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名人傳記 > 愛因斯坦 | 上頁 下頁


  第一章 照耀歷史的業績

  1.升起的一顆科學巨星

  踏上人生之路

  法國著名小說家斯湯達爾在一本才氣橫溢的小說中,一開頭就以法國人的自豪感寫道:「1796年5月15日,波拿巴將軍身先士卒,帶領著他那支剛越過洛迪橋的年輕的軍隊進入米蘭,使全世界知道,在相隔許多世紀以後,凱撒和亞歷山大後繼有人。」在整整一個世紀之後,一位年輕的異國人又來到這座意大利的名城米蘭,不久又使全世界知道,在相隔許多世紀之後,物理學的巨人伽利略和牛頓又後繼有人。世人除非有非凡的洞察力,否則難以看出這位剛越過阿爾卑斯山從德國慕尼黑來的15歲少年,是知識領域中未來的征服者,是一顆將以其明亮的光輝照耀整個物理學的科學巨星。他的名字叫阿爾伯特·愛因斯坦(Albert Einstein)。

  愛因斯坦1879年3月14日生於德國慕尼黑附近一個著名的小城鎮烏爾姆,他的父親在那裡擁有一家電氣工廠。雙親都是猶太人。出生一年後,父親的工廠倒閉了,只好舉家遷到慕尼黑。靠著闊親戚的幫助,他的父親又重新辦起了工廠。在這座德國南方的第一大城市,歷史悠久、守舊的大都會,愛因斯坦全家度過了充滿苦澀和艱難的14年。

  童年時代的愛因斯坦似乎是個遲鈍的孩子,學會說話比一般孩子晚得多。他獨來獨往,時常故意躲開小夥伴,即使同親人在一起,他也只是一個沉默的聽眾。誰要是破壞了他獨處的心境,一向沉靜的他會突然爆發出激烈的情緒。他喜愛一個人默默地做那些需要耐心和堅韌的遊戲,比如用薄薄的紙片搭房子,不成功絕不罷休。他少言寡語,可他那雙明亮的棕色大眼睛卻又分明閃爍著聰明智慧的光輝。好像他從小就習慣於用一種沉默的獨立思維去面對周圍的世界。

  在小學裡,愛因斯坦除了空想的天才,並沒有表現出什麼特殊的才能。他念的中學是慕尼黑一所聲名昭著的古典式預科學校,學校裡那種呆板機械的教學方式完全不合他的口味。古典教育變成了死記硬背拉丁語和希臘語語法,而歷史變成了枯燥乏味的大事記。教師們仿效軍官的樣子,而學生看起來像士兵。愛因斯坦後來在回憶這段生活時說:「對我來說,小學老師好像是士官,而中學老師好像是尉官。」學校教條式的教育抑制了他的才能。那些死記硬背的功課,全都引不起他的興趣。他的成績不好,老師們責備他「不守紀律,心不在焉,想入非非」。一個教師說:「愛因斯坦,你永遠不會有什麼出息。」而另一位教師乾脆建議愛因斯坦離開學校,因為他出現在教室裡有損于學生的尊嚴。有一次,愛因斯坦的父親到學校去,問訓導主任自己的兒子將來應該從事什麼職業。這位主任直截了當地回答:「做什麼都沒有關係。你的兒子將是一事無成的。」

  愛因斯坦早就不滿這種專橫、強制的教育了,他獨立的個性促使他很早就開始了自己的知識探索。

  愛因斯坦四五歲的時候,有一天父親拿來一個小羅盤給他玩。他將羅盤拿在手中,不管怎樣轉,那根細細的紅色磁鍼一直指著北邊。他驚訝了,感到從未有過的驚奇。他想,一定有什麼東西深深地隱藏在這件奇異的事物的後面。這給愛因斯坦幼小的心靈留下了一個極深刻而持久的印象,喚起了他強烈的探索自然奧秘的好奇心。

