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二戰將帥系列 > 驍勇善戰-崔可夫 | 上頁 下頁 |
四九 |
|
進攻的最初幾天,近衛第8集團軍的部隊打得十分艱苦。德軍投入大量坦克對集團軍部隊發起連續的反衝擊,蘇軍因缺乏足夠的反坦克兵器,損失嚴重。在爭奪涅紮布季諾鎮的戰鬥中,部隊初期進攻順利,但很快因德軍自行火炮的反衝擊,進攻受挫。天氣情況也極不利於部隊的進攻,進攻是在田野、耕地裡進行的,黑土在連綿的秋雨之後十分泥濘,在地上稍一走動,靴子上就粘滿淤泥,簡直寸步難行。 經過6天的苦戰後,局勢開始好轉。近衛第8集團軍在德軍縱橫交錯的防禦陣地縱深向前推進了10公里,佔領了弗拉基米諾夫卡、托馬科夫卡、阿夫多季耶夫卡、赫魯謝夫卡、納塔利耶夫卡、涅紮布季諾、葉卡捷琳諾夫卡等居民點,為進一步發展進攻創造了條件。 此時,由於蘇聯英雄普希金將軍指揮的坦克第23軍開始投入進攻,但力量仍十分有限。進攻阿波斯托洛沃前夕,全軍僅存17輛坦克和8輛自行火炮。 近衛第8集團軍經過數日苦戰,部隊傷亡很大,在寬達80公里的正面上,集團軍總共才有40輛中型坦克和33輛自行火炮,平均每公里正面尚攤不上一輛裝甲車。集團軍各連隊的減員也十分嚴重,一個連七拼八湊也不過20—30人。鑒於這種情況,崔可夫指示各部隊將各步兵團的第3營拆散,補充到第1、第2營,以利部隊的指揮,第3營的幹部調往後方,重新補充新的部隊。 部隊實在太需要休整了。但是,戰爭的邏輯並不是憑需要就可實現的,現在戰場形勢所需要的是各部隊實施不問斷的進攻,因為,敵我雙方在經過數次較量後都已精疲力竭。在這種情況下,決定戰鬥勝負的關鍵已不是兵力、兵器,而是意志、耐力和決心。坦克第23軍的坦克雖然少得可憐,但在這勢均力敵的關頭,哪怕是很少的一點力量,也可以起到帶有決定性影響的作用。 因此,崔可夫要求各部隊必須發揚連續作戰的精神,對已疲憊不堪的德軍發動不問斷的攻擊,勇挫德軍。同時,他還要求把現存的坦克立即投入戰鬥。 崔可夫的果斷獲得了成功。26日,集團軍奪占了科什卡諾夫卡,打開了通往彼得裡科夫、普羅帕什納亞的大門。 27日,由於坦克的參戰,集團軍向前推進了10—12公里,佔領了佩爾沃馬耶夫卡、拉斯塔尼那、彼得裡科夫、亞曆山德羅波爾、普羅帕希內、格格洛夫卡、科特利亞羅夫斯基,順利完成了第一階段的任務。與此同時,集團軍還沿葉卡捷琳娜夫卡、弗拉基米諾夫卡、托馬科夫卡、涅紮布季諾鎮,納塔利耶夫卡、帕夫洛夫卡、普拉帕什納亞一線向前推進了30公里,使守衛第聶伯羅彼得羅夫斯克一紮波羅熱,第聶伯羅彼得羅夫斯克一尼科波爾公路的德軍面臨嚴重威脅,尼科波爾之敵面臨被合圍的危險。 在崔可夫集團軍的進攻取得一定進展的同時,烏克蘭第3方面軍的其他部隊也在發展進攻,10月23日,奪取了第聶伯彼得羅夫斯克。 德軍的狀況已是江河日下,由於德軍在蘇德戰場頻頻受挫,決心不借一切代價繼續戰鬥下去的幾乎只剩德國一家了。精疲力竭的芬蘭認為戰爭早已打輸,意大利部隊已撤離了蘇聯,匈牙利以羡慕的眼光望著撤離的意大利部隊,羅馬尼亞也與德國之間發生了信任危機,形勢的發展對蘇軍越來越有利。 鑒於形勢日益向好的方向發展,崔可夫指示部隊迅速向尼古拉耶夫推進,叩擊通往阿波斯洛沃的大門,逼向錳礦區,割斷德國用於製造飛機的錳礦來源。 德軍為了守住尼科波爾和錳礦區,收縮了防線,準備以密集隊形對抗蘇軍的進攻,並且以主力抗擊近衛第8集團軍,近衛第8集團軍進攻受挫。方西軍指出,必須加緊進攻,爭取儘快挫敗敵人。遵照方面軍的指示,崔可夫將步兵第33軍投入了戰鬥,但是,因缺乏坦克支援沒能突破敵軍防禦。