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名人傳記 > 東條英機 | 上頁 下頁 |
一七 |
|
§九、進攻美英 在東條英機的內閣中,東鄉外相比較主張改善與美國的關係,部分從中國撤兵。但軍方卻強烈反對。 東條英機是積極主張南進,與英美交戰的,但為了協調統一,克服分岐,他假惺惺地提出了所謂三方案:一是即使是蒙受困苦,臥薪嚐膽,也要避戰;二是定即決定開戰;三是在繼續談判的同時,作好必要的開戰準備。 實際上,當時的日本軍部,也開始對東條內閣施加壓力,甚至提出,如果東鄉外相一味堅持反對與英、美開戰,就將其外相職務撤掉。 11月26日下午,日本駐美大使野村和助手來棲被召開到美國國務院,赫爾將美國擬定的《美日協定基礎概略》(也稱《赫爾備忘錄》)交給了他們。文件要求日軍從中國和東南亞撤軍,在中國只支持蔣政權,廢除三國同盟條約。 當這份文件的電報傳到東京時,東條英機暴跳如雷,認為這是美國給日本的一份最後通牒,是不能接受的。在東條看來,滿洲的得手是日本花了巨大的代價換來的,喪失滿洲,就無法實行對中國北部資源的掠奪,這「意味著經濟上要大難臨頭」。於是,東條英機責令日本聯合艦隊司令山本五十六海軍大將儘快實施對美作戰計劃,這次作戰計劃,是以「Z」字母命名的,實際上也就是偷襲珍珠港的作戰計劃。 早在1940年時,山本五十六就曾在一次軍事演習中說:「進攻夏威夷是可能的。突然的致命的一擊,就可以把停泊在珍珠港內的美國艦隊打得徹底癱瘓。在美國重建自己的艦隊之前,日本早已佔領了東南亞,並且已奪得了所需的資源。」山本還認為,此次戰役關係到日本的命運,必須竭盡全力。 東條英機一方面命令海軍儘快將具體執行「Z」作戰計劃的方案提供上報,另一方面又命令當時侵華部隊中的三個師團進行熱帶作戰訓練。大約在1941年的6月,日軍在海南島開始秘密進行熱帶作戰訓練。而對珍珠港偷襲作戰的訓練,則是在日本南部的九州島進行的。訓練十分保密,只有真正參與策劃的人員知道訓練的目的。甚至連航空母艦的艦長,佐世保空軍基地的戰鬥機飛行員和富高轟炸機基地飛行員也不知道,訓練到底針對的是未來的什麼目標。 日軍高空轟炸機和魚雷轟炸機駕駛員在日本南方的鹿兒島海灣附近也進行了超低空的訓練,這裡碼頭的地標環境等與珍珠港有許多相似之處。飛機從25英尺的高度施放攻擊魚雷,進攻艦列。 以上各種秘密訓練,搞了數周,飛機的投彈命中率日益提高,達80%。山本五十六認為,如想取得偷襲珍珠港的成功,就必須假設美太平洋艦隊主力艦船介時均停泊在珍珠港內,這樣日軍出其不意地進攻,就可致美太平洋艦隊於死地。為此,東條英機責成山本指派一位海軍情報專家吉川猛夫到夏威夷的日本領事館去工作,傾盡全力,將有關珍珠港的最有價值的情報搜集到手:如不同時期在港內停泊的美軍艦隻種類和數量;美夏威夷空軍基地的飛機機種和架數,以珍珠港為基地的艦船動態,夏威夷島嶼防空火力配置;飛機和艦船的巡邏情況;艦船和軍事設施的保衛措施等等。吉川每週做一次偵察彙報,他的重要情報得到海軍軍令部的高度重視,後來改為每三天報一次到每天報一次。其最後一份報告是12月6日發出的,報告內容如下:「六日珍珠港停泊艦船如下:戰列艦9、輕巡洋艦3、潛水母艦3、驅逐艦17。此外,輕巡洋艦4、驅逐艦2已入船塢。航空母艦和重巡洋艦已全部出港,未在港內停泊。艦隊航空隊沒有進行航空偵察的徵兆。」 早在當年的11月5日,山本五十六即根據參謀總部的指示發佈了「聯合艦隊絕密一號作戰命令」。 這份長達151頁的命令裡,概括了對美敵對行動開始後第一階段內的海軍戰略,其中包括了對珍珠港的襲擊,以及同時對馬來亞、菲律賓、關島、威克島、香港等地地襲擊。隨著一號指令的發出,不到24小時,山本五十六又發出了第二號指令,將對美軍發動攻擊的時間初步定在12月8日。 11月10日,特遣艦隊司令南雲中將發佈了他實施山本計劃的第一號作戰命令。十分顯然,此時的東條英機是決意要對美國採取戰爭行動,正所謂箭在弦上。 隨著戰爭日益迫近,日本統治集團內部的分歧也日益尖銳。11月29日上午,東條英機在軍政高級官員聯席會議上,與海軍提督岡田啟介發生爭執,東條英機大發脾氣,叫嚷道:「請相信我們的話,我們有能力佔領東南亞,並取得足夠的石油。我們與德、意緊密靠攏,互相協助我們必須擊潰英國。印度是途中的一個目標,然後我們將配合德蘇作戰,在近東採取行動。」 東條認為,日本的海軍有能力打敗美國。日本準備長期作戰,逐個攻下戰略要地。他言辭激烈地說:「就算我們不打,結果又如何呢?我們不能向英美低三下四我們已經喪失了許多寶貴的戰機。」 12月1日,召開了御前會議。東條英機作為首相先發言,提出日本不能屈服於美國提出的退出中國和廢除三國條約要求,而且,為了保衛日本帝國,目前的事態已經發展到了必須向美國、英國和荷蘭開戰的地步。因此,懇請天皇陛下批准對美、英開戰。東條英機說:「日本帝國正處在光榮與衰敗的十字路口。 |
學達書庫(xuoda.com) |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