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二戰將帥系列 > 岡村寧次 | 上頁 下頁 |
七七 |
|
實際上到1943年,日本發動全面侵華戰爭已整整6年了,戰爭到1941年底已擴大到太平洋和東南亞地區。日本國民已開始嘗到戰爭的真正滋味,因戰爭需要大批的兵員和高額的戰費,使得日本人民生活水平急劇下降,已沒有了戰爭初期的那種狂熱。國內這些情況,通過各種渠道傳到了國外戰場,對日軍參戰官兵的心理產生了不可估量的影響。多年遠征異國,親眼目睹戰爭之各種慘狀,使得一些士兵和下層軍官對戰爭開始產生了悲觀情緒。在這種情緒的支配下,日軍內部紀律已逞鬆弛趨勢,抗命事件時有發生,甚至出現惡性事故。如駐山東的華北方面軍第12軍,曾發生過數起士兵拒絕上前線,並毆打和槍擊軍官的事件,甚至導致了軍司令官土橋一次中將及幾名師、旅團長被解職。 岡村對讀職部屬的處理從不手軟,同時也有完絡的一套,特別是他的前任多田駿過去曾兩度擔任華北日軍首腦,下面的關係盤根錯節,這方面他更需小心。華北日軍的旅團長、聯隊長級軍官常年在區縣駐守,一般沒有機會來平、津大城市遊樂,岡村認為「華北地區與一般戰場不同,任務單一專搞治安整頓,因而有改變一下氣氛的必要」。他提議經常讓這些中級軍官來平、津聚會一下,「表面上佈置共同研究課題,實際上向他們提供二三天換換心境的機會」。而換心境的方法,不外乎飲宴逛景、肆意淫樂。結果,「這樣實施的效果甚好,與會者皆大歡喜」。他坦率地承認,「勿寧說這是從維護統率的見地出發的」。 經過連續幾年各種規模的「肅正作戰」,岡村命令司令部幕僚編寫了《剿共指南》一書,發給各個部隊,對掃蕩中可能遇到的種種問題,諸如守備碉堡、警戒鐵路、構築工事、安排步哨、接近村落、進行搜索、乃至防備手榴彈等等,均作了具體規定。岡村稱「這本書當時起了很大作用,甚至連與共軍作戰堪稱我等先輩的國民黨軍,停戰後也立即把這本書譯成中文加以運用」。 但是,儘管他挖空心思研究戰術,企圖徹底消滅華北的抗日武裝,然而卻無法克服兵力不足的根本弱點。從1942年下半年開始,日軍在太平洋和東南亞戰場由盛轉衰、兵力吃緊,不得不從中國戰場上調兵增援,至1943年底,岡村麾下已有五六個師團被調走,占華北日軍師團總數的近一半。剩下的部隊守衛主要城市和重要交通幹線猶恐不足,更不用說主動發起大規模軍事進攻了。而中共武裝渡過了1941年到1942年的最困難時期,趁日軍兵力空虛之機,又迅速獲得了恢復和發展。捉襟見肘的岡村寧次手裡沒有幾張牌好打,只得仰天長歎;良將無兵,猶如巧婦難為無米之炊。 他是否為良將?另當別論。隨著第二次世界大戰末期的來臨,從大範圍說,東京大本營注意的焦點在太平洋和東南亞戰場,這關係到日本帝國的生死存亡,因為只有美國的海空力量才能直搗它的本士;從中國戰場來說,對蔣勸降不成,軍事打擊的矛頭又集中在國民黨軍身上,因為它認為這才是解決「中國問題」的根本出路。而這樣一來,自岡村寧次在1943年秋季發起的所謂「鐵滾掃蕩」草草地倡旗息鼓後,華北日軍再也抽不出多少機動兵力發動大規模的主動進攻行動了。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各抗日根據地,則趁勢得到了恢復和發展。此時,坐在北平翠明莊裡的岡村寧次已無計可施。 除了主要對中共武裝進行「肅正作戰」外,岡村赴任華北臨行前,東條英機交辦的另一項重要任務是勸降。這件事,在日軍裡是個機密,當時外界輿論也是眾說紛紜。欲知內中情形梗概,且看下章細說。 |
學達書庫(xuoda.com) |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