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名人傳記 > 巴爾紮克 | 上頁 下頁 |
一〇 |
|
巴爾紮克之所以寫出這麼多的藝術傑作,與他豐富的人生閱歷分不開的。從童年時代起,他就比一般的孩子更多地領略過父母的專制與自私,嘗到了寄宿學校的窒息空氣,承受著遠不是他那個年齡應該承受的壓力。對一個孩子來說,這是些痛苦的經歷,然而對一個日後要佔據文學舞臺的大作家來說,卻是一個磨煉,是他人生的第一堂嚴酷的課程,為他以後的成長作了苛刻的洗禮。擇業的遠非輕而易舉,寫作權利的來之不易,在巴爾紮克的心頭都烙下了印跡。處女作的失敗是一個沉重的打擊,但同時也是這位年輕的詩人的一副清醒劑,使他懂得,任何好高鶩遠都是不切實際的,任何空中樓閣都是構建不成的,重要的是腳踏實地,根據自己的天份、尋找吻合自我的方式來創作。 想靠商業文學致富,在金錢世界闖蕩、摔打,將近十年的摸索直至一敗塗地,對爭強好勝的巴爾紮克來說是夠慘的,意志薄弱的人也許早就趴下了,巴爾紮克卻沒有。「扭斷脖子」也不倒下,當口袋空空的時候,他的頭腦同時也空前地豐滿起來。經商、借債、掙扎、奮鬥,這些痛苦的經歷都成了《人間喜劇》中深刻揭示的主題,使他在自我的遭遇中抓住了時代社會的脈搏,對人生有了本質的認識。巴爾紮克在《賽查·皮羅多盛衰記》中寫道:「世界上的事永遠不是絕對的,結果完全因人而異。苦難對於天才是一塊墊腳石,對能幹的人是一筆財富,對弱者是萬丈深淵。 「失敗並不可怕,可怕的是在失敗面前喪失自我意志,從此一蹶不振,沒有了奮鬥的精神;挫折算不了什麼,重要的是要在挫折中獲得智慧,能從失利中找到經驗與教訓。商業上的角鬥是慘敗了,然而禍福相倚,這頭破血流的經歷為巴爾紮克積累了豐富的經驗,是他成長史上一個不可或缺的階段。 有豐富的人生閱歷,並非都能成長為大作家或其它什麼大人物。巴爾紮克的成功,還在於他始終懷有明確的目標——要創作、要當文學家,為此他九死不悔、義無反顧。正是這認定的方向帶來了巨大的驅動力量,一直鞭策著他。失敗時給他鼓勁,成功了使他保持清醒,不為眼前的挫折摧毀,更不為一篇兩篇小說的的成功而醉倒,他胸中懷有宏偉的藍圖——一座由150部小說構成的藝術宮殿、「一部描寫19世紀法國」的歷史要由自己來創造,一磚一瓦、一篇一章的成功不足掛齒,持之以恆、百折不撓,不達理想誓不罷休。正是有了這恢宏的奮鬥目標,有大膽又並不浮華的計劃,使他腳踏實地地朝著目標奮進,時刻不鬆懈。巴爾紮克是夠「狂妄」的,文學史上碩果累累的文學家並不少見,唯有他敢於提出要用藝術的形式寫一部「完整的歷史」;巴爾紮克又是挺踏實的,在不到20年的時間裡,他居然馬不停蹄地寫出近百部相互關聯的小說,完成了自己的構想,實現了自己的計劃。這是偉大的藝術家的氣魄,更是一個偉人人格的實現。 除了上述原因之外,巴爾紮克還具有很多藝術家的特質:淵博的知識、敏銳的觀察力、驚人的想像力以及非凡的藝術才能等等。另外還必須提及的是,巴爾紮克非常勤奮。他一天伏案工作至少12個小時,經常達18個小時。他告訴母親:「我晚上6點鐘起床,修改《朱安黨人》。然後從8點到早上4點,利用8小時來寫《戰役》。白天我修改晚上寫下的東西。這就是我的生活。」「從半夜到中午,就是說要在椅子裡坐上12個小時,全力以赴地書寫、創作。然後,從中午到4點修改校樣;5點半我才上床,半夜又起來工作。」他自己也稱這種創作方式為「可怕的勞作」。 有時幾個星期甚至一兩個月都沉緬於這「可怕的勞作」之中,忘記了現實世界的存在,而潛心於他所虛構的「小說世界」。在《貝姨》中他寫道:「持續不斷的工作是人生的鐵律,也是藝術的鐵律。」人的能量總是有限的,即便是精力充沛過人的巴爾紮克也總是有極限的。為了使自己大腦始終處於緊張興奮的創作狀態,他大量地飲用咖啡。過量地飲用是有害身體健康的,他自己也預感到自己將死于5萬杯咖啡,但為了「藝術的鐵律」還不得不飲用。超負荷的刻苦勞作換來了神奇的效率:「《盧日裡的秘密》是我一夜之間寫成的《老姑娘》花了三個晚上的功夫。 《該死的孩子》的最後部分『碎了的珍珠』寫了一個晚上《無神論者做彌撒》和《法西諾·加奈》也是這樣寫出來的;我在薩什,用了三天時間,寫成《幻滅》開頭的100頁。」 如此驚人的速度,是不是有粗製濫造的嫌疑?今天我們可以斷言,事實並非如此。巴爾紮克不但具有超人的勤奮,而且具有異常嚴肅認真的創作態度。」 在能寫的時候,我就寫我的手稿,不寫時就進行構思。 訴訟、債務或者疾病奪去每一頁稿紙,都是在耗損我的生命。我從來也不休息。」此外,他視每部手稿都為「草稿」,在正式出書以前,從未停止過修改。由於他常常在校樣上大肆刪改,不知被出版商扣除了多少稿費,而且一遍一遍地修改到自己滿意為止,使得有些段落與新作無異。巴爾紮克發表的10頁書20頁書,往往等於100頁未發表的手稿,他精益求精,修改上的時間是創作時間的數倍、數十倍。他說:「最要命的是修改。《該死的兒子》第一部分讓我費的勁兒,比我寫好幾卷書還要大」 一部傑作的誕生是何等的不易,更何況是一部傑作接著一部傑作!從1828年到因病輟筆的1848年,20個春夏秋冬,巴爾紮克奉獻給人類的是他的滿腔熱血。巴爾紮克壽命不長,「他的一生是短促的,然而也是飽滿的:作品比歲月還多。」他用自己的藝術成果向世人昭示:他不但完成了拿破崙用刀劍向封建勢力的宣戰,而且以筆為武器,完成了拿破崙所沒有從事的向資產階級進攻的壯舉。巴爾紮克是在文壇上稱雄的拿破崙。 |
學達書庫(xuoda.com) |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