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二戰將帥系列 > 驍勇善戰-崔可夫 | 上頁 下頁
三八


  11月11日6時30分,經過航空火力和炮火準備後,鮑羅斯又集結了5個步兵師、2個坦克師和2個工兵營的兵力,從沃爾霍夫斯特羅耶夫斯卡亞大街至班內溝的寬約5公里的正面上對第62集團軍發動了最後的反撲,企圖一舉擊潰柳德尼科夫、戈裡什內、索科洛夫和古裡耶夫的步兵師,前出到伏爾加河。北集群部隊、巴秋克師的部隊也遭德軍攻擊。德軍在損失大量兵力兵器後,向前推進了300—400米,在500—600米的正面上前出到了伏爾加河。第62集團軍第三次被分割,柳德尼科夫步兵師與主力部隊失掉了聯繫。

  但是,所有的城市保衛者都深信,這已是德軍最後一次強攻了,下一次強大的、勢不可當的突擊將由蘇聯紅軍來實施。

  11月18日,這一天終於來到了。方面軍電告崔可夫,紅軍將轉入反攻,圍殲斯大林格勒地域的敵人。至此,斯大林格勒會戰蘇軍防禦階段結束,同時也是蘇聯衛國戰爭第一階段——戰略防禦階段的結束,從此蘇聯衛國戰爭進入第二階段——根本轉折階段。

  德軍為了奪取斯大林格勒,向該方向先後調來了50個師的兵力,進攻達4個月,死傷近70萬人,損失火炮、迫擊炮2000餘門,坦克和強擊火炮1000餘輛、飛機1400餘架。正如德軍最高統帥部參謀長凱特爾在回憶錄中承認的那樣,德軍一師又一師的部隊,就像飛蛾撲火般地投入戰鬥。目標有時好像就在指掌之間,然而卻始終可望而不可及。

  圍殲在斯大林格勒附近的德軍主力的反攻計劃於11月13日得到斯大林的批准,並確定11月19日為反攻的具體日期。為了完成反攻計劃,並促成反攻的突然性,蘇聯最高統帥部向斯大林格勒方向隱蔽地調集了大量兵力。

  至11月中旬,共展開了3個方面軍,總兵力為110.6萬人,火炮和迫擊炮1.55萬門,坦克和自行火炮1463輛,作戰飛機1350架。

  蘇軍當面之敵為德軍「B集團、共有101.1萬人,火炮和迫擊炮1.029萬門,坦克和突擊火炮675輛、作戰飛機1216架。德軍此時雖已察覺蘇軍可能在斯大林格勒方向向德軍集團的左翼進攻,但未能判明蘇軍在左翼哪個地段實施突擊,更未能判明蘇軍進攻的兵力和開始反攻的日期。

  1942年11月19日晨7點30分,大雪紛飛。在斯大林格勒西北部,蘇聯西南方面軍和頓河方面軍的幾千門大炮一齊開火,開始了衝擊前80分鐘的炮火準備,接著兵分兩路,以坦克為先導,向戰鬥力較弱的羅馬尼亞第3集團軍發起了迅猛的突擊,迅速突破了羅軍的防禦,隨後以坦克軍和機械化軍向戰役縱深推進。

  11月23日,西南方面軍佔領了頓河左岸的重要支撐點卡拉奇,同時在拉斯波平斯卡亞地域包圍了羅馬尼亞第3集團軍第4、第5軍,並很快將其殲滅,俘敵2.7萬人。

  正在阿爾卑斯山勝地伯希特斯加登流連忘返的希特勒和他的將領們聞聽到蘇軍反攻的消息,十分驚怒。新任陸軍總參謀長蔡茨勒將軍建議將第6集團軍撤出斯大林格勒,退到頓河河曲一帶,恢復被突破了的陣線。希特勒大發脾氣,大聲叫道:「我決不離開伏爾加!我決不從伏爾加後退!」希特勒這一瘋狂的決定,很快給德軍帶來了災難。希特勒嚴令第6集團軍堅守斯大林格勒周圍的陣地。

