特勒蓄謀已久的、蘇方隨時在準備的蘇德戰爭終於爆發了。

  1941年6月22日是賭命運的一天。在午夜後2點10
  分,我進入了兵團前沿指揮所。它的位置在波豪卡萊以南的
  一個瞭望塔裡面,距布列斯特一裡托夫斯克西北方約9英里
  的地方。當我在3點10分到過該地時,天還是黑的。3點15
  分,我方炮火開始射擊。3點40分,俯衝轟炸機開始了第一
  次攻擊。4點15分,第17、18兩個裝甲師的前衛單位開始渡
  過布格河。4點45分,第18師的領頭戰車開始涉水渡河。為
  了完成這個任務,它們已經具有防水裝備,這是在海獅作戰
  計劃中已經試用過的,可以使它們渡過深度達13英尺的
  河水。

  6點50分,我在柯羅德羅附近,坐著一艘攻擊艇渡過了
  布格河。我的活動指揮部,包括兩輛裝甲無線電通信車,一
  些能夠越野的車輛和一些摩托機車,在8點30分也開始跟到
  了我的後面一同前進。我開始尾隨第18裝甲師的戰車後面前
  進,不久就到了裡斯拉河的橋上。這個橋的攻佔對於第47裝
  甲軍的進展是具有極大重要性的。在那裡,除了一些俄國的
  哨兵以外,我沒有發現有任何其他的人。當他們看到我的車
  隊之後,俄國兵馬上回身就跑。有兩個我的傳令官,不聽我
  的命令,自告奮勇地去追擊他們,結果都冤枉地送掉了性
  命……

  上面這段文字,真實地記錄了法西斯德國第2裝甲兵團在蘇德西部邊境中段向蘇聯發起突然進攻的大致情形。它的作者是有「閃擊英雄」之稱的德軍第2裝甲兵團司令古德裡安將軍。這是他在自己的自傳性著作中,對他率先於「中央」集團軍群所負責的地段突入蘇聯境內發動閃擊的自白。

  當時,希特勒法西斯用以突然攻擊蘇聯的部隊共有3個大的武裝集群;「南部」集團軍群,由龍德施泰特元帥指揮,負責在普裡配特沼澤地的南面發起進攻;「中央」集團軍群,由波克元帥指揮,任務是在普裡配特和蘇伐爾基峰之間發起進攻;「北部」集團軍群,由李布元帥指揮,以東普魯士地區作為進攻出發基地。戰爭狂人希特勒的作戰意圖是,務使該3個集團軍群突破邊境附近的蘇軍防線,然後將其包圍並分別加以殲滅。各集團軍集群的強大裝甲兵團主要負責帶頭突破,並一直向蘇聯境內縱深地帶挺進發展,以阻止蘇軍後退過程中建立新的穩固性防線。據古德裡安敘述,當時希特勒並沒有哪一方面是主攻方向,而且3個集團軍群的實力配置也大體相等。如果說有所不同的話,也只是在裝甲兵團的配備上,即「中央」集群有兩個裝甲兵團,而「南部」和「北部」集群只有一個。

  希特勒法西斯發動侵蘇戰爭的陰謀企圖,確是蓄謀已久的。

  當年,他在奧地利蘭德斯堡監獄裡所寫的臭名昭著的《我的奮鬥》中,就已經把獨霸西歐大陸與東進擴張蘇聯緊密地聯繫在一起了。他聲稱,要使德國成為「地球的主人」,在西方首先就要擊敗德國的宿敵法國,粉碎徒有其表的不列顛王國;在東方「必須積極擴張,主要是犧牲俄國」。1939年11月,當《蘇德互不侵犯條約》簽署3個月後,希特勒在一次軍事會議上竟厚顏無恥地說:「我們與俄國之間是簽有條約,但它只能在有價值時才予以遵守。」1940年6月初,當德國法西斯軍隊前出到英吉利海峽沿岸一帶時,希特勒在一次與龍德施泰特的談話中表示,他「自己畢生的根本任務,就是要報復布爾什維主義」。一度,他曾想在1940年秋就發動侵蘇戰爭,但後來因為準備尚未就緒(主要缺乏一定數量的機場和新式裝甲戰車),且加以秋季已經逼近而放棄了。因為他不想重蹈當年拿破崙的覆轍。他一直認為,拿破崙遠征俄羅斯的失敗主要是由於嚴寒而招致的。

