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二戰將帥系列 > 布萊德雷 | 上頁 下頁
一八


  布萊德雷與馬歇爾早在本甯堡時就非常熟悉,但馬歇爾的表情總是那麼嚴肅、冷峻,布萊德雷總感到馬歇爾有些令人敬畏。馬歇爾言語不多,喜歡挑剔,常為手下人的失誤而生氣並獨自走開。這時,布萊德雷等誰也不敢說話。

  布萊德雷到秘書處一周後,馬歇爾召三位助手到辦公室:

  「我對你們都很失望!」

  三人大吃一驚,他們誰也沒有出大的差錯,馬歇爾何出此言呢?沃德醞釀了半天,結結巴巴地說:

  「為什麼,先生?」

  「你們對我一周來做的任何事情毫無異議!」

  布萊德雷明白了馬歇爾的意思,站出來為大家辯護:

  「這一周我們確實沒有什麼不同看法,要是有,我們肯定會提出來。」

  馬歇爾喜歡自己的助手能放手地工作,提出獨到的見解,哪怕是反對意見。

  數天后,參謀部送來一份研究報告,報告中存在明顯的問題。布萊德雷經謹慎研究後向馬歇爾作了彙報。

  「好!這才是我想要的東西。要是你們對我將要採取的行動不提贊成或反對意見,我就難以驗證我做得是否正確。假若我聽到了全部意見或爭論,仍感到我的決定是可取的,我會不顧一切地去實施。」馬歇爾說完,對布萊德雷報以滿意的微笑——一種少見的讚賞他人的微笑。

  「秘書處」的三個人常常被文山壓得喘不過氣來,他們根本沒有時間去討論給馬歇爾送的材料,常常獨自處理。有一天,米克爾森給馬歇爾彙報情況,其內容是布萊德雷不太瞭解的。馬歇爾聽完彙報,突然轉身問布萊德雷:

  「布萊德雷,你有什麼想法?」

  「我不喜歡這樣的事情,先生!」

  屋裡鴉雀無聲,大家都不知道馬歇爾會有什麼反應。三人屏住呼吸,聽候發落。

  「我也不喜歡!」

  馬歇爾肯定了布萊德雷的良好判斷力。

  在「秘書處」,三位秘書要經常起草文電由馬歇爾簽發。沃德和米克爾森的文字水平並不比布萊德雷強,但布萊德雷也不是合格的捉刀人,馬歇爾並不完全滿意。通常,馬歇爾要對文電進行重新改動後再發出。布萊德雷長於數學,但英語水平較差,在西點軍校時,他的英語成績就拖了後腿。在布萊德雷一生中,舞文弄墨的時候極少,晚年寫作回憶錄,也是請人代筆。

  布萊德雷對自己的寫作能力羞愧無比,他決定向馬歇爾推薦本寧堡那位朝氣蓬勃、文思敏捷的史密斯。當年就是布萊德雷「發現」這個人才並寫報告將他留在兵器系的。

  有了這一想法,布萊德雷小心謹慎地向馬歇爾說明調遣史密斯的理由。不料,當年在課堂中也頗為賞識史密斯的馬歇爾全然記不得史密斯的名字了,他反問道:

  「史密斯!我怎麼不認識他?」

  布萊德雷只好幫助馬歇爾恢復記憶,——敘述史密斯的特長及當年在本寧堡的舊事。最後,史密斯來到了參謀部,負責聯絡白宮和財政部等事務。

  馬歇爾陸軍參謀長的偉大之處,在於他善於抓住問題的本質,能夠從大處著眼掌握局面,從不被瑣事纏住。早在1938年11月27日,馬歇爾仍在任副參謀長時,他就把巴頓從克拉克堡騎兵團調到邁爾堡任要塞司令。巴頓早就意識到騎兵已無前程可言,但作為一位百萬富翁,他也不願調到要塞去應付前任留下的一筆沉重債務。實在無奈時,巴頓只好自己掏腰包。實際上,馬歇爾調動巴頓,這是一個十分重要的步驟,他打算將巴頓調到較合適的位置上以便重用。當時,巴頓不理解馬歇爾的用意,為調動的事傷心不已,淚流滿面。按常規,馬歇爾是不會再重用50歲以上的人,而巴頓當時已經55歲了。馬歇爾對巴頓確實另眼相看,他賞識巴頓在法國指揮坦克部隊的才幹及戰後對坦克事務的熟悉。馬歇爾意識到,一旦戰爭爆發,美國需要巴頓那樣的「坦克手」去組建美國自己的坦克部隊。

  馬歇爾對手下的傑羅中校說:

  「巴頓是軍中無比優秀的坦克手,我調他到靠近華盛頓的邁爾堡,以備召之即來。」

  後來,巴頓才知道這次調動是他後半生輝煌的轉折點。

  從1935年下半年到1939年末,布萊德雷的同班同學艾森豪威爾一直在菲律賓服役。1939年,已經48歲的艾森豪威爾很不得志,他和麥克阿瑟的關係變得疏遠和冷淡了。麥克阿瑟接受了菲律賓元帥頭銜(據說是麥克阿瑟自己要求授予的),艾森豪威爾頓覺失望。1939年聖誕節時,艾森豪威爾終於離開了麥克阿瑟,擺脫了菲律賓總統奎松的挽留,回到了舊金山。艾森豪威爾對自己的前程井不樂觀,他雖不打算退出軍隊,但只盼望升到上校後就退休。

  作為馬歇爾秘書處的助理秘書,布萊德雷顯示出驚人的才幹和越來越重要的作用。馬歇爾常委派他解決一些難以處理的棘手問題。有一次,馬歇爾交給布萊德雷一大堆文件,簡單地說:

  「拿去辦理。」

  回到辦公室,布萊德雷瀏覽了每份文件的提要。他瞭解到,所有的文件都在談一個重要的問題——戰略物資橡膠嚴重匱乏。解決這一問題的辦法是把東南亞的橡膠種子運到巴西種植,但運輸船只在巴拿馬運河被卡住了。馬歇爾有一句批示:「用B-17轟炸機把種子運到巴西。」

  早在馬歇爾還在範庫弗兵營擔任第5旅旅長時,他就對美國航空兵力量的薄弱而焦急萬分。有一天,有人帶他去參觀某兵營的機場,而那裡只停放著4架飛機。美國號稱世界列強之一,但其航空兵發展的滯後卻是獨一無二的,甚至還沒有獨立的空軍。被稱為美國「空軍之父」的比利·米切爾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中成為戰鬥英雄。他手下有一批如裡肯巴克一樣的王牌飛行員。米切爾在1925年就企圖建立一支獨立的美國空軍並組建一支強大的轟炸機部隊,但他卻因此而受到軍法審判。事隔十餘年,納粹德國的飛機在西班牙內戰中已初顯威力。意大利、日本均有獨立的空軍,英國、法國也組建了獨立的戰鬥機和轟炸機部隊。唯獨美國的航空隊仍隸屬于陸軍,正式名稱是陸軍航空隊,受陸軍及地面指揮官指揮。(這種情況,直到第二次世界大戰後才改變。)


學達書庫(xuoda.com)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