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名人傳記 > 貝多芬 | 上頁 下頁
三八


  貝多芬的日記中也這樣寫著:「為了要寫真正的宗教音樂,我看了大部分的教堂歌唱音樂和現代翻譯的詩體,同時也研究了詩篇和讚美詩中的詩韻。為了藝術,犧牲一切不重要的社交活動,上帝在一切之上!因為他是永久的神,是全能者,指示出人類所作的善事和惡事……我將永遠地信任他。呵,上帝!請你做我的基石,我的光明,你,永遠是我信念所寄託的地方!」

  貝多芬想再作進一步的音律探試,巴哈給他的印象當然很深。這從他向出版商要巴哈的《B小調彌撒曲》中可以看出來。他們的兩首彌撒曲主要的不同點就是巴哈的作品是抄襲從前舊作的形式與色彩,而貝多芬的作品始終帶有一些交響樂色彩,情感集中,並富於力量。貝多芬對每一個字都是生動地加以利用的。

  貝多芬看到合適的素材就採用它,從各種不同的彌撒曲、追逸曲和四重奏中採取下來,根據自己的手法和目的加以應用。

  貝多芬與出版商「雙重接洽出版」的所有作品,當以《彌撒祭曲》的接洽次數為最多,從來沒有一個藝術家對他最有野心的作品有過如此矛盾的允諾。

  尚耶說這種接觸,「如見了鬼一般的多」。

  到了1820年3月18日,正是貝多芬的朋友魯道夫就任奧爾姆茲大主教一職之前兩天,貝多芬寫信給出版商辛姆洛克,要求為了這首未完成的樂譜而寄給自己100弗洛林;同時也答應早日完成作品。但足足過了一年,出版商仍未收到樂譜。

  在1821年11月12日,貝多芬寫道:「這首《彌撒祭曲》可能即將送出,但它必須要由我再仔細地看過。」作曲家的意思是想把此曲的價格抬高,便不顧他已答應過的辛姆洛克的諾言;同時,他又寫信給柏林的出版商舒裡辛格,要其出版這首《彌撒祭曲》,並且希望能夠早日得到回音,舒裡辛格也答應了。

  1822年7月26日,貝多芬又寫信給萊比錫的彼得,提起這首《彌撒祭曲》的事,並且說:「舒裡辛格以後不再從我這兒得到什麼的;他作弄了我,不說這一點,他根本不是接受這首《彌撒祭曲》的人。」但是,這幾句話並沒有阻止日後貝多芬與舒裡辛格磋商出版的問題。

  到8月23日,出版商阿爾泰利也接到了同樣的提議:「我所能做到的就是選擇了你,我不能信任其餘的人。」

  辛姆洛克仍舊在催促貝多芬。但他在1822年9月13日接到了貝多芬的一封驚人的信:「我有了4個出版商,其中最低的願出1000弗洛林。」辛姆洛克的慷慨性格當然不會使他的工作受到虧損,雖然貝多芬和辛姆洛克商定的數目要比這小得多。但辛姆洛克還是接受了。貝多芬打算將《彌撒祭曲》交給他,並說:「我將立刻把原稿送到你那兒去,一個經過修改完善的樂譜或許會使你的出版事宜更方便些。」

  不用說,樂譜是不會送去的。有兩個出版商都表示願意出1000弗洛林的價錢。貝多芬也不希望再超出此價。但他還是希望從辛姆洛克那兒得到1000弗洛林,因為他還是珍視波恩時代的朋友的友誼。

  然而,貝多芬仍在重複著這種不負責任的承諾。到11月間,他又寫信給彼得說:「這一次,你一定能收到曲子。」此時的貝多芬已寫了兩首彌撒曲,他所要決定的是送哪一首去為好。辛姆洛克也表示希望能夠得到其中的一首。貝多芬如此答覆他:「你當然將接到即將完成的兩首偉大彌撒曲中的一首,其中之一是《升C小調彌撒曲》,另一首是D大調的。」

  接著,貝多芬又有另一個彌撒曲的創作計劃。在1823年1月或2月間,貝多芬寫信給每一個歐洲的君王答應送給他們各人一份「偉大《彌撒祭曲》的原稿」,但需付他50個金幣,以補償昂貴的印刷費用。但是,它卻始終未能出版。有10個國家君主或團體接受了這個提議(俄國、丹麥、普魯士、薩克松尼、托斯克尼、海薩·頓姆城的公爵夫人,俄國加力金和拉雪維爾王子、法蘭克弗的格雪立阿社團)。

  《彌撒祭曲》第一次安排在俄國加力金王子那裡進行演出,貝多芬很滿意。但是,卻招來正在等著樂譜的其他國家、公國的大臣們的抗議。儘管貝多芬也想出了一個新的理由來推卻、遮掩出版延誤的事,但任何一個皇帝、王公付了50個金幣而仍得等待著一首未聽過的彌撒曲,當然不會使他們高興的。

  出版商對於貝多芬的希望仍舊保持著,直到1823年3月,他才交給辛姆洛克出版。貝多芬寫道:「除了你,另外有兩個人都希望有一首彌撒曲,我至少要寫3首:第一首已完成了,第二首還沒有,第三首甚至於尚未動手;你若付給我1000金幣,你將得到這首彌撒曲。」

  貝多芬仍要增加他名單上的名字。他寫信給蘭茲請他在英國代找一個經紀人。在維也納的大彼裡立刻同他接洽,同意支付貝多芬所提出的費用並接受了樂譜。當大彼裡堅持要立刻出版的時候,貝多芬想起了他的眾多的「皇家定戶」。他說曲譜原作一定要立即退回。大彼裡威脅說要控告他,但卻沒有這樣做。

  過了半年,到1824年3月10日,貝多芬才寫了兩封信給出版商,每一首「新穎而偉大的彌撒曲」要1000弗洛林,而另一首「雄偉的交響曲」則為600弗洛林。這兩個出版商,是梅耶尼斯的兒子司各特和萊比錫的柏洛布斯特。他們立刻接受了他的條件,並且收到了《彌撒祭曲》、《第九交響曲》、《降E大調五重奏》(作品第4號)和另一些小作品。他在1825年才出版了《彌撒祭曲》。

  平心而論,貝多芬從來不知道世界上的交易原則,但他在這方面卻又任性而行,且決不是一個有計劃的藝術家或是聚財的能手。人們也就能理解為什麼辛姆洛克願意支付貝多芬所提出的高稿酬,而貝多芬又總是破壞自己的諾言;再不然的話,人們就可以這樣說,貝多芬是為了圖虛名,讓一個又一個出版商跟在自己的後面,想從他那裡得到這首聞名已久的《彌撒祭曲》。

  貝多芬在1822年夏季寫信給弟弟時這麼說過:「他們為了能出我的樂譜而爭奪著。」拖延時間已成了慣用的手法,無論對哪個經紀人都不例外。他對出版商們的要求都表示應允,從不說「不行」或「不大可能」之類的話,這麼虛晃一槍的答覆在他而言,實際上已成了習慣。

  貝多芬所做的這類不合時宜的事情,若被出版商們集中起來,並加以起訴的話,那他一定會受不了。

  沙利文先生寫道:「貝多芬的道德是高尚的,但當然並不是說他在生意道德上亦是如此。反之,他的這類道德往往是變幻不定的、不協調的。他所創作的《彌撒祭曲》不是胡作非為的人所能出版的。但他情願和你作著激烈的辯論而不願輕易地搖一下頭。只有瞭解了他的這種怪癖,人們才能理解他為什麼會那樣做了。」


學達書庫(xuoda.com)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