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名人傳記 > 達芬奇 | 上頁 下頁
一六


  實際上是他要好的叔叔之妻下了毒。薑正慢慢地死去。

  他終於死了,全城居喪。

  莫羅命令:全米蘭的教堂要不間斷地舉行追悼亡靈的彌撒。

  而放蕩的貝阿特麗切,則想出古怪的念頭,要訂一幅新畫,取名叫《偉大的魔術師》。

  她把達·芬奇也稱為「偉大的魔術師」。

  達·芬奇無奈地看著手頭未盡的工作。

  他十分憂傷地想,他在米蘭怕是呆不長了。

  4.轟動之作:《最後的晚餐》

  《最後的晚餐》作於1495年—1497年間。這幅畫現存聖馬利亞·德拉·格拉齊耶隱修道院食堂之壁。

  根據莫羅夫人的要求,既要快又不加修改地畫這幅壁畫。這使藝術家開始有些為難。這樣大型壁畫,他快不來。

  他畫了無數草圖。確定一張後,他試著把顏料和土混用。

  這就決定了作品的悲慘命運。土粘不住色彩,色彩脫落。

  壁畫繪製在艱難中進行。修道院院長看見達·芬奇幾個鐘頭不動地在畫幅前冥思苦想而不動筆畫畫。

  藝術家回憶起自己來米蘭之後的所見所聞。

  他需要的是不同凡響的形象:凝神沉思的思想者。他們當中,又有兩種面孔,一種是完美的化身,超凡脫俗,充滿無邊的愛;一種則完全與之相反,變節,貪財,自私,殘忍……

  在畫這幅大型作品的時候,公爵夫人貝阿特麗切病了。

  她得的是一種怪病。在舞會上,她跳舞跳到無法控制自己的地步。接著她倒在奢華的臥榻之中,一命嗚呼。

  莫羅哭瘋了一樣。

  米蘭的鐘樓用拖長的鐘聲,宣告她的死訊。

  人們極盡豪華地安葬了她。前面是黑色的絲旗,放下頭盔臉甲的騎手騎在披著黑天鵝絨馬衣的馬上,舉著祭幡,走在前頭。

  葬禮之後,莫羅湯水不進,除了達·芬奇,他誰也不想見。

  達·芬奇被召進來。他看見莫羅瘦削的、可怕的臉已經是那樣臘黃。莫羅坐在床上,他乾哭著,說道:

  「求你,我的列奧納多,為她造一座與她相稱的陵墓!別吝惜材料,儘快完成它!啊,壁畫,你在修道院畫的《最後的晚餐》,我要去看一看……」

  莫羅和達·芬奇真的去了修道院看畫。

  他們悄悄來到食堂。粗麻布遮蓋的就是那幅未完成的偉大壁畫。

  周圍是橫七豎八的手腳架。畫家上揭開了粗麻布。

  莫羅驚呆了。一雙瘦眼一動不動,盯著畫壁。

  文藝復興早期的畫家們在《最後的晚餐》結構中,一般都使一排人坐在桌子後面,互不相干,同一種姿式重複出現。而把叛徒猶大隔開,單獨安排到桌子的另一面。

  但傑出的藝術家達·芬奇摒棄了這種結構。

  莫羅看見,藝術家把被他們中間隱藏著叛徒的消息震驚的人們展示出來了。

  照新約的傳說,桌後面,耶穌和12門徒舉行最後一次晚餐。達·芬奇的高明之處,就在於他選擇的是晚餐中最令人激動的一瞬間:耶穌對門徒說:「你們當中有一人將出賣我。」

  他說完此語,便無可奈何地把手放在桌上,沉默下來。

  一石擊破水中天。這話引起周圍12弟子的激烈反響。藝術家面臨的是:要塑造出聽到此話後12門徒靈魂深處掀起的波瀾,塑造出性格迥異的人物,而絕不雷同和重複。

  這就要求每個人表現出來的感情,都要符合他的性格氣質。

  達·芬奇高明地把叛徒放在一群可愛的門徒之中,像是我們常常見到的這種尷尬場景:叛變的人以朋友身份出現,藏隱在一群朋友之間,讓你一下看不出來,尤其是未加提防的人。

  猶大陰暗的側面輪廓,被從明媚的日光照耀的其他人面孔中明顯地突出起來。他緊握著裝錢的錢包,緊張地等待著叫他的名字。

  藝術家一語破的:「靈魂應該通過手勢和動作來表現。」

  這幅畫的群像,佈置得十分合理。畫家以幾何學的精確性確定了構圖的中心——耶穌像。像被窗外散射進來的光線突出出來。它的突出點便是他的頭部。門徒對稱坐在兩旁,每邊6人,照例是3人一組。

  莫羅為之震驚:「簡直是不可思議!我現在才明白,你為什麼在這牆上下這麼大的工夫!這是一幅無可比擬的傑作啊!」

  這其中有一個小小的插曲:因為達·芬奇畫得太慢,修道院院長對此不滿,常向莫羅告狀,發牢騷。他看不慣畫家冥思苦想,半天不動筆。達·芬奇被莫羅請去問原因。達·芬奇巧妙地回答說:「就是由於缺少叛徒猶大的頭像模特兒,才耽誤了我的創作。不過,我打算就該院長的頭來作猶大腦袋的模特兒。」院長聞之,嚇得再也不敢來打擾他,也不敢去告狀了。誰願意去作壞人的腦袋,遺臭萬年呢?

  B.H.拉紮列夫院士有一段話較好地評價了《最後的晚餐》所引起的感想。他細膩地描繪了畫中12門徒各自的心境。不妨一讀:

  如同向水裡扔一塊石頭,激起軒然大波,在死一般的寂靜中,耶穌的這句話,在晚餐上引起了最強烈的激動,一刹那間使晚餐處在一種絕對寂靜之中。對耶穌的話特別衝動的是坐在他左手邊的三個門徒。他們形成了不可分的突破口的一組,被一個統一的意志和統一的動作支配著。年輕的菲力浦從座位上蹦起來,困惑不解地轉向耶穌。老成的雅可夫,抑制忿怒,推開雙手,向後挪了挪身子。福鄧舉起一隻手好像要急於弄清所發生的事。位於耶穌另一方的幾個人,則處於完全不同的精神狀態中。他們離中心人物有一大段距離,他們的動作要矜持得多。猶大明顯地急轉過身子不安地抓住錢袋,驚慌地看著耶穌;他陰暗、醜陋、粗俗的側影,與委決不下地把頭側于肩際、沉靜地把手置於桌上,美麗的臉龐被照得鮮明的雅安,成了強烈的對比。猶大和雅安之間伸過來彼得的頭;他向雅安彎下身子,左手放在他的肩上,在他的耳邊悄悄地說著什麼;在這同時,好像他的右手毅然握住佩劍,想用它來保衛自己的師長。坐在彼得旁邊的三個門徒都轉向了同一個方向。他們凝視著耶穌,向他詢問變節者。在桌子對面的一端是餘下的三個人。年事已高的法捷依,好像要從他那裡得到對眼前事件進一步的解釋。然而,後者困惑不解的手勢表明,他也苦於不知底細。

  但這幅壁畫最後的命運不佳。


學達書庫(xuoda.com)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