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名人傳記 > 東條英機 | 上頁 下頁
一九


  §十、危機初現

  在太平洋戰場,日軍取得了初戰的「勝利」,這使日本統治階級欣喜若狂。東條英機從此名聲大振,更加驕橫不可一世。當時有人建議:日本應乘此有利時機,與美國進行和平談判,以鞏固既得的戰果。東條根本不屑一顧,狂妄地聲稱:「就當前情況看佔領澳大利亞也很容易,這個時候不宜考慮和平。」

  這個戰爭瘋子,已完全被日本的暫時勝利搞得忘乎所以了。

  太平洋戰場的勝利給日統帥部帶來的並不是團結,而是不和。當初的戰爭計劃是要攫取東南亞的原料,在佔領地盤以後,應該使之成為要塞,在那裡建立有利於海軍長期作戰的基地群。此時,陸軍仍然認為要穩紮穩打,切忌輕舉妄動。

  然而,這一意見卻遭到了海軍的反對。日本海軍在連戰連捷之後,更加趾高氣揚,它再也不願意充當一個有限的防守角色了。為什麼不能對澳大利亞、夏威夷和印度發動攻勢?進攻這些地方勢必要進行大海戰,那就像爪哇海戰一樣,定能把敵人消滅。到現在為止,在征服整個東南亞的過程中,海軍只損失不到25000噸的艦船,被擊沉的最大軍艦不過是一艘驅逐艦。

  由此可見,在戰爭期間,從微觀的局部地區到宏觀的戰爭指導,日本陸海軍戰略思想經常發生分歧,並為解決這些分歧而感到棘手。這種思想的分歧,大概是因地面作戰和海上作戰性質上的不同而產生的。

  而此時的東條首相實際上是支持海軍的。最後爭論的結果,對於海軍主張的外國地區的作戰,陸軍統帥部只贊同:可以實施壓制作戰,但要避免戰爭中的大規模進攻作戰。

  1942年3月7日,日軍大本營聯絡會議決定了《今後應採取的戰爭指導大綱》。其中第一項規定:「為使英國投降,促使美國喪失戰鬥意志,要繼續擴大既得的戰果,建立長期不敗的政略、戰略態勢,並相機採取積極的措施。」規定相當含糊。陸軍的著眼點放在「建立長期不敗的政略、戰略態勢」上,而海軍則注重:「擴大既得的成果」、「相機採取積極的措施」。雖經調整字句形成條文,但雙方仍然同床異夢。3月13日,東條首相率兩統帥部總長將上述《大綱》上奏天皇。

  根據《大綱》的規定,日軍對外圍地區實施一系列作戰,包括對錫蘭島的航空兵進攻作戰,莫爾茲比港海路進攻作戰和珊瑚海海戰,斐濟、薩摩亞、新喀裡多尼亞作戰準備,中途島作戰,阿留申作戰。其中比較重要的是珊瑚海戰和中途島海戰。

  1942年5月4日至8日,日本人在珊瑚海第一次受到警告。實際投入這場戰鬥的部隊只是航空母艦,這種情況在歷史上還是第一次。戰列艦沒有參加戰鬥,只是防護自己不受敵機的攻擊。結果雙方各損失了一艘航空母艦。這場非決定性的戰鬥,使澳大利亞北部解除了來自日本的任何威脅,並使日本放棄了從海上攻佔莫爾茲比港的念頭。

  另一場更為重要的海戰於1942年6月4日至5日發生在中途島,這是一個環狀珊瑚島,距東京4000公里,距夏威夷約1500公里。而中途島海戰的導火線是詹姆士·杜立德中校率領的飛行特遣隊對東京的轟炸。

  在珍珠港被襲擊後不久,羅斯福總統說過他要儘快轟炸日本本土,對這場「偷」襲作一次小小的報復。

  這麼遠的距離要轟炸談何容易,看來也只能想想而已。

  但是,遠程轟炸機可以從航空母艦的甲板上起飛使這一設想很快變成了現實。經過精心的籌劃和嚴格的訓練,於1942月4月1日選定16個機組執行這次任務。4月18日中午,杜立德的飛行特遣隊飛到日本沿海。他們掠過鄉村田野,向目標——東京靠近。

  此時,發生了一件頗富戲劇性的事情。

  日本軍官中最重要的那個人物當時正乘著一架飛機準備切過美機的航線降落。那天上午,東條首相得到報告說敵人的一支特遣艦隊在近海某處,但是首相乘飛機去視察水戶航空學校可保安全無事。在東條的美國造的座機飛近機場時,從右方來了一架雙引擎飛機。東條的秘書西浦大佐覺得這架飛機「樣子挺怪」。

  飛機飛近了,連飛行員的臉都可以看見了,他猛然醒悟——是美國飛機!飛機一掠而過,一槍未發。

  由於日軍毫無準備,而且在那片國土上生存的是一個世世代代以為日本本土決不會遭受攻擊的民族,所以空襲非常成功。空襲的意義不在於對日本首都物質的破壞,而是對狂妄的日本人心理上的震憾。


學達書庫(xuoda.com)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