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名人傳記 > 俾斯麥 | 上頁 下頁
五五


  因德奧意早已結成「同盟」,英法俄便「協約」。7月28日,奧匈帝國對塞爾維亞宣戰,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德國早已備戰。9年前它就制定了西線與英法,東線同俄國作戰計劃。這是俾斯麥無論如何不幹的。8月,德俄法英相繼混戰。日本、美國宣稱加入協約國好搶殖民地,意大利見形勢不妙,反水入了協約國。土耳其、保加利亞參加了同盟國。戰火遍及歐亞非三大洲。1917年11月7日,為俄曆10月,俄國發生革命,退出大戰建立蘇聯。1918年1月柏林罷工建立了蘇維埃。2月,德國艦隊水兵起義。春,法國亦發生勞工和士兵暴動。9月,土保奧先後投降。11月德國發生革命,威廉二世退位,10日乘火車逃往荷蘭,次日德國宣佈投降。塞爾維亞與該地其他部分獲獨立,聯合成立南斯拉夫王國。1920年,普林齊普與另倆人骨殖遷葬波黑薩拉熱窩榮譽墓地。

  德意志第二帝國是19世紀末和20世紀初歐洲大陸最強大的國家,它存在於1871年至1918年,僅有47年的短促生命。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凡爾賽和約使德國失去原領土1/8,原居民1/10和所有殖民地。戰爭失敗的同時,德國政治結構發生了深刻的變化。11月革命爆發,出現無政府狀態,一切權威土崩瓦解,帝國及其傳統機構,皇帝、國王、大公,凡此等等一掃而光。接著的魏瑪共和國走馬燈似的輪番更迭,14年中換了10屆政府。雖然,德意志在向著民主的方向發展,但戰爭的後果,凡爾賽條約的恥辱,世界經濟危機和國內政治社會危機使魏瑪共和國陷入困境。

  20年代初,嚴重的通貨膨脹,使德國廣大中小資產者傾家蕩產。人們對一切心灰意冷,很難認可新的權威。希特勒能上臺也就不是偶然的了。希特勒實行納粹黨專政,他在腓特烈大王的墓旁宣佈成立「第三帝國」,並說這個帝國是「千年帝國」。納粹黨每年9月在紐倫堡舉行大會時,有大群小販叫賣一種明信片,上面印有腓特烈大王、俾斯麥、興登堡和希特勒的肖像。文學說明是「國王征服,殿下建成,元帥保衛,士兵拯救和統一」。這一時期的德國是非顛倒,德國人精神損失更慘,德國人並非全是納粹,但納粹卻利用警察機構控制了德國的一切。接著是希特勒發動的第二次世界大戰,隨之是精神、道德和物質上的總崩潰。之後又出現了佔領時期,這次是對全德國進行佔領。物質嚴重匱乏,而精神上的匱乏則更為嚴重。這時的人們不僅僅是心灰意冷,而是對一切都麻木不仁了。

  1947年,西德州議會完成選舉。1948年6月,美英法合併三佔領區。1949年5月8日,通過聯邦德國臨時憲法,即《基本法》,5月23日,正式成立德意志聯邦共和國。73歲的阿登納選為第一屆聯邦總理。10月,蘇聯移交行政權給東德,德國再次分裂。阿登納1876年1月5日生於科隆的一個天主教家庭,先後在弗萊堡、慕尼黑和波恩等地大學學習法律、政治。1917年任科隆市長。納粹統治期間兩次坐牢。1946年任新黨派基督教民主聯盟主席。阿登納生活簡樸、嚴謹,厭惡抽煙,愛好文學藝術、花鳥蟲魚,他情趣浪漫,在政治上卻是毫不留情的現實主義者,若勢在必行他可置任何人的思想感情於不顧。他于88歲才辭去總理職務,91歲去世。《第四帝國》一書的作者認為阿登納是俾斯麥以後的最偉大的德國總理。

  1966年經濟衰退,基民盟和基社盟與在野的社會民主黨組成大聯合政府,由庫爾特·格奧爾格·基辛格任總理。1969年大聯合分裂,社民党與自由民主黨組閣,勃蘭特當總理,西德與蘇聯及東歐各國打開了僵局,1974年勃蘭特因辦公室打入了間諜紀堯姆而引咎辭職。施密特繼任,在80年代初的經濟危機中,執政黨聯盟內和在野社民黨內發生國內外政策、安全政策等嚴重分歧。1982年施密特下臺,科爾當選,組成聯盟党與自由民主黨的聯合政府。

