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名人傳記 > 戴高樂 | 上頁 下頁 |
二二 |
|
但是,在他退隱的十來年中,他對世界形勢的看法、對東西方關係的看法、對於法國應該在世界上佔據什麼地位,形成了一整套觀點,一旦重新執政,就可以很快地成為法國獨立的政策。 在第四共和國整整13年中,戴高樂一直是冷峻地觀察著,他斷定第四共和國必將在政黨的紛爭中垮臺。確實,第四共和國從誕生之日起就沒有一天安定。 內閣總理的職位馬不停蹄地從這一個政黨轉到另一個政黨的手裡。 50年代以後,法國的經濟情況開始好轉,走上了恢復和發展的軌道。可是政局卻始終困頓不堪,最主要的原因便是它的背上壓著兩個最大的殖民侵略戰爭。在印度支那的殖民戰爭已經把法國拖得精疲力竭。 1954年的奠邊府戰役促使法國政府加緊了議和的步伐,孟戴斯—弗朗斯接替拉尼埃爾出任總理,他向議會發誓,如果到7月20日戰爭還停不下來,他甘願辭職以謝國人。形勢是緊迫的,孟戴斯—弗朗斯終於在7月20日即將過去的深夜宣佈達成了停火協議。 印度支那戰爭以法國的失敗而告終。兩年後,法國又投入了另一場殖民戰爭。這一回是在北非的阿爾及利亞。在戰爭正酣之際,法國社會黨人居伊·摩勒主持的政府於1956年10月還和英國政府一起發動了侵略埃及的蘇伊士運河戰爭。 侵略戰爭使國庫陷於枯竭。居伊·摩勒決定增加稅收來為阿爾及利亞戰爭籌款。但是,還沒有來得及做這件事,摩勒政府便於1957年5月倒臺。接替摩勒出任總理的是激進黨人布爾熱一莫努裡,新政府也只有十個星期的壽命,也因阿爾及利亞問題倒臺了。 國內人心浮動:進步力量要求儘快結束阿爾及利亞戰爭,極右派殖民主義者則嫌政府對民族解放運動鎮壓不力。此時無論哪個政黨出面組織政府都將面對各種壓力,阿爾及利亞問題使任何一屆政府都無法立足。 7月30日布爾熱一莫努裡政府倒臺後,法國陷入了長達35天的內閣危機。幾經周折,人民共和黨的費利克斯·加亞爾被推出來組閣。這時國庫已經告急,加亞爾一方面從法蘭西銀行借款2000億法郎,另一方面爭取到大量美元貸款。這些應急措施無非是飲鴆止渴,無底洞是填不滿的。加亞爾政府在阿爾及利亞戰爭面前依然束手無策,被迫於1958年4月15日下臺。病入膏肓的第四共和國,根本無指望看到阿爾及利亞問題的解決。 法國政壇沒有一個資產階級政黨能夠穩住局面:除共產黨以外的各個政黨幾乎都試驗過了,並都已失去了信心。法國總統勒內·科蒂物色下屆內閣總理成了難題,到5月9日才找到了人民共和黨的皮埃爾·弗林姆蘭。在風雨飄搖中受命組閣的弗林姆蘭,未卜先知地感到,他的運氣肯定不妙。果然,代表極端殖民主義利益的右翼軍人抵制他,因為他在一篇發表在《阿爾蒴斯消息》的文章中吞吞吐吐地談到與阿爾及利亞民族解放陣線進行談判的可能性。極右派連弗林姆蘭那樣含糊其辭的見解也不能容忍。 弗林姆蘭作了第四共和國最後一任總理。政界中要求戴高樂再度出山的呼聲愈來愈高,局勢需要一個鐵腕人物。 |
學達書庫(xuoda.com) |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