為此,方面軍決定,部隊在原地加固工事,進行補充,待12月10日恢復進攻。近衛第8集團軍經過數日休整,部隊得到大量補充,戰鬥力有所加強。在通往錳礦區的道路上奪取了托克馬科沃、丘馬基和列別金斯科耶等村鎮。 進入1944年,蘇軍與德軍之間的戰線,從北往南,大體上從拉多加湖南岸經斯摩棱斯克南下,沿第聶伯河為界。該線以西的列格勒州、白俄羅斯、第聶怕河西岸的烏克蘭和克裡米亞等廣大地區仍處在德軍的鐵蹄之下。驅逐敵寇出境,解放敵佔區的全部國土,將是蘇軍1944年的主要作戰任務。蘇德雙方的力量對比已發生了顯著的變化。法西斯軍隊已是江河日下,兵力不足500萬人,蘇軍蓬勃發展,兵力已超過650萬人。兵力兵器對比也發生了實質性的變化。蘇軍火炮、飛機的數量分別是德軍的1.7倍和2.7倍,而且部隊的士氣高漲,指揮員的作戰經驗越來越豐富。 國際形勢對蘇軍也越來越有利。盟軍已肅清了北非的德、意軍隊,挖制了地中海和大西洋的局勢,並且在意大利南部登陸成功,並正在集結力量準備在西歐登陸,開闢第二戰場。希特勒已是捉襟見時,處境艱難。 蘇軍最高統帥部經過深刻而全面的分析後,決定在西南戰區實施主要進攻,解放烏克蘭和克裡木,主要的兵力兵器也應集中在烏克蘭第1、2、3、4方面軍,爭取在短期內粉碎敵「南方」和「A」集團軍群。 1月的烏克蘭,氣候條件複雜多變,天氣時暖時寒,冰雪時結時融,道路泥濘,小河氾濫,這給蘇軍的進攻帶來了極大困難。1月10日,崔可夫指示近衛步兵第4軍在肖洛霍沃方向實施突擊,力爭與近衛步兵第28軍會合,切斷尼科波爾之敵的退路。為了確保突擊成功,崔可夫特派突破炮兵第9師、坦克第11旅和坦克第10團加強該軍。同時請求空軍壓制德軍的火力點、防禦樞紐部和炮兵發射陣地,殲滅德軍的預備隊,協同近衛步兵第4軍。 1月10日9點35分,近衛步兵第4軍的炮兵對德軍塹壕實施了徐進彈幕射擊,步兵待炮火轉入第二道火力區時,沖入了德軍第一道塹壕,肅清了塹壕內的敵人。隨後又奪取了第二道塹壕,迅速前出到了索菲耶夫卡一尼古拉耶夫卡公路。 德軍在丟失了陣地後,並不甘心失敗,迅速調集力量對近衛步兵第4軍的攻擊部隊發起了連續5次的瘋狂反撲。第4軍頂住了德軍的進攻,並在奧爾洛夫墓地設伏,對攻擊近衛第4軍側翼的德軍坦克伏擊,擊毀德軍「虎」式坦克4輛,其它型號坦克6輛,突破了德軍在奧爾洛夫墓地的防禦,向前推進了5—8公里,在遇到德軍坦克阻擊後停止了前進。 11—12日,由於道路泥濘,後勤供給越來越困難,近衛步兵第4軍和其他部隊的進攻沒能取得多大進展。但是,氣候情況惡劣也給德軍帶來了極大困難,德軍經過兩個多月的連續激戰,已精疲力竭,預備隊、各種技術裝備消耗殆盡,德軍的支撐點裡雖然彈藥有保障,但要調配使用卻十分困難。崔可夫認為「只要再施加壓力,再進行突擊,再作某種努力,他們的防禦就必然要崩潰。」最高統帥部大本營也意識到了這一點,要求烏克蘭第3方面軍加快進攻進程,以最快速度解放尼科波爾,收復尼科波爾的錳礦。 1月15日,最高統帥部大本營代表華西列夫斯基和方面軍司令員馬利諾夫斯基主持召開了作戰會議。崔可夫、第46集團軍司令部的索菲耶夫卡將軍、司令格拉戈列夫將軍以及新編入烏克蘭第3方面軍的第37集團軍的沙羅欣將軍參加了會議。會議詳細研究了烏克蘭第3方面軍今後行動的前景,並且嚴肅提出:各集團軍應積極行動起來,加快進攻的速度,儘快拿下尼科波爾。華西列夫斯基要求各集團軍司令員返回各自的司令部,利用晚間時間就下一步作戰應採取的作戰模式提出意見。 |
學達書庫(xuoda.com) |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