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二戰將帥系列 > 布萊德雷 | 上頁 下頁
七六


  在此期間,國防部長福雷斯特爾打算在不違反法律的原則下,任命布萊德雷充當他的「首席軍事顧問」。他作出這樣的決定,可能是因為布萊德雷沒有介入海軍和空軍之間的爭論,可以充當不偏不倚的仲裁人。但布萊德雷經慎重考慮後,婉言謝絕了這一職務,福雷斯特爾也沒再提此事。然而,許多人都認為,美國應當有一個正式的參謀長聯席會議主席。布萊德雷的前途已經隱隱約約地呈現在人們的眼前。

  1949年3月,正當軍種間為預算分配爭論不休時,擔任參謀長聯席會議「主持官」的艾森豪威爾病倒了。當時馬歇爾已退出現役,接替艾奇遜任國務卿去了。為了應付海軍和空軍的挑戰,杜魯門決定啟用路易斯·約翰遜擔任國防部長。這時的福雷斯特爾已失去杜魯門的信任,情緒低落,幾乎精神失常。就在艾森豪威爾病倒後一周,3月28日在五角大樓舉行了交接儀式,約翰遜出任國防部長。4月2日,福雷斯特爾就住進了馬裡蘭州海軍醫院的精神病房。5月22日上午,他爬到第16層樓的窗口,墜樓身亡。

  1949年春,國會頒佈的幾項法律,對1947年的國家安全法作了修改,其主要內容是把國家軍事機構改為國防部,正式設參謀長聯席會議主席,在和平時期任期為2年,稱職者可連任兩屆,並以投票選舉方式產生。

  艾森豪威爾當然是參謀長聯席會議主席的最理想人選,但他斷然拒絕了。他向約翰遜推薦了布萊德雷。1949年8月12日,杜魯門把約翰遜和布萊德雷召到白宮,宣佈了布萊德雷任參謀長聯席會議主席的命令,參議院立即批准了這項任命。8月16日上午9時,布萊德雷在約翰遜的辦公室宣誓就職。陸軍參謀長由柯林斯接任。參謀長聯席會議的成員有4人:布萊德雷、登菲爾德、範登堡和柯林斯,但主席沒有投票權。

  就在這時,「北約」決定成立由成員國的參謀長組成的「北約」軍事委員會,布萊德雷任主席,定期開會討論戰略問題;在該軍事委員會內部,又設立一個由美、英、法代表組成的常設委員會,機構設在華盛頓,仍由布萊德雷任主席,每週開一次會,根據北約的軍事戰略,負責處理日常事務。這樣一來,他的辦公室成了研究軍事問題和制訂作戰計劃的中心,一時「高朋滿座,賓客盈門」。

  6月,海軍又開始鬧事,鬧事頭子是阿瑟·W·雷德福,許多海軍將校軍官支持他。他們洩露內部文件,發表公開的叛亂性聲明,攻擊約翰遜裁減預算,攻擊空軍及其B-36型轟炸機,攻擊核報復戰略。海軍掀起了一場長達5個月之久的大紛爭,這是美國歷史上前所未有的一次「叛亂」行為。鬧得滿城風雨,一片混亂。

  國會為此舉行了一系列聽證會,空軍的賽明頓和範登堡逐條批駁了雷德福的觀點。10月19日,布萊德雷用坦率有力的證詞,義正詞嚴地駁斥了海軍的責難,並點出海軍鬧事的根本原因在於他們反對軍隊實行統一指揮和統一計劃,擊中了海軍的要害。那些認為他是「態度隨和的密蘇裡教師」或「華盛頓最正直的和事佬」的人,無不為之一驚。有的記者認為布萊德雷的地位因此會發發可危,但布萊德雷得到了艾森豪威爾等權勢人物及公眾輿論的支持,其地位依然穩如泰山。海軍鬧事的結果是登菲爾德葬送了自己的前程。10月27日,杜魯門宣佈免去登菲爾德的海軍作戰部長職務,隨後他自己申請退休,被海軍部長馬修斯立即批准。福雷斯特·P·謝爾曼接替登菲爾德出任海軍作戰部長,他接受了建立統一武裝部隊的結論。後來,他在參謀長聯席會議中也深受歡迎。1951年8月謝爾曼死於心臟病。

  大約在布萊德雷就任參謀長聯席會議主席兩星期之後,1949年8月29日,蘇聯成功地爆炸了第一顆原子彈,從而結束了美國剛保持4年的核壟斷地位。此事在美國上下引起了劇烈的震動,他們曾估計蘇聯爆炸原子彈的日期要在1953年中期。

  這期間,中國共產黨在全國取得節節勝利。美國政府對華政策的核心是馬歇爾計劃,即美國向蔣介石提供經濟援助和武器裝備。國會從對華經援款項中撥出約1/4的經費共1.25億美元,作為軍援款項。參謀長聯席會議把以戴維·G·巴爾陸軍上將為團長的駐中國軍事顧問團增加到1000人左右,以監督武器裝備分配方案的實施。

  結果,以巴爾為首的軍事顧問團還來不及左右中國的形勢,甚至連武器裝備都來不及分配,蔣介石的部隊就土崩瓦解了。1949年10月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在北京宣佈成立。12月,國民黨繼一系列可恥的失敗和眾叛親離之後,率殘兵敗將逃到了臺灣。

  布萊德雷在中國的遼沈戰役一結束就意識到國民黨政府的敗局已定,美國「挽救」中國的願望已經化為泡影。最後,美國只得撤回其軍事顧問團。

  這正是:國際風雲多變幻,國內軍界爭不休;升任要職擔不輕,棘手事情接踵至。欲知後事如何,且看下章分解。


學達書庫(xuoda.com)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