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名人傳記 > 貝·布托傳 | 上頁 下頁 |
三 |
|
貝娜齊爾·布托1953年6月21日出生在巴基斯坦南部的港口城市卡拉奇。她是佐·阿·布托夫婦的第一個孩子。在巴基斯坦。重男輕女的思想觀念根深蒂固。然而在布托家裡,卻很少有這方面的思想禁錮。貝娜齊爾·布托的祖父就曾以開明聞名於信德省,而受過西方教育的布托夫婦,更是具有現代意識,在家庭生活中打破了一切陳規陋俗,實行男女平等。 貝娜齊爾的出世,給布托夫婦增添了無限的歡樂。他們把貝娜齊爾視為掌上明珠,愛稱為「萍姬」。因為貝娜齊爾出生在一年當中白晝最長的那一大(夏至),布托夫婦便認為她一定會有好運氣,給她起名「貝娜齊爾」。在巴基斯坦的國語烏爾都語裡,貝娜齊爾是「獨一無二」的意思.可見布托夫婦的良苦用心,他們對貝娜齊爾寄託了無限的希望。 在貝娜齊爾之後,布托夫婦又有三個孩子相繼出世,他們分別是:貝娜齊爾的大弟弟米爾·穆爾塔紮·布托,1954年出生;妹妹薩娜姆·西瑪·布托,1957年出生;小弟弟沙·納瓦茲·布托,1958年出生。 重視教育是布托家族的傳統。如同貝娜齊爾的祖父對待佐·阿·布托一樣,布托也要使自己的子女享受最好的教育。作為布托家族長女的貝娜齊爾,從小就聰明伶俐,機智過人,顯示出超凡的才能。因此,貝娜齊爾在家裡一開始就享有特殊的地位,布托夫婦把她作為家族的希望所在,給予她特殊的關照。貝娜齊爾3歲時,就被送進當地有名的詹甯斯女子幼兒學校,接受早期教育,進行智力開發。5歲時,貝娜齊爾又被送進卡拉奇的耶穌和瑪利亞女修道院學習。它是當地最好的一所教會學校,貝娜齊爾在這裡學完了小學課程。由於在這所教會學校裡授課的愛爾蘭修女們用英語授課,所以貝娜齊爾很小就學會了一口流利的英語,並且常和父母在家裡講英語。 布托夫婦特別注意培養孩子們的獨立生活能力,認為這是他們今後安身立命的基礎,訓練他們進行獨立思考,獨立處理事務。貝娜齊爾4歲的時候,她父親佐·阿·布托在仕途上出現了第一次轉折。他被共和國總統伊斯坎德爾·米爾紮任命為巴基斯坦共和國駐聯合國代表團成員,前往聯合國總部所在地美國的紐約工作。從此,佐·阿·布托不斷地擔任一個又一個的公職.仕途上的一帆風順使他難得有機會回家與孩子們共同生活。努斯拉特·布托由於要經常陪同丈夫一起外出旅行,所以孩子們常被扔在家裡。這時父母總是對貝娜齊爾說:「你最大,要照顧好弟妹。」 貝娜齊爾從小就被培養起一種獨立精神,一種責任感,每當父母遠離家門對。她便責無旁貸地負責起這個家了。8歲時貝娜齊爾把母親給她用來買東西的錢精心加以支配,每天晚上都跑到廚房裡煞有其事地跟管家巴布一起算帳。雖然這近乎孩提時代的一種遊戲,但這對把它看得極為認真的貝娜齊爾來說,卻是一種增強自立能力的極好的鍛煉。 佐·阿·布托對子女的教育是非常嚴格的,他經常告誡孩子們一定要把學習搞好。作為對學校教育的補充,布托為孩子們聘請了一位英籍家庭女教師,每天下午學校放學後為孩子們講授數學和英語。為了使孩子們全面發展,在以宗教立國的國度裡精通伊斯蘭教義。布托還在每天的課後,請阿匐來家為孩子們講解宗教和經文,主要的內容就是誦讀和理解伊斯蘭教的經典《古蘭經》,這也算得上是一種傳統文化的教育。 作為一個穆斯林,貝娜齊爾從9歲起,就由母親領著做祈禱。在信仰伊斯蘭教的巴基斯坦,虔誠的穆斯林,不論在什麼地方,也不論在做什麼事,每天總要面向西方伊斯蘭教的聖地麥加,拜倒在地做五次祈禱,具體時間是每天的5點、12點、16點、18點和20點。每星期五午後還要到清真寺做集體禮拜。此外還有各種宗教節日和儀式。貝娜齊爾常同母親一起參加宗教活動,從小就受著宗教的薰陶。 在貝娜齊爾天真爛漫的童年,她的生活是幸福而平靜的,然而她的祖國卻並不平靜。 自從巴基斯坦1947年8月14日獲得獨立以後,這個印巴次大陸上新生的國家,一直被籠罩在政治的、經濟的、宗教的、種族的動盪之中。巴基斯坦的締造者穆罕默德·阿裡·真納,在人民中享有崇高的威望和影響,是國家的象徵,被尊奉為巴基斯坦的國父。然而他領導這個百業待興的新生國家僅僅一年多便不幸去世,給這個新生的國家留下了無窮的遺憾。雖然真納的副手裡雅格特·阿裡·汗,作為政府總理尚能駕馭局勢,化解矛盾,穩定局面,但隨著他1951年10月遇刺身亡,巴基斯坦就再也沒有一個能為矛盾的各方所接受的公認的領導人了。各種政治勢力的爭鬥,使國家陷入持續不斷的政治危機,政府更迭頻繁,政局動盪不定。從1947年獨立到1958年10月的11年間,巴基斯坦先後更換了四位總督或總統(1956年巴基斯坦第一部憲法通過前稱總督,通過後改稱總統),政府總理七次易人。在位時間最短的伊·易·瓊德裡加總理,任職時間不滿兩個月。政局之動盪,由此可見一斑。 |
學達書庫(xuoda.com) |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