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二戰將帥系列 > 岡村寧次 | 上頁 下頁 |
六四 |
|
此時,奉命由第3戰區來援的第16師、第79師還停留在東鄉、進賢,離南昌尚有數日之遙。而第1集團軍和第74軍強行軍東進也無濟於事。3月27日,第74軍的先頭部隊才到達大城附近的祥符觀,第1集團軍的前鋒則在高安以南的灰埠。 3月26日傍晚,日軍主力陸續乘搶奪來的民船,由生米街等處渡過寬達1000米的贛江。次日晨,日軍從北、西、南三面會攻南昌城,守城部隊約兩團在狹窄的街道上逐層巷戰,直至深夜始撤離南昌。南昌城的重要建築及民房大部被炮火夷為廢墟。同日,日軍一部南下切斷浙贛鐵路。 話說兩邊。在南昌攻防戰激烈進行的同時,在南昌西北、修水上游的武寧地區也發生激烈戰鬥。就在3月20日那一天,日軍第6師團為配合第101、第106兩個特設師團主攻南昌方面,由箬溪進犯武寧,實行牽制作戰。防守武寧一帶的中國軍隊是彭位仁第73軍、李玉堂第8軍和第30集團的第78、第72軍,總共有4個軍,由第30集團軍司令王陵基統一指揮。當日拂曉,日第6師團攻擊第73、第8軍的上灘頭、麥家王等陣地(均在修水北岸、武寧東北方),21日另以一部渡過修水河攻打第78軍陣地。薛岳令王陵基進行反擊,一時戰鬥進入白熱化狀態。但中國軍隊穩住了陣腳,第15師、第3師還擊退了日軍兩個大隊,克服了加白老山南麓的棺材山、望人腦陣地。王陵基並令第8軍分成若干支隊向南潯線日軍的後背擾襲遊擊。 24日,日第6師團全力反撲,第73軍因傷亡過重,奉命調到後方整補,由第72軍接替該軍的防禦陣地。交防中,第73軍撤離過早,陣地出現缺口,稻葉師團長乘機揮兵猛進,並拼命打擊第78軍的側翼陣地,迫使這兩軍向西後撤。接著,又經過幾日苦戰,日第6師團擊敗了王陵基指揮的4個軍中國部隊,於29日拂曉佔領了武寧。從而保障了第101、第106師團在南下進攻南昌時,西北側後方的安全。 從3月20日傍晚日軍強渡修水至27日晚佔領南昌城,日軍總共僅用了7天的時間。在作戰的天數上,恰如岡村戰前的估計。 岡村經常訓戒部下:「戰爭是一種氣勢。通過急襲成功地突破敵陣,必然發展成疾風般的猛烈追擊。使敵人先在心理上喪失抵抗意志,才會減少作戰的天數和犧牲。」南昌作戰中中國軍隊的傷亡,據國民政府軍令部檔案記錄為:戰死14354人,傷17033人,失蹤被俘10566人。總計損失了4萬余名官兵。日方宣佈日軍戰死約500名,負傷約1700多名。雙方損失的比例為20:1。 但是,對這個讓人覺得日軍的傷亡率似乎已被其官方縮小了的數字,岡村還認為統計有誤,據他說:「我第11軍各進攻部隊,此役死傷共960名,其中戰死者約為1/4。」在其戰後寫的回憶錄中,又記載了這樣一段事:「南昌作戰開始前,軍經理部長岡本主計少將(經常給予我們積極的協助)親切地對我說:『去年武漢作戰之初,因收容傷病員的設備不足,發生了不少麻煩。這次,在德安的兵站醫院按收容1萬人左右,建築了臨時病房,請放心吧!』我說:『那可太感謝了,可是這次最多也到不了1000人。』網本少將不相信地說:『我可不願人家哄我,不過我真希望那樣啊。』我的話不是完全沒有根據的,但有一半也是我的願望。至於完全言中,不過是巧合罷了。其中也可能包括我多年研究戰史以及從武漢作戰中體會到的『靈感』的因素。」 不論岡村是否縮小了自己的損失,但每次交戰中,中國軍隊的傷亡率總是遠遠高於日軍,無疑是令人悲痛的不爭之事實。武漢會戰中方投入了一百幾十個師,日軍有多少?這次南昌作戰,中國第9、第3戰區先後投入30多個師,而日軍主攻和擔任牽制任務的無非是3個多師團,其中兩個是在日軍中戰力相對較弱的特設師團。 