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名人傳記 > 達芬奇 | 上頁 下頁 |
引言 |
|
在人類文明的燦爛歷史長河中,歐洲文藝復興古文化運動,無疑掀起了一陣陣藝術狂瀾。這個時代,俊才輩出,群星閃爍。而其中最耀眼的一顆藝術之星,便是列奧納多·達·芬奇。他的作品,是文藝復興運動中開放的一朵奇葩。 達·芬奇是一個農婦的兒子。他的父親也僅僅是芬奇鎮上的一個公證人。他雖然出身卑微,但自幼勤奮好學,智力過人。 他生逢其時。文藝復興時代,意大利藝術界群星脫穎而出,爭輝鬥燦。他14歲便進入著名畫家、雕刻家和已經有許多卓越作品的大師維羅奇奧工作室,在那裡苦學勤練繪畫、雕塑6個年頭。他隨身攜帶筆記本,時刻留心觀察生活。那本子上畫滿了各色人物的面孔、表情、手足和身軀,還有自然風光、動物形象;寫滿了寓言、格言、哲學和科學思考、文學劄記、數學公式。達·芬奇多才多藝,學識淵博。他有超人的工作能力和百折不撓地探索宇宙與人類規律的精神。少年時期他拜數學家為師,學習幾何。他無休止地進行著各種科學試驗,研究飛行器,設計水力機器,觀測天體,考察植物性能,試驗煉金術。製作第一個救生圈、第一個降落傘、第一個照相機暗箱…… 正是科學與藝術的巧妙結合,幫了達·芬奇繪畫、雕塑的大忙。他在這一領域取得了輝煌的成就。他創作並留傳至今的名作至少有15幅。它們分散收藏在各國博物館中,價值連城。 20歲他初試身手的第一次創作,就是在老師維羅奇奧《基督的洗禮》一畫中畫了一個跪著的天使,惟妙惟肖,技藝超群,竟使老師大為驚歎,以致永遠放下畫筆,不敢為師。 他才華橫溢的米蘭第一時期17年中,聲名大震,幾乎轟動了整個意大利。他英俊文雅,和藹可親,口才卓越,歌聲嘹亮,舞姿翩翩。他以工程師和畫家身份出現在米蘭人面前。他是軍事技術工程師,設計並改建了米蘭城堡的工事,製造了攻城炮和炸彈。他制定過改建米蘭市的藍圖,領導過宮廷大型活動,製作過服裝圖飾。 但他聲名遠播仍然是由於他的繪畫。高6米的巨型塑像「弗朗西斯科·斯福查騎馬塑像」由他完成並在廣場展出;他的《岩間聖母》第一次把風景和人物結合得水乳交融,渾然一體;他的《最後的晚餐》聲名響徹歐洲,以致使兩代法國國王都想把畫有這幅壁畫的牆壁搬回故鄉去。當然,最後這只能是望「壁」興歎。 真正在歷史長河中永放光芒的不朽之作是他回故城創作的《蒙娜·麗莎》。著名的蘇聯研究家古科夫斯基教授認為,這是西歐藝術史上第一幅心理肖像畫。達·芬奇達到了他的藝術頂峰:就外表全然不動的模特兒來表達她內心的活動。她表情欣悅,嫣然微笑,動人魂魄,宛若天仙再世。據說就是這幅畫,幾乎改變了模特兒的命運,不料卻使她憂鬱早逝。而達·芬奇心中永遠愛著「蒙娜·麗薩」,竟終身未娶…… 達·芬奇是幸運的,而又是不幸的。他的幸運是生已逢時;不幸也是因為那個時代。米蘭政治上層的陰險狡詐和傾軋動盪,使畫家晚年走上漂泊生涯。他幾乎終身都在為統治階級服務,仿佛就是統治者的僕人。他因此而得以生存,也因此而失去了許多許多。他完全可以成為傑出的 科學家,但他研究的科學最終成為統治者的取樂工具。這是他悲劇之所在。 晚年他漂泊羅馬,最後定居法蘭西,思念故鄉的痛苦伴隨他進入另一個世界。他只活了67歲,但是他的作品和他的名字將在世界藝術和科學史上永放光彩,和天地同在,與日月爭輝。 謝新吾 1998年3月8日於長沙石屋 |
學達書庫(xuoda.com) |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