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二戰將帥系列 > 岡村寧次 | 上頁 下頁
三一


  1月28日,武藤信義在錦州下達了作戰準備命令:第8師一併指揮混成第14、第33旅團從錦州經義縣,攻佔承德及長城沿線之古北口、喜峰口、冷口、界嶺口。由於這一路是熱河作戰的主要攻擊方向,由關東軍副參謀長岡村甯次親往指揮。第6師團一併指揮騎兵第4旅團、第36旅團從通遼、彰武,經過虎山,攻佔赤峰,然後策應第8師團進攻承德。預定進攻時間為2月21日。

  日軍之所以給各部隊將近一個月的準備時間是有原因的。偽「滿洲國」成立後,熱河省變成了抗日的前沿地域。一年多以來,中國軍隊在這一線已做了一定的準備,關內的平津地區又有中國重兵駐紮,拉開了隨時可以增援的架勢。但是,關東軍首腦認為,蔣介石在江西、福建一帶的剿共戰爭正處於一個高潮,中央軍不會大量調人華北,而在華北的中國軍隊分屬各個派系,以保存地盤為第一要旨,很少顧及國家利益,熱河省主席湯玉麟不允許其他部隊人境,暗中與關東軍又有來往,所以這次作戰取勝的把握很大。

  話說兩頭,也就在日軍各部隊做緊張的戰前準備時,中國方面為應付緊張形勢,軍事委員會北平分會任命奉軍老將張作相為熱河前敵總指揮。2月18日,國民政府代理行政院長宋子文與軍委會北平分會代委員長張學良到熱河省會承德視察,宋表示:中國決不放棄東北,決不放棄熱河,縱令敵人佔領首都南京,也沒有人肯作城下之盟。可見捍衛國土完整之決心,氣壯山河!可惜卻拿不出什麼人力物力來實際支援。

  1933年2月21日淩晨,日軍先遣部隊向熱河省東部南嶺的中國守軍陣地發動襲擊,侵熱行動由此開始。2月23日,日第8師在飛機的支援下,從錦州西進。25日,日軍攻佔朝陽、開魯。

  3月2日,日茂木騎兵第4旅團與中國孫殿英部激戰竟日,終於佔領了赤峰城。次日,岡村寧次帶著茂木的隊伍,近3000人馬,狂呼著「板崽」(萬歲)舉行了入城式。

  孫殿英也不是吃素的,想當年連皇帝、太后的陰宅都敢扒開,屬￿天不怕地不怕式人物。他不甘這樣敗退,當天即組織對日軍前線指揮部的襲擊,差一點端了對方的老窩。轉天,平津的報紙上頭版頭條刊登了孫殿英的捷報:「孫軍長勇冠三軍,親臨前線,氣壓強寇,指揮若定;三蕩三決,敵人清北……」

  孫殿英一下子成了名滿全國的抗日英雄。

  無奈,孫殿英的局部小勝無助整個熱河戰場形勢。本來,省主席湯玉麟事先曾表示要與日軍周旋,但戰事一開始,就軍無鬥志。3月2日,日軍陷淩源後,張作相、湯玉麟便相繼逃離承德。4日,日第8師團第8聯隊僅派1個中隊百餘名騎兵,就輕易地佔領了承德。短時間內,日軍基本上控制了熱河省,直逼長城一線。平素喜怒不形于色的武藤大將,也笑逐顏開,神色頗為自得。

  隨著熱河的淪陷,察哈爾和河北兩省開始受到直接威脅。由於日軍將要向長城各口展開進攻,河北北境更是全線震動。正在江西對中華蘇維埃共和國中央所在地進行全力圍剿的蔣介石,在全國抗日呼聲的壓力下,調派南京政府中央系的3個師到北方,他本人也於3月初離南昌北上,先後到保定、北平進行了一些安排。3月12日,張學良宣佈引咎辭職,國民政府軍政部長何應欽代理軍委會北平分會委員長職務;正在陝西、大別山、江西與紅軍作戰的黃傑、徐庭瑤、關麟征部和綏遠的傅作義第7軍團,也陸續開到長城地區增援。這時,爭奪長城各口的戰鬥已經開始,中國方面的總指揮是何應欽。