國民黨嫡系及雜牌等中國軍隊,是在國內戰爭中起家和發展起來的。打內戰,畢竟只是低水平人海戰術的一次次重複。當日軍以重炮、坦克和飛機隆隆開進這塊古老的大地,以立體的、協同的戰術進行攻防時,中國軍隊才發現真正的戰爭是怎麼一回事。那時,即使是嫡系的一個中國師,也不敢保證有與日軍一個聯隊打成平手的把握;雜牌軍二三個師打不過日軍一個聯隊的例子,更是尋常可見。蔣介石也曾多次說過:我們的高級將領,平日普遍不注意研究戰略戰術,戰時畏敵如虎且心存保持實力之卑劣心理,是打不過敵人的主要原因。 在並不富裕的舊中國,經常保持著數百萬大軍,雖官兵物質保障微薄,但也畢竟耗掉了相當多的民脂民膏。可是,裁掉誰,誰都能找出震天的「理由」叫喚,軍隊成了一些人升官晉位、討生活的場所,而禦敵的職能何在呢?所謂養兵千日,用在一時,實際上那一時也往往是扔下老百姓棄地撤走。 再者說,中國軍隊戰鬥力不強,僅僅是蔣介石所說的將領無能的原因嗎?顯然還有經濟的、政治的諸方面原因,尤其不能忽略民族精神、性格方面的深層次原因。中華民族是一個勤勞、勇敢的民族,這一點毋庸置疑。但在另一方面,漫長的封建社會所形成的傳統文化、特別是其中糟粕部分的積澱,以及統治者長期的順民教育和蔑視人的尊嚴、人的權力,結果是順民有了,人卻麻木了。魯迅留學日本時,看到電影銀幕上日兵砍中國人的頭,圍觀的中國人竟無動於衷,憤言漢民族精神狀態之麻木,從此棄醫從文,立志改造國民的精神。 無獨有偶,翻閱南京大屠殺等多宗慘案的資料和照片,常發現百十個日本兵竟能很快「處理」掉上萬名中國戰俘。那麼多青壯年漢子明知難逃一死,居然能看著同伴們分批被投進坑內活埋或劈刺、砍頭;他們一隊隊地輪候著,竟還能抱著聽天由命的心態讓那些日本兵殺得如此麻利、順當。在歐洲,希特勒大批量「處理」猶太人,還須在圍著電網、戒備森嚴的集中營裡靠不直接面對面的誘騙投毒方式來實施,而日本兵屠殺眾多的中國戰俘、平民,往往只簡單地找個可容下屍體的凹地、山谷便可面對面地下手。淒慘啊,悲哀!然而這卻是當時的事實。如今,我們在揭露和譴責日本法西斯軍隊殘忍暴行的同時,是否應再深入尋找和思考一下那時我們民族精神與性格方面的缺憾呢? 一個民族只有戰勝了自身的弱點,才會騰飛。 邁向新世紀的中華民族,也不會讓歷史的悲劇和悲哀重演。 書歸正傳。日軍在南昌作戰得手後,各級官佐、士卒一片欣喜若狂,岡村也洋洋得意。接著,他又在德安戰鬥指揮所裡,部署其第101師團留守南昌及近郊,第106師團駐紮於城西遠郊。逗留幾天部署完畢後,「軍司令官等人便分乘3架輕型運輸機於3月31日返回武漢。在軍司令部匆匆慶賀了一下,立即著手考慮下期作戰方案」。岡村寧次以為,南昌方面已大功告成。 豈料,蔣介石震怒于30余個師的人馬,竟擋不住日軍3個多師團的進攻,丟了南昌城。於是下令由第9戰區的第四集團軍、第19集團軍和第30集團軍以及第3戰區的第32集團軍,再統一由羅卓英指揮重新奪回南昌。從4月22日反攻全面展開,至5月9日蔣介石下令停止,打了半個多月,除使第32集團軍所屬的第29軍軍長陳寶安將軍喪生于南昌城下和攻城部隊遭受重大損失外,中國軍隊的4個集團軍轄下的10餘個軍,始終沒能奪回南昌城。 日軍第101、第106師團這次徹底地給岡村爭回了面子,攻得兇猛、守的頑強,岡村事後報請華中派遣軍對這兩個師團「傳令嘉獎」。 其實,對中國軍隊這次反攻南昌,岡村並未怎麼放在心上。自返回武漢後,他的注意力就一直集中在長江以北地區,又開始策劃一輪新的進攻行動。欲知內中詳情,請聽下章分說。 |
學達書庫(xuoda.com) |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