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名人傳記 > 貝·布托傳 | 上頁 下頁 |
八七 |
|
5月27日下午,在巴基斯坦國民議會恢復後的首次會議上,謝裡夫以123票贊成,2票棄權,零票反對的結果,贏得了議會的信任。以人民黨為主體的人民民主聯盟和謝裡夫在穆斯林聯盟中的反對派恰塔派的議員們抵制了這次會議,沒有出席。 貝·布托在這次總統與總理的權力之爭中始終站在總統一邊,最高法院的裁決對貝·布托的政治聲望是一個巨大的打擊。過去她作為一個有影響力的政治家深受選民的擁戴,但如今她的政治前程似乎有些虛無縹緲了。 貝·布托近一年內接連走了好幾著錯棋。 1992年7月,她曾以42名人民黨議員集體辭職相要挾,力圖迫使謝裡夫政府舉行新的選舉。後來,她考慮到國民議會共有217名議員,自己的人民黨勢力還比較弱,目的難以達到,也就悄悄地放棄了集體辭職的打算。 1992年11月底,貝·布托乘火車進行全國範圍的旅行,想通過組織聲勢浩大的群眾集會示威向當局施加壓力。但在許多地方,參加集會的群眾比預料的少得多,她又不得不取消了原來的計劃。 這些不成功的舉動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貝·布托的威信。 在這次的總統和總理的權力之爭中,貝·布托遊移不定的立場更招致了很多非議,有人甚至說她採取了機會主義的做法。 1993年1月,伊沙克·汗總統不顧總理謝裡夫的反對,任命阿布爾·瓦希德將軍接替退休的貝格將軍擔任掌握軍隊實權的陸軍參謀長。謝裡夫對此極為惱火。為了在與總統的權力之爭中取得勝利,謝裡夫打算修改第八次憲法修正案,剝奪總統任命軍方首領及解散議會的權力。為此,謝裡夫謀求與貝·布托合作,請貝·布托擔任議會外交事務委員會主席。雙方經過一個月的討價還價,謝裡夫答應儘快舉行新的大選,貝·布托則允諾在議會支持謝裡夫的修憲動議。但當謝裡夫與伊沙克·汗的矛盾日趨激化時,貝·布托卻始終緘口不言,靜觀事態的發展,以收漁利為盼。 在伊沙克·汗總統罷免謝裡夫總理職務後,貝·布托又很快站到總統一邊,與總統就重新選舉達成了默契。她這種為了儘快重新掌權,左右逢源的做法,使她的聲望大跌。 最高法院做出裁決後,雖然謝裡夫恢復了原職,伊沙克·汗總統的地位也沒有因法院做出了不利於他的裁決而發生動搖,但巴基斯坦政壇格局已非舊觀。最高法院的裁決實際上預示著新一輪權力較量又開始了。 雖然在權力之爭的第一個回合中失利,但伊沙克·汗總統仍擁有不可忽視的權力基礎。軍方雖恪守中立,但不希望總統與總理把局勢鬧到不可收拾的地步。陸軍參謀長瓦希德將軍于5月31日分別會見了總統和總理,希望他們和平相處。 謝裡夫複職後,於6月6日召開由他的政治盟友和幾位高級部長參加的會議。會上部長們要求彈劾伊沙克·汗總統,因為他違反了憲法。 6月29日,巴基斯坦國民議會通過決議,支持謝裡夫總理關於對旁遮普省實行緊急狀態的議案,決定由聯邦政府直接治理該省。但擁護總統的旁遮普省政府拒不交權,指責國民議會決議違反憲法,剝奪了省的自治權。聯邦政府委派的執政官、首席秘書和警察總監均無法到任,造成了該省實際上兩個政府並存的局面。這使得中央和地方關係極度緊張。 形勢的逆轉,給處於窘境中的貝·布托帶來了轉機。首先,謝裡夫重新掌權後,地位仍然空虛,實際上無法有效地行使權力,無法對反對黨人民黨給予有力反擊。其次,謝裡夫複職後和伊沙克·汗總統不僅未能化解矛盾,反而爭鬥更加激化,這也給了人民黨東山再起的絕好機會。再次,軍隊在總統與總理的爭鬥中採取中立,陸軍參謀長瓦希德將軍明確表示不希望看到出現動亂局面。這使人民黨可以通過和平手段不斷向政府施加壓力。 7月4日,貝·布托致信謝裡夫總理,重申人民黨解決當前危機的三點方案:1.成立全國擁戴的國民政府;2.:3.宣佈大選日期。 7月5日,包括人民民主聯盟、全國民主聯盟和伊斯蘭民主陣線三大反對黨聯盟在內的多党會議向謝裡夫政府發出最後通牌,限4天內宣佈舉行大選,否則反對黨將發起旨在倒政府的「長征」行動。 7月11日日,貝·布托宣佈將組織數以萬計的人民黨支持者從各省向首都伊斯蘭堡進軍,在首都舉行示威抗議活動,要求謝裡夫辭職,提前舉行大選。 身處困境的謝裡夫呼籲貝·布托進行談判,但遭到了貝·布托的拒絕。 以人民黨為主的反對黨頻頻向謝裡夫政府發起衝擊,無異於火上澆油,使總統和總理因權力之爭引起的國家政治危機愈演愈烈。緊接著,在全國最大的城市卡拉奇市接連發生暴力事件。政府緊急調動憲兵和保安部隊,並出動100多輛卡車、坦克和裝甲車在首都街頭巡邏,以阻止示威者進入伊斯蘭堡。 在國內政局陷入一片混亂之中的時候人們焦灼地再次把目光投問了軍隊。 在巴基斯斯坦歷史上。軍隊一直佔有舉足輕重的地位,實行軍管的時間要比文人當政的時間長得多。自1947年巴基斯坦獨立以來,軍人執政達25年之久,軍隊的立場歷來是巴基斯坦政權更迭的重要因素。軍隊現在雖然還政於民,但關鍵時刻軍方說話還是管用的。 |
學達書庫(xuoda.com) |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