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二戰將帥系列 > 熱血豪膽-巴頓 | 上頁 下頁
七三


  法爾茲戰役結束後,巴頓部隊未做任何休整,馬不停蹄地踏上了新的征程。3月21日,全軍高速向萊茵河挺進,一路上搶佔要道和渡口,肅清德軍守衛部隊。到22日,第3集團軍已經實現了對萊茵河以西德軍的合圍。這一天,巴頓部隊共俘獲德軍1.1萬人。這是一個創記錄的數字,它表明,德軍已經處在土崩瓦解的前夕。形勢的發展已經超出了事先的估計,強渡萊茵河的時機已經成熟了。

  但在此時,快速推進的巴頓部隊已經把後續部隊遠遠地拋在了後面。他們沒有空中掩護,沒有地面炮火的支援,甚至沒有得到上級授權他們繼續發動進攻。在這種情況下渡河作戰能夠成功嗎?

  巴頓意識到,良機是難得的,可遇而不可求。況且,蒙哥馬利也正在做渡過萊茵河的準備,而且他已經準備向全世界宣佈:英軍首先渡過了這條偉大的河流。巴頓決心:立即渡河,決不遲疑。

  22日晚上11時,第5師的兩個營開始渡河。出乎意料,一直被蒙哥馬利吹噓為「中歐天塹」的萊茵河並沒有給部隊造成什麼麻煩,渡河部隊進展之快不僅使敵人措手不及,而且使第3集團軍的將士們也大吃一驚。到23日拂曉前,該師已有6個營抵達河對岸,而損失只不過死8人,傷20人。很快,全師順利渡過了河。

  對於擅自渡河這件事,巴頓起初想不事聲張,但他無法克制住自己的興奮,還是告訴了布萊德雷。23日早晨,布萊德雷正在用早餐,突然電話鈴響了,他拿起話筒,立即聽到了一個急切而熟悉的高嗓門:「佈雷德(布萊德雷的愛稱——作者),我們已經渡過萊茵河了,但暫時不要聲張。夜裡我已經偷偷讓了個師渡過萊茵河了,那裡的德國鬼子少得很,還不知道是怎麼回事。所以先保守秘密,看看情況的發展再說。」

  晚上,巴頓又打來了電話,他興奮得大吼大嚷:「佈雷德,願上帝保佑,讓全世界都知道我們過河了吧!德軍想攻佔我們的浮橋,讓我們打死了33個。我要讓全世界都知道,第3集團軍在蒙哥馬利尚未渡河之前就渡過去了。」

  有意思的是,蒙哥馬利原定於3月24日渡過萊茵河,奪取頭功。為此,丘吉爾先生精心寫了一篇演講稿,祝賀蒙哥馬利元帥發動現代史上第一次搶渡萊茵河的戰鬥。英國廣播公司播放了這個講話。實際上,這時第3集團軍已經先于英軍24小時渡過萊茵河了。

  3月24日早晨,一身戎裝、神采奕奕的巴頓在埃迪、科德曼等人的陪同下,以勝利者的姿態跨過了萊茵河。當他的車開到渡橋中間時,他讓車停下來,朝河裡吐了一口唾沫,以這種方式表示他對德國守軍的蔑視。然後,他大踏步走上對岸。上岸時,巴頓故意絆了一跤,摔在地上,就像當年大西庇阿和征服者威廉征服成功後擁抱非洲和英國的土地那樣,他把德國的土壤緊緊地握在自己的手中。這似乎預兆著:他將會永恆地與這塊土地並存。

  比蒙哥馬利早24小時渡過萊茵河是巴頓軍事生涯的頂點。他所指揮的大規模的激烈戰役就此結束了。接下來是蔚為壯觀的大踏步推進,與其說是追擊潰不成軍的敵人,倒不如說是享受勝利進軍的喜悅和驕傲。

  為了不給敵人留下喘息的時間,巴頓部隊在渡過萊茵河後,迅速穿過美因茲一法蘭克福一達姆施塔特三角地帶,3月25日奪取了哈瑙和阿沙芬堡附近的美因河橋頭陣地,並擊敗了德軍的瘋狂反撲。到28日,第4裝甲師向北推進了30英里,與第1集團軍會師。

  最後打敗納粹德國的計劃是在3月下旬的萊因貝格會議上提出的。參加會議的有丘吉爾、布魯克、艾森豪威爾和布萊德雷。這個被稱為「布萊德雷計劃」的作戰方案主要是由艾森豪威爾和布萊德雷共同提出的,得到了巴頓和霍奇斯的一致支持。