  下一步如何打?日軍內部又有所爭論。由於關東軍多次請求,東京方面對擴大熱河戰事採取了默許的態度,為向中央上報與此有關的事項,武藤司令官決定讓岡村寧次面奏天皇。3月13日,關東軍司令部將上述內容以電報向中央部報告後,3月17日接參謀本部庶務課長來電,內稱:「24日陛下賜見,可能垂詢熱河作戰問題,應做準備。」岡村寧次「推測並且直感到,由於熱河作戰已觸到了東京最上級機關的痛處,因此,必須把不得已而行使武力這一點作為上奏重點」。

  岡村於3月19日動身,23日到達了東京。24日在參謀本部報到時,接到午後進宮上奏的緊急命令。

  岡村這時的身分僅為少將,能單獨面奏天皇已是破例的「殊榮」。上奏時,他將自己由前方帶來已經汙損了的地圖,放在禦案上,見天皇沒有介意,才開始奏報。岡村從下午3時10分起用了約20分鐘,將熱河工作及作戰經過作了彙報,重點是表白關東軍已用盡了各種辦法,最後不得已才使用武力,又一再保證部隊牢記政府關於不准超越長城線作戰的方針。

  天皇並未提問什麼,只是頗為熱心地聽著岡村寧次的上奏。這位日本的現人神,常常對什麼都不置可否,實際是任由下邊的臣子蠻幹。這次關東軍在熱河得手後,他親踢敕語鼓勵道:「於熱河省方面作戰之關東軍將兵,冒風雨逾艱險,長驅迅進以寡破眾,得以宣揚皇軍之威望於中外,朕深嘉其忠烈,惟世界形勢不容頃刻苟且,汝等將兵應益益養其銳力,朕深有厚望焉。」

  關東軍佔領熱河省後,3月中旬以長城線為第一線進入守備。在此期間,中國於迎面集結中央軍、東北軍、西北軍(馮玉祥舊部)以及晉軍等數十個師的大軍,與日軍爭奪長城上的一些隘口。自古北口至山海關一帶約400公里的長城線,不少地段被中國軍隊收復。日軍以第8、第6師團及混成一旅團守備這一漫長的第一線,兵力顯然不足,處於疲於應戰的狀態。儘管如此,日軍也屢以小部隊越過長城線去襲擊中國軍隊。但如此作戰方法,使其官兵疲憊不堪。因此,關東軍司令部的參謀人員中,產生了莫若進行一次短暫的大規模進攻作戰,給當面中國軍隊以徹底打擊的議論。但是,這又違背不准越過長城線的方針,使關東軍首腦難以下最後決心。4月12日,武藤再派小磯參謀長赴東京,就這一作戰問題與中央部進行協商。5月3日,小磯國昭剛抵大連,便立即通過電話傳達了軍部允許突破長城線進攻作戰的命令。

  當時日本內閣方面顧慮影響國際關係,希望控制關東軍進至長城線以南地區作戰。他們認為,熱河是「滿洲國」的「領土」,而長城線以南則是中華民國的境內;關東軍佔領熱河省,是為「滿洲國」收復「國土」,理所應當,而打到長城以南就是侵略了。按照這套邏輯,日本內閣多數成員主張戰事不宜擴大,而荒木陸相則在閣議上發表意見認為:擴大與不擴大要對時間、地理、兵力三方面進行考慮,如時間能縮短,地域和兵力的擴大都可認為是次要的,時間的延長才是大忌。因此他努力遊說內閣允許關東軍突破長城線做短時進擊。

  作為現地指揮官之一的岡村寧次認為:從大局來看,華北地區的天津仍然駐有日本駐屯軍,北平也有日本駐在武官,與當地中國軍政當局仍保持著「友好關係」,唯獨關東軍與中國軍隊作戰,由於處於這樣的微妙形勢,所以這次進攻作戰並無佔領地域目標,而是給對方以沉重打擊,使之喪失進攻能力即達到目的。然後,理當重新恢復警備「滿洲國」的姿態。對於這一大局的觀點,不一定要求在前線進行戰鬥的官兵都能理解,但是,必須嚴格要求最前線部隊的指揮官理解這一點。

  為了貫徹這一意圖,岡村寧次請求這時已晉升為元帥的武藤司令官,批准他親往擔任主攻任務的第8師團去指導作戰。武藤信義自然也樂得讓他離開自己的身邊,省得他在司令部專權。


學達書庫(xuoda.com)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