  愛因斯坦進中學以後,有一天他的叔叔雅各布工程師給他談起了數學:「阿爾伯特,代數可是一門有趣的科學!就像打獵一樣有趣。那頭藏在樹林裡的野獸,你把它叫做X,然後一步一步逼近它,直到把它逮住!」「幾何嘛,那更有趣了。你看……」雅各布叔叔在紙上畫了一個直角三角形,並寫了一個公式,對他說:「這就是大名鼎鼎的畢達哥拉斯定理。你會證明嗎?」愛因斯坦被迷住了,一連三個星期,他雙手支著腦袋,坐在自己的小書桌旁苦苦思索。最後,居然被他證明出來了。他第一次體驗到了發現真理的快樂。

  在這以後,一位愛因斯坦家裡的常客,來自俄國的大學生塔爾梅,送給愛因斯坦一本《聖明幾何學小書》。愛因斯坦心醉神迷,竟一口氣讀完了。歐幾裡得幾何的清晰優美,數學證明的明晰性和毋庸置疑的可靠性,給他造成了一種難以形容的印象。

  數學使愛因斯坦經歷了另一種性質完全不同的驚奇,他對人的思維有能力瞭解自然感到嘆服。這個12歲的孩子在不可思議的感受中迷上了數學,並使他踏上了獨立研究和思索的道路。

  從12歲到16歲,愛因斯坦通過自學熟悉了基礎數學和微積分,閱讀了布赫納的《力和物質》和伯恩斯坦的大部頭的《自然科學通俗讀本》等科學著作。從這些卓越的通俗讀物中,他瞭解了整個自然科學領域裡的主要成果和方法。蓬勃發展的自然科學為少年的愛因斯坦展現出自然界的神奇和和諧。當愛因斯坦的中學同學們還在墨守成規地死死啃著教條的知識和為初等數學絞盡腦汁時,他卻早已在高等數學的海洋裡遨遊,並已奠定了充實的自然科學知識基礎了。

  1894年6月,面臨破產的愛因斯坦的父親接受了一位意大利人的建議,將家和工廠搬到了意大利的米蘭。幾個月之後,早已對德國死板的教條式教育深惡痛絕的愛因斯坦,毅然退學,啟程來到了米蘭,與家人團聚。到意大利的最初幾個月,他享受到了完全的自由,興致勃勃地獨自徒步漫遊了意大利北部,盡情領略異鄉美麗的風光。他應該安排好自己的命運了。他雖然退了學,但他並沒有喪失對科學的熱愛。他的志願已定:數學和理論物理吸引了他。他決定通過正式途徑繼續他的科學事業。於是,他向有名的瑞士聯邦工業大學提出入學申請。由於他半途退學,沒有拿到中學畢業文憑,必須要接受該大學的入學考試。

  1895年秋天,通過母親的關係,他獲准參加聯邦工業大學的入學考試,結果沒有考上。原來他沒有好好複習功課,德文、法文、動物學、植物學這些需要背誦記憶的功課都考得不好。幸好,他的數學和物理成績十分出色,贏得了教授們的稱讚。校長建議他到瑞士的一所州立阿勞中學再讀一年,以補上除數學和物理以外的幾乎其他全部學科。1896年秋天,愛因斯坦順利地在阿勞中學拿到了畢業證書。10月29日,他被免試錄取到聯邦工業大學的教育系。其實,這個教育系實際應稱為物理數學系,因它是專門培養物理和數學教師的。

  從1896年10月到1900年8月,愛因斯坦在聯邦工業大學度過了4年大學生活。在大學,他選修了數學、物理以及哲學、歷史、經濟和文學方面的一些專門課程,但卻很少去聽物理和數學的主要講課。傑出電工學家韋伯所講授的物理課的內容他早已熟悉,他寧可自己直接去攻讀物理學大師麥克斯韋、基爾霍夫、波爾茨曼和赫茲的著作。數學是由胡爾維茨、閔可夫斯基這樣一些傑出的研究者講授的,同樣未能引起他的興趣。原因是他已逐漸改變了對數學的看法。他覺得數學分支太多、太細,每一個分支都能吮吸掉一個人的全部時間和精力。他擔心他永遠也不會有眼光去判定哪一個分支是最基礎的。


學達書庫(xuoda.com)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