  在制訂計劃時,艾森豪威爾和布萊德雷主要考慮了兩個因素。首先是蘇軍的進展問題。1945年初,蘇軍在東線攻勢淩厲,進展神速。他們的目標是一舉拿下德國法西斯的心臟——柏林。為實現這一壯舉,他們調集了10個集團軍和兩個空軍集團,近80個師。到2月下旬,他們已經攻抵尼斯河,離柏林只有35英里。而盟軍距柏林還有100多英里,且補給問題十分嚴峻,要想趕在蘇軍之前拿下柏林是不明智的。而且,盟國已經商定,戰爭結束後,德國將由美、英、法、蘇共同佔領,蘇占區包括易北河以西90英里範圍內的東部德國。艾森豪威爾和布萊德雷不願意耗費巨大力量去奪取必須交給蘇聯人的土地,所以他們對越過易北河以後的戰事和攻克柏林並不太關心。

  其次是防止希特勒可能退至德國南部深山負隅頑抗的問題。根據情報部門的消息,納粹政府將撤至奧地利境內的阿爾卑斯山區,建立所謂「全國防禦堡壘」,準備頑抗到底。

  基於這些原因、「布萊德雷計劃」主要考慮的是軍事目的,其基本點是以最快的速度和最小的代價,全部、乾淨、徹底地殲滅法西斯德國的武裝力量,然後轉入對日作戰。該計劃認為柏林是政治目標,把它放在了次要位置。根據這個計劃,第3集團軍的任務是迅速穿過德國中部,直抵易北河畔與蘇軍會師。

  在隨後的日子裡,巴頓部隊以風馳電掣般的速度疾駛猛進,不讓德軍有建立防禦陣地的機會。裝甲部隊沿韋拉河兩岸向愛森納赫推進,越過富爾達河,粉碎了德軍在埃德河、富爾達河和韋拉河一線進行防禦抵抗的企圖,並攻佔了米爾豪森、戈塔和蘇爾。4月10日,巴頓命令部隊向穆爾德河前進,在5天內,裝甲部隊推進了80英里,攻至克姆尼茨近郊。

  4月14日,在美因茲舉行了萊茵橋的通車典禮儀式,巴頓應邀前去剪綵。當別人為他拿來一把剪綵的大剪刀時,他輕蔑地拒絕了,嘴裡嘟嘟囔囔地說:「他媽的,給我拿刺刀來!」

  正當巴頓按照原定進軍路線全速向前推進的時候,艾森豪威爾交給第3集團軍一個新任務,改變進攻方向,全力打擊所謂「全國防禦堡壘」。根據事後的調查,所謂「全國防禦堡壘」完全是一個虛構的騙局,德軍想方設法大肆宣傳它,目的旨在打亂盟軍的作戰部署。希特勒的這一招達到了目的,「全國防禦堡壘」成了盟軍精神上的一個沉重負擔,艾森豪威爾把它作為巴頓攻擊的下一個目標。

  巴頓雖然早就懷疑這個「堡壘」只不過是人們想像中的海市蜃樓,但他還是堅決執行了命令。他花費了幾天時間,親自去情報部門瞭解情況,派小股部隊進行偵察,很快就拿出充分的證據向艾森豪威爾說明:這個被大肆渲染的阿爾卑斯堡壘只不過是一個虛幻的空中樓閣。

  就在巴頓奉命改變進軍路線期間,他偶然獲悉,他被授予四星上將軍銜,這使他頗感欣慰。但是,他對部下說:「如果早在第一批提拔我的話,我會更高興。」

  4月20日,巴頓在耽擱了幾天之後,開始轉向南方發動新的戰役,他的目標是迅速穿越德國,搶在蘇軍之前進入捷克斯洛伐克。最高司令部同意他向這一地區挺進,但對是否可以進攻捷克未明確表態,兩天后,第3集團軍發動了全面進攻,3個軍沿著阿爾特米爾河、多瑙河和伊薩爾河一線推進,很快就肅清了沿線的德軍。

  但是,蘇聯紅軍的進展快得驚人。5月2日,紅軍攻克柏林,並繼續向西穿過梅克倫堡和勃蘭登堡,與英軍會師。另一支紅軍到達易北河畔維膝堡的東南方,與美軍匯合。在同一天,巴頓的第80師到達薩因河,並攻佔了德國的「聖城」——希特勒的誕生地:布勞瑙。5月4日,攻佔林茨。就在這一天,布萊德雷來電話告訴巴頓:最高司令部已經同意巴頓的最後一次戰役,向捷克斯洛伐克挺進。


學達書庫(xuoda.com)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