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名人傳記 > 哈裡·S·杜魯門 | 上頁 下頁


  §引子

  美國中部的密蘇裡州有一座格外引人注目的小城——獨立城。它坐落在該州西北角的地方,緊挨坎薩斯城,城內風景秀麗,古樸幽美。這裡,誕生了美國最著名的作家馬克·吐溫以及普利策文化獎金奠基人、報紙發行大亨約瑟夫·普利策。

  1972年12月26日,就在這座古城中,一位曾經叱吒美國政壇的風雲人物悄然逝世,他就被埋葬在以他名字命名的圖書館的院子裡。每天清晨,他的房前都擺放著一些淡雅清香的小花兒,增添了幾分古樸,寄託了幾分哀思。

  他,就是美國第三十三任總統——哈裡·S門(Harry S Truman)。

  杜魯門出身比較貧寒,他沒有進入過正式的大學,完全靠自學而成才。他早年沒有進入政界的宏偉抱負,但一旦轉入其中,便幾乎一帆風順;從一個小小的縣的法官到副總統,再由於天賜良機,接替富蘭克林·羅斯福作總統,連選連任,最後激流勇退,安然地度過餘生。

  杜魯門從1922年開始進入政壇,平步青雲,特別是在總統任職期間(1945年—1953年),在國際政治舞臺上大出風頭。他剛一上任便促成了聯合國的建立;在波茨坦「三巨頭」會議上又與斯大林明爭暗鬥;他還命令向危在旦夕的日本投下了兩個原子彈,逼迫日本屈膝投降。在二戰結束前這段時期,杜魯門的活動以領導美國打擊德日為主,頗具英雄本色。然而,二戰結束不久,他就提出了「杜魯門主義」,妄圖支配世界;並對敢於和他對抗的蘇聯、中華人民共和國、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大下敵手,發動了朝鮮戰爭;在國際的一片譴責和國內一片混亂之中,他走下了總統寶座,重入平民世界。在杜魯門的第二任期內,他反共的「冷戰領袖」的形象聞名於世。本書就是以這兩條展開的。

  有人評論杜魯門是為人正直謙遜、作事廉潔、說話直率,又有人認為他脾氣暴躁、專橫無禮、言辭辛辣。這些都是從杜魯門作為一個政治家的個性上來評論的。在國際舞臺上,一些國家把他看作推行和保衛西方「民主制度」的英雄;有些國家把他斥為帝國主義和霸權主義的代言人。這是站在不同階級立場作出的不同評判。幾種說法各執其理。

  但是,有一點似乎沒有爭議,即:杜魯門是美國歷史甚至世界歷史上一個承前啟後的人物。在國內,他繼承了羅斯福總統的「新政」原則,打破了傳統的美國外交中的「孤立主義」,使美國加入聯合國、北大西洋公約組織;在國際上,他領導美國結束了第二次世界大戰的「熱戰」,又聯合西歐,開啟了長達40多年的「冷戰」。可見,杜魯門的確與其他總統稍有不同。

  就聲名來講,杜魯門遠遠落後于他的前任富蘭克林·羅斯福和他的後任艾森豪威爾將軍,甚至他的同時代的巴頓將軍、馬歇爾將軍、麥克阿瑟將軍都更加聲名顯赫。在那群星閃耀的年代裡,杜魯門的光輝顯得平淡無奇了。

  下面,我們展示的就是這位既「承前啟後」又「平淡無奇」的總統的主要人生歷程。


學達書庫(xuoda.com)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