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二戰將帥系列 > 熱血豪膽-巴頓 | 上頁 下頁
六八


  下午,巴頓得知,所有部隊都順利地抵達了當天的目標。但令人遺憾的是,由於連日大雨,許多橋樑被洪水衝垮,道路被淹沒,美軍的許多坦克和車輛被洪水圍困,從而影響了地面部隊的行進。否則的話,部隊的推進速度還會快得多。

  在以後的日子裡,天氣變得更加糟糕,陰雨不斷,氣溫驟降。德國人充分利用堅固的工事和湍急的河流,拼死抵抗。巴頓第3集團軍的勇士們克服重重困難,一步一步奮力前進。巴頓的戰術是:盡可能利用炮火支援,實施狹小正面的進攻,以較小的傷亡,突破敵軍的防禦,然後擴大戰果,並向縱深發展進攻。所以儘管天氣惡劣,敵人抵抗頑強,但巴頓的部隊仍然能夠不斷地穩步前進。11月22日,敵人的堅固要塞——梅斯的守軍終於投降了。攻克梅斯雖然談不上有重大戰略意義,但在軍事史上,該要塞是1301年以來第一次被強攻佔領的,這充分說明第3集團軍具有無堅不摧、戰無不勝的強大戰鬥力!

  在隨後的戰鬥中,由於潮濕、泥濘和寒冷,加之敵人已放棄了開闊地帶,依託碉堡和石砌的村莊負隅頑抗,小部隊進行的小規模推進戰成了戰役的主要特點。薩爾地區的德軍以傳統的頑強和剛毅進行殊死的抵抗,巴頓部隊則一條河一條河,一個碉堡一個碉堡,甚至一座房屋一座房屋地進行爭奪,緩慢而穩步地向前推進。12月8日,他們攻佔了德裡安堡壘群。到12月中旬,將德軍從摩澤爾河、尼德河和薩爾河三個牢固的防禦陣地趕走,終於突破了「西牆」,控制了德國的重要工業區——薩爾盆地,並牽制了大批德軍,有力地支援了北路的主攻。

  在一個多月的戰鬥中,巴頓指揮的第3集團軍克服了氣候惡劣、地形複雜等困難,與頑固兇惡的德軍進行了艱苦卓絕的戰鬥,解放了1600多平方英里土地,其中包括873座城鎮,打死打傷德軍8.8萬人,俘虜3萬多人。而第3集團軍的傷亡總數只有2,3萬人。

  11月25日,巴頓將軍凱旋進入梅斯城,在雄壯的軍樂聲中檢閱了攻佔該城的英雄軍隊,向他們頒發了勳章,並發表了熱情洋溢的演說:

  「我們的勝利主要是靠持續不斷的進攻得來的,……同時也靠運用正確的作戰方法:揪住敵人的鼻子,猛踢他們的下腹部。……你們已經表現出了勇猛頑強的精神,我確信,你們已看到了安全來自于勇猛的行動。我為你們而感到自豪!……我堅信,第3集團軍將會,也一定會無往而不勝!」正是:主將英明,巨手一揮調動千軍萬馬;三軍驍勇,浴血奮戰贏得輝煌勝利。欲知後事如何,且看下章分解。

  第二十五章 阿登戰役

  北上阿登解燃眉,巴斯托涅炮聲急;
  雄兵百萬大會師,烏法利茲殲頑敵。

  由於第3集團軍在洛林地區穩步推進,使盟軍產生了一種盲目的樂觀情緒,人們普遍認為,儘管德軍的防禦戰打得十分頑強,並不斷組織有效的反擊,但他們大勢已去,沒有力量再發動大規模的地面攻勢了。但實際上,由於長期的戰鬥,盟軍兵力不足的問題已經越來越嚴重了,特別是布萊德雷的第12集團軍群。由於蒙哥馬利佔用了美軍相當部分兵力和戰線的不斷拉長,使美軍的兵力數量已達到了捉襟見肘的程度,一些地段的防禦力量極其薄弱,其中最薄弱的環節當屬阿登山區。