  斯大林格勒方面軍第57、第51集團軍和第64集團軍左翼部隊,於11月20日在斯大林格勒以南轉入反攻,突破了敵人的防禦。

  23日與西南方面軍坦克第4軍在卡拉奇、蘇維埃茨基會合,合圍了德軍第6集團軍和坦克第4集團軍的一部兵力,共22個師,總計33萬人,蘇軍很快構成了綿亙的合圍對內正面。西南方面軍近衛第1集團軍、坦克第5集團軍和斯大林格勒方面軍第51集團軍向西南和南面發展進攻,沿克裡瓦亞河、奇爾河、頓河、科捷爾尼科沃以北一線構成寬達500餘公里的合圍對外正面。從11月24日至30日,頓河方面軍和斯大林格勒方面軍對被圍困在斯大林格勒附近的德軍展開猛烈的攻擊,將其壓縮在約1500平方公里的地域內。

  蘇軍的勇猛反攻,在一定程度上緩解了第62集團軍的局勢。但是,第62集團軍仍被壓縮在狹窄的伏爾加河沿岸,縱深不足1公里,正面不足2.5公里,德軍的炮火可以對第62集團軍的任何一個目標實施火力突擊,機槍火力也可以掃射其整個縱深。柳德尼科夫師仍被德軍合圍,已被緊逼到伏爾加河,防禦區域尚不足1平方公里。左翼的近衛步兵第13師沿伏爾加河河岸的狹長地域防禦,縱深僅200—300米。馬馬耶夫崗的水塔、107.5高地已被德軍控制,向東通往伏爾加河的全部接近地均被封鎖,人員、物資的運輸十分困難。

  為了改善第62集團軍的困難處境,崔可夫要求所屬部隊傾盡全力,殲滅前出到伏爾加河的敵人,儘快與柳德尼科夫師會合,恢復第62集團軍的防禦態勢;奪取馬馬耶夫崗和107.5高地,努力將防禦縱深擴展到4.5公里,消除敵軍機槍人力的殺傷,保證伏爾加河各接近地的安全。並且以積極的反擊,組織起形式各異、兵力不同的強擊隊,不斷突擊德軍,配合反攻部隊的行動。

  但是,第62集團軍經過數月奮戰,人員傷亡嚴重,加上嚴冬的到來使彈藥運輸更加困難,因此無力組織起強大的兵團,給德軍以致命的一擊。德軍第6集團軍在蘇軍發起大反攻後,驚恐不安,忙於準備逃跑,因此也無心戀戰,斯大林格勒的局勢趨於平緩。

  希特勒在得知德軍被圍後,立即回電,指示鮑羅斯將司令部遷入斯大林格勒城內,「堅守待援」;同時命令戈林負責空投物資,援救被圍的德軍。

  但是,對希特勒來說,要保證33萬人的物資給養,單靠空投談何容易!

  按照鮑羅斯的要求、每天空運的軍需物資至少需750噸。德國空軍缺少足夠的運輸機,遠不能滿足這種要求。即使有足夠的運輸機,在這樣風雪交加的天氣中,在蘇聯空軍已奪取空中優勢的地區,是無法完成這項任務的。

  希特勒在空援受挫後,開始認識到解圍是比空投更為切實可行的辦法。

  11月25日,希特勒把最有「天才」的戰地指揮官馮·曼施但因元帥從列￿格勒前線調至斯大林格勒,任命他為新組建的「頓河」集團軍群司令。他的任務是:從斯大林格勒西南向前推進,殺開一條血路,打到斯大林格勒,為第6集團軍解圍。但是,希特勒的要求簡直是辦不到的。曼施坦因認為,德軍唯一成功的機會在於第6集團軍從斯大林格勒向西突圍,自己的部隊以坦克第4軍為前鋒,向東北進攻,夾擊蘇軍,但是希特勒仍然不同意從伏爾加河撤退。第6集團軍必須留在斯大林格勒,而曼施但因必須殺開一條血路,打到斯大林格勒。

  12月12日,曼施但因懷著沉重的心情,發動了「冬風計劃。」蘇軍最高統帥部13日決定:先粉碎德軍增援,然後再殲滅被圍之敵。

  12月16日,蘇軍第51集團軍在阿克賽河的防線被突破,德軍開始向梅什科瓦河逼進,德軍有可能突破蘇軍的合圍的對外正面,與被圍德軍會合。

  在這種情況下,斯大林格勒方面軍司令員葉廖緬科以第57集團軍的坦克第13軍和方面軍預備隊1個步兵師、1個坦克旅加強第51集團軍,又以方面軍預備隊3個師在梅什科瓦河北岸設防。同時,蘇軍最高統帥部把預定用來進攻被圍德軍集團的頓河方面軍的近衛第2集團軍調給斯大林格勒方面軍。


學達書庫(xuoda.com)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