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名人傳記 > 戴高樂 | 上頁 下頁 |
九 |
|
當晚9時半,戴高樂在波爾多機場著陸。前來迎接戴高樂的助手頹喪地告訴他:內閣會議開過了,大局無可挽回,雷諾政府已經辭職,菲利浦·貝當受命組織政府,第二天即向德國乞和。 戴高樂看到大勢已去,決定馬上離開法國。他決心戰鬥下去,但是法國本土根本無法立足了。戴高樂兩天前在倫敦時已經為救國圖存的大業作了一件大事,即以國防部次長的名義命令預定駛向波爾多的「巴士德號」輪船,改變航向,駛向英國港口。這是他最後一次行使國防部次長的職權。船上載有1000門75毫米美國大炮、數千挺機槍和大量彈藥。 6月17日上午9時,戴高樂偕妻子女兒,飛往倫敦。「在這架小飛機上戴高樂攜帶著法國的榮譽,」 戴高樂在《戰爭回憶錄》中回憶說:「我感到自己是單獨一個人,一切都被剝奪了,就像一個人面對著一片茫茫的大海,準備跳到水裡遊過去。」「我已經年近半百,又開始了冒險生涯,就像一個人被命運拋出來,失掉了一切依靠一樣。」 戴高樂抵達倫敦後向法國國防部發了一份電報,內容大致說:「我現已在倫敦。昨日曾根據保羅·雷諾先生的指示,與英國國防部就以下問題進行了磋商:一、一切由美國政府向盟國提供的軍備物資均將儲存在英國領土,這不影響已經協義的或即將協議的分配方案;二、目前在法國的德國戰俘將在波爾多移交給英國軍事當局」「關於英方就法國和北非間人員和物資的運輸提供援助問題,我已經向英方要求從6月19日起在三周內援助50萬噸噸位的輪船。」「我現在處於無權地位。我應否繼續磋商?聽候徑由使館或合作代表團轉達的命令……」 貝當政府既已投降,當然不會再委任戴高樂去辦有關抗敵的事情,戴高樂接到的複電是召他回國的「命令」。戴高樂立即給魏剛覆信說,只要不投降,那他戴高樂「願意參加可能組織起來的任何法國抵抗力量,無論在什麼地方」。6月30日,貝當政府又發了一道命令,叫戴高樂到圖盧茲的聖米歇爾監獄去「自首」,聽任「戰爭委員會」審判。委員會先是判處戴高樂四年徒刑,後來根據當了偽政權國防部長魏剛的指示又加了刑,改判戴高樂「死刑」。 戴高樂到達倫敦後立即同丘吉爾會晤,戴高樂提出:只要貝當一公開宣佈投降,他就通過英國廣播電臺向全世界宣告:自由的法蘭西將繼續戰鬥。於是,6月18日下午6時戴高樂坐在英國廣播電臺的播音室裡,向全世界,也向淪亡的法國,發表了有歷史意義的「六·一八」演說。戴高樂宣告:「法國並非孤軍作戰。它有一個龐大的帝國作後盾。它可以與控制著海洋並在繼續作戰的不列顛帝國結成同盟,也可以像英國一樣充分利用美國巨大的工業資源。」 他號召: 「我,戴高樂將軍,我現在在倫敦。我向目前正在英國領土上和將來可能來到英國領土上持有武器或沒有武器的法國官兵發出號召,向目前正在英國領土上和將來可能來到英國領土上的一切軍火工廠的工程師和技術工人發出號召,請你們和我取得聯繫。」 他指出:「無論發生什麼情況,法蘭西抵抗的火焰決不應該熄滅,也決不會熄滅。」 就這樣,戴高樂在海峽彼岸的倫敦樹起了第一面法國反抗德國法西斯的旗幟。 戴高樂在當時的名聲並不顯赫,他無非是一名任職不足20天的國防部次長而已。但他決心在海外把所有和他一起戰鬥的人團聚在一個以他為首的法蘭西民族委員會裡。 戴高樂首先把眼睛轉向法國在亞非殖民地的總督。 他認為,既然要在廣漠的海外把抵抗鬥爭堅持下去,就非取得總督們的合作不可,其中最重要的是北非,因為法國在北非的總督態度將影響法國在非洲各地的軍政領導人的態度。6月19日和24日戴高樂兩次給法國駐北非總司令兼摩洛哥總督諾蓋斯將軍發了電報,表示:如果他拒絕向德國投降,戴高樂寧願服從他的指揮,一起抗戰。諾蓋斯表示要繼續抗德,但不久就背棄諾言,服從了偽政權的命令。 戴高樂也向其他地區的法國總督呼籲,除了法國駐印度支那總督喬治·卡特魯將軍之外,一時還沒有人作出反響。戴高樂決定親自去非洲各地遊說。 戴高樂的事業,在開始時得到的最重要的支持來自英國。美國政府雖然答應給歐洲的反抗希特勒的鬥爭以物質上和道義上的援助,但是在法國局勢最令人擔心的日子裡,美國使節仍留在法國本土,蘇聯和加拿大等國也有大使在那裡,而英國政府6月23日就發表了公告:不再承認貝當「政府」是法國的政府。 6月28日,英國政府正式宣告:英國認為戴高樂將軍是世界各地的自由法國人的領袖,為前來投奔戴高樂的人員提供方便。雖然,英國的支持是為了自身利益,但對於勢單力孤的戴高樂來說已非同小可。 6月30日,海軍中將愛米爾·米塞利埃來到倫敦,表示支持戴高樂。同時在利物浦附近駐紮的法國阿爾卑斯山輕步兵師內服役的軍官,如柯尼希上尉和安德烈·德瓦弗蘭上尉以及梯也裡·達爾讓利厄海軍上將也投奔了戴高樂。募兵工作雖然不如想像的那樣一帆風順,但到7月14日法國國慶日那天,第一支「自由法國」的隊伍組織起來了。這一天,戴高樂在白廳廣場檢閱了他的戰士。檢閱完畢,他向第一次世界大戰盟軍司令、法國的福煦元帥雕像獻了紅、白、藍三色花束。同時,確定「洛林十字」為自由法國武裝的標記。一個星期以後,第一批戴高樂的空軍部隊對魯爾區進行了轟炸。到7月底,戴高樂已經動員了7000之眾。 |
學達書庫(xuoda.com) |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