  阿登山區是霍奇斯的第1集團軍與巴頓第3集團軍的接合部,大約有80英里寬,但只有米德爾頓缺編的第8軍把守,兵力十分單薄。但是,盟軍最高司令部並未意識到這裡潛藏著巨大的危機,反而認為這裡戰事不多,把它開闢為新兵訓練的場所。艾森豪威爾從來沒有認識到德軍會在這裡發動大規模攻勢,他在給馬歇爾的信中指出:德軍在阿登山區的兵力有限,而且時值冬季,進攻將會給德軍的補給造成巨大困難,如果德軍選擇在這裡進攻,那將是一個極大的錯誤。對此,布萊德雷持贊同的看法,他甚至歡迎德國人從這裡進攻,認為這將會為盟軍提供殲滅德軍的良機。

  此時只有巴頓的頭腦很清醒,他預感到:垂死的德軍很可能還要下一次大的賭注,冒險發動大規模攻勢。他認為,德軍若想在阿登山區進行冒險,勢必要發動強大的裝甲部隊進攻。因此,他十分關注德軍裝甲部隊的動向,命令負責情報搜集工作的奧斯卡·科克密切注視德國第6裝甲集團軍各師的部署情況。11月20日以來,科克的調查情況顯示:德軍的精銳裝甲部隊及其他部隊正在阿登山區附近秘密集結,似乎已有足夠力量發起一次大的軍事行動。

  科克對此十分焦慮,他在12月9日的例會上發出警告:事態已經發展到相當嚴重的程度,在第8軍的正前方,德軍在數量和質量上都處於壓倒的優勢,而且還在不動聲色地集結部隊,而第8軍卻無險可守,防禦體系十分脆弱。但布萊德雷對此似乎視而不見,仍然認為,德軍進攻第8軍的可能性微乎其微,即使出現這種情況也不足為慮,他可以從北面和南面調動部隊圍殲敵人。但是很快,艾森豪威爾、布萊德雷以及蒙哥馬利都被敵人的舉動震驚了。

  12月16日淩晨,夜黑風高,迷霧重重,大地一片沉寂。德軍13個步兵團和10個裝甲師秘密進入進攻出發地。5時30分,2000門大炮一齊向第8軍陣地猛烈轟擊,大地在顫抖,火光把夜空映照得通明。緊接著,德國地面部隊發起大規模進攻,步兵跟隨在裝甲車後面,潮水般向美軍陣地湧來。面對茫茫迷霧,從睡夢中驚醒的美軍全然不知進攻敵人的情況,空軍和炮兵也無法提供有效的支援,美軍立即陣腳大亂。德軍的進攻達成了突然性。

  當天下午,布萊德雷得到了德軍發動進攻的報告。他的第一個反應是先把這件事擱置起來,暫不理會。因為他判定,德軍對阿登山區發動的是有限的攻擊,其目的是迫使巴頓推遲對「西牆」的進攻,回援阿登山區。到了晚上,前線吃緊,告急的電報紛至遝來,布萊德雷才如夢初醒:敵人發動了全面進攻!彼德爾·史密斯將軍不無譏諷地對他說:「你不是希望德軍反攻嗎?你所希望的事情終於發生了。」

  次日,布萊德雷召集巴頓及其參謀人員到他的司令部,舉行緊急軍事會議。他向巴頓一行通報了戰況,並展示了從空中拍攝的戰場形勢照片,照片顯示:德軍已在阿登山區突破了一個巨大的缺口,德第5裝甲集團軍正在蜂擁而入,形勢萬分危急。布萊德雷的戰略意圖是:第1集團軍在北部堅守,巴頓的南路部隊停止在薩爾地區的攻勢,調3個師火速馳援阿登山區。布萊德雷介紹完情況後,猶豫地把目光轉向巴頓,徵詢他的意見。布萊德雷知道,巴頓此時正在薩爾地區大踏步推進,即將取得重大戰果。他擔心,巴頓會因為撤銷薩爾戰役而大鬧情緒。

  其實,巴頓雖然視軍事榮譽如生命,但他是一個明事理、顧大局的軍人,當他明白了形勢的緊迫性和改變戰略的必要性之後,立即表示無保留地支持布萊德雷的決策,並馬上採取了相應的行動。


學達書庫(xuoda.com)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