  被戰爭機器推著四處旅行並已興奮到狂不可止狀態的這個第三帝國的矮小領導人,如果不是極力回避,那麼必是早已忘記了德國大政治家格勒納將軍在《施利芬的遺囑》一書中所做的具有先見之明的預言:

  誰想認識東方戰場的戰略性質,誰就不應該無視歷史的
  追憶。在容納一個國家和一個民族的維斯瓦河與烏拉爾之間
  廣闊平原的大門口聳立著的拿破崙一世這個警告的形象,他
  的命運應能使任何攻打俄國的人在對俄國進攻之前感到不寒
  而栗。

  還在1940年莫洛托夫為首的蘇聯政府代表團柏林之行以前的8月間,法西斯德國對蘇戰爭計劃的基本方案就已基本制定完畢。它使用的名稱代號叫「巴巴羅薩」,意為蓄有紅鬍子的人。選用這個代號並非偶然,它是德國皇帝胖特烈一世的綽號,現在用他的綽號替東進侵蘇計劃命名,用意即在「消滅俄羅斯的有生力量」。12月18日,希特勒親自簽署了關於準備執行該計劃的第21號訓令。「巴巴羅薩」計劃宣稱:「德國武裝力量應做好準備,以便在對英戰爭尚未結束以前,以迅雷不及掩耳的軍事戰役一舉擊潰並徹底戰勝蘇俄。為此目的,陸軍必須動用一切可以調動的部隊……準備工作必須在1941年5月15日以前完成。」

  希特勒的「巴巴羅薩」計劃根植于「總體戰」和「閃電戰」的理論基礎。一般說來,它可以代表法西斯德國軍事藝術的「最高成就」,它是在對外擴張的年代裡,在對丹麥、挪威、比利時、荷蘭、法國和英國的戰爭中積累起來的成功經驗的一次綜合應用。法西斯希特勒和他的帝國將軍們的進攻理論的出發點是:蘇維埃制度不穩固,蘇軍訓練無術而不堪一擊。這樣,蘇聯及其軍隊都被認為是無法抵禦古德裡安的坦克兵團、德國空軍的第一流飛機及德國陸軍鐵拳的集中打擊的對象。關於對蘇戰爭勝利的最後期限,則更顯示了希特勒法西斯的狂妄與驕橫,如,最先E·馬克斯認為需要7—19周;總參謀預計說最多不超過16周;布勞希奇稍後認為是6—8周;到最後,希特勒在與馮·波克元帥的交談中則誇下海口說,蘇聯在3—6周內即將完蛋。

  1941年4月30日,希特勒把德軍實施「巴巴羅薩」計劃的開始時間定在了6月22日。

  在戰爭開始的瞬間,包括此後的一段日子裡,蘇聯軍隊,尤其身處一線而又相對薄弱的邊境地區的軍隊猝不及防,以致出現了一攻即潰的局面。

  雖然蘇軍已經有了較長時間的反擊侵略戰爭的準備,蘇聯政府和總參謀部也為戰爭做了相當的部署和動員,蘇聯人民也無時無刻不在枕戈以待,但畢竟戰爭是在被動局面下迎來的。它的到來,猶如一次巨大災難的突然降臨,人們只能預防它的到來,但還不能十分準確地得知它將在某時某刻到來。更何況,當時蘇軍對敵人進攻方向還做了不正確的判斷,各部隊的戰略防禦還在匆忙而緊張的部署之中,連最高軍事委員會和總參謀部也未估計到敵人進攻會來得這麼快……

  據《蘇聯外交政策史。1917—1985》一書披露,當時蘇聯政府和斯大林雖然十分清楚地知道,戰爭是不可避免的,但對它爆發的日期推測卻犯了錯誤,斯大林「錯誤地認為希特勒不會在近期貿然破壞蘇德互不侵犯條約」。後來,即1942年8月,當斯大林在莫斯科會見丘吉爾時,他自己也承認是把時間估計錯了,他說他已經知道戰爭迫在眉睫,但是還「想爭取6個月的時間用於對付這一進攻的準備」。


學達書庫(xuoda.com)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