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名人傳記 > 杜邦 | 上頁 下頁


  3.流放的風采

  18世紀90年代法國發生了資產階級革命,建立了資產階級專政政府。

  1792年,普魯士國王和奧地利皇帝聯合出兵對法國進行武裝干涉,企圖幫助法國恢復專制王權。法國革命政府舉兵對德奧反法聯盟宣戰。國內王黨為敵軍遞送情報,王后甚至將法軍的作戰計劃告知奧方。路易十六自然寄希望於德奧,也積極活動。孰知其禦制文件箱中的秘密材料落入革命派手中,而被指控通敵,反對革命。結果路易十六和王后均被送上斷頭臺。

  作為路易十六忠實臣僕的皮埃爾·S.杜邦自然被捲入反革命騷亂,因而被捕下獄,差點被處死。他有幸逃出監獄,化裝成一位老醫生藏匿在尼摩爾老家中。其後不久,因鄰居告密皮埃爾再度被捕,伊雷內也被捎帶進去。父子倆被捕後,攜帶家眷從費城回國的維克多也被拘捕入獄。當時已懷孕的伊雷內之妻蘇菲婭喬裝打扮成農婦,將食物偷偷送入獄中。後因革命政府發佈赦免令,杜邦父子三人才被釋放。而赦免「舊王黨派」的惟一條件是「剝奪國籍,放逐美國」。

  1794年7月,皮埃爾又一次被捕。原因是他頑固地堅持右翼立場,參與組織了贊成君主立憲的保守組織「1789俱樂部」。一個月後,由於大資產階級奪取了革命的領導權,皮埃爾才僥倖免於一死,獲得了自由。

  次年聖誕節,皮埃爾續弦,新嫁娘名叫羅賓·普瓦蘭。

  這一段時間,皮埃爾對法國所寄託的希望最終破滅了。他制訂了一個到美國建立稱為「邦提尼亞」的殖民地投資計劃。到1799年止他已獲得了高達數百萬法郎的資助。野心勃勃的皮埃爾想在未來的投資者中抬高自己的身份,他把姓名中的兩個音節拆開並用大寫字母書寫,Du(杜)pont(邦),杜邦家族的姓氏就是由此而來的。

  1799年10月2日,杜邦帶著兩個兒子,兩個兒媳,兩個孫子孫女,以及其他幾位親屬,總共13人,懾於法國大革命的怒火,登上了一艘美國船「美國鷹號」,打著杜邦家族的旗幟,告別了法國,向紐約港進發了。杜邦續弦的妻子前夫生的兒子普希已在數月之前先赴美國,為這個家庭安排住處。他到達後在新澤西州的卑爾根斯角買下了一塊土地。

  這艘「美國之鷹」號輪船,只有84英尺長,船體已較陳舊,船上的設施也比較簡陋。這次遠航決不是一次度假似的旅遊,而近似一次逃難。

  這次遠航,由於船長兩次誤航,它的航行速度又異常緩慢。在狹小的船艙中,旅客擠得滿滿的,而且還缺少糧食,因此船上的食物成了奢侈品。有兩次在公海上幸虧攔住了過往的英國的船隻,補充了食物,「美國鷹號」上的人才未被餓死。他們有時只得捕殺老鼠,做成美味佳餚,收撿艙內原來貯藏著用來喂豬的殘餘豆子,烹製成豆湯。但船上的小孩子都不肯喝,而孩子的媽媽們在做湯時目睹漂在表面上的蛆時,都驚叫起來,自然難以下嚥。

  船上的安全也令人擔憂,有些無賴傢伙竟明目張膽搶奪旅客財物。杜邦一家人攜帶不少有價值的古董、家具、銀制餐具和一些裝飾用品,還有鋼琴之類大件物品。而皮埃爾的懷中則揣著24萬法郎的金幣。為了防止發生意外,他們成年男女都身帶佩劍,輪流看守。

  這次旅行還發生了一個傳奇般的故事。當「美國之鷹」號到達羅德艾蘭州海邊時,杜邦一家已有好幾個月沒有吃上一頓像樣的飯菜了。船一靠岸他們就像餓狼一般,跳下船,向岸邊的房屋奔去。當他們來到第一家住戶敲門時,發現大門未鎖,屋內空無一人,而餐桌上擺滿了各種美味佳餚的半成品,顯然這家的人去附近的教堂做禮拜去了。於是他們便自己動手烹飪,像風捲殘雲一般,將所有食物吃得一乾二淨。最後,留下一枚金幣和一封表示感謝的便箋。

  杜邦一家人到達紐約後,隨即趕往新澤西州的卑爾根斯角,那裡已經為他們準備好了一幢寬敞舒適的房子。皮埃爾十分喜歡這個地方。給起了個名字叫古德斯戴,並同兩個兒子議定以此作為家族的根據地。

  美國各大新聞媒體,在得知皮埃爾家族到達後,立即進行了報道。《紐約時報》及其他大報,以《被流放的貴族——杜邦》或以《歡迎我們的朋友——杜邦》為題表示歡迎。

  美國政府的首腦人物也紛紛發表講話,歡迎杜邦一家來美定居。

  當時已歸隱弗農山、病入膏盲的華盛頓也發表表示歡迎的談話,讚揚皮埃爾在對英戰爭的巴黎條約簽訂一事上對美國立下的汗馬功勞。

  副總統傑弗遜也向報社記者發表談話,讚揚皮埃爾·杜邦在獨立戰爭後對美國做出的貢獻。


學達書庫(xuoda.com)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