  科爾1930年4月3日生於萊茵河畔化工城路德維希港,父為該市稅吏。他6歲入學,先入實科,後入文科中學。1945年德國戰敗,他到農場幹活一年,1946年暑期再入實科中學;1950年,入法蘭克福歌德大學國家法和哲學系學習,次年轉入海德堡大學法律和哲學系。1958年科爾通過哲學博士論文答辯,論文為《普法爾茨地區的政治發展以及1945年該地區各政黨的重建》。學生時代科爾即加入了基民盟的青年組織,1958年他任一鑄鐵廠廠長助理,之後在企業界供職11年。1969年,他任萊茵蘭—普法爾茨州州長,同年年底,被選為基民盟副主席。阿登納曾指著這位笑容可掬身高1.93米膚色健康得黑裡透紅的黨內新秀說:「科爾先生可是條好漢哪!」

  1977年,科爾當選為基民盟主席。1982年3月6日科爾代表基民盟和基社盟的保守黨聯盟競選獲勝,負責組閣,10月1日科爾在西德聯邦議院下院舉起右手宣誓就任總理:「我宣誓,我將致力於德國人民的福利,增進並維護他們的權益,捍衛聯邦的憲法和所有法律,認真擔負責任並為人類主持正義。上帝與我同在。」

  科爾上臺捧場歡呼與唾駡調侃各半。報刊有幅漫畫「科爾拋硬幣看正反」以定決策。有部喜劇片《總理,幹嘛?》將科爾描繪成一個大腹便便昏庸自私的政客,德國各地有近10座城市先後遊行示威反對他。不過次年西德經濟開始回升,反對派也偃旗息鼓了。

  1984年1月24日,科爾在耶路撒冷亞特瓦舍姆大屠殺紀念館憑弔,悼念1933年至1945年被德國納粹屠殺的600萬歐洲猶太人。3月15日科爾發表《分裂的德國的民族狀況》講話:「我們不安於分裂局面,我們忠於東德同胞。」「歐洲政治和德國政治是一枚硬幣的兩面。」

  9月22日,科爾與法國總理密特朗比肩肅立凡爾登杜埃蒙屍骨存放所。1916年凡爾登戰役有15萬德法戰士遺骸在此長眠。波恩警衛營樂隊和梅斯步兵團樂隊交替演奏《老夥伴》和《死者的讚歌》。科爾和密特朗發表聲明說:「我們共同憑弔在兩次世界大戰中陣亡的數百萬德法戰士。……我們從歷史中吸取教訓。歐洲是我們共同的文化故鄉,我們應繼承這偉大的傳統,放棄兄弟相殘的戰鬥,重歸於好塑造未來。……」

  1987年3月,科爾連選連任。也就是這一年西德成為歐洲最大的經濟強國。7月12日,科爾第三次訪華,專機抵滬當晚,他在訪問上海的西德海軍「德意志」號訓練艦上舉行招待會。他抵京與中國政府確認「相互磋商交流和密切合作」為中德政治、經濟化關係發展的「三大支柱」。這次,科爾作為第一位進藏的外國元首訪問了西藏。

  1952年以來,東德沿與西德分界線建立崗亭,張鐵絲網,佈雷。1961年8月13日,東德修柏林牆165.7公里,柏林市26公里,牆高4.2米。東德側有塔樓32、掩體20、機槍掃射點132、警犬巡邏崗259個。科爾曾說過:「我們不搞『第四帝國』,我們不想成為瓷器店裡的大象。我們將是德國的歐洲人和歐洲的德國人。35年前阿登納說過:『德國的統一,只有在歐洲屋頂下才有可能。』」1989年11月7日,東德政府集體辭職。戈爾巴喬夫對東德頭頭向他電話討教說:「兩德間邊界不得不開放,以便為出逃給個閥門。」9日柏林牆開放。「第四帝國」的經濟實力,使德國再一次走向統一之途。

  1990年5月,兩德和美英法蘇外交部長在波恩舉行德國統一會談,即「2+4會談」。7月,西德馬克流通全德國,東德馬克停止使用。8月31日,兩德簽署「統一條約」、西德制度將引入東德。月912日,「2+4會談」結束,《關於最終解決德國問題的條約》簽署,10月3日,東德按西德《基本法》第23條正式加入德意志聯邦共和國,分裂達四十餘年的德意志再度統一。這天也成為統一後德國的國慶節。當午夜鐘聲敲起,柏林歌劇院的慶祝音樂會正盛況空前地進入高潮。


學達書庫(xuoda.com)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