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名人傳記 > 愛迪生傳 | 上頁 下頁
六八


  這些工作實際都是愛迪生本人完成的,或是在自己的實驗室,或是在海軍基地,由官方派海軍人員協助。這些發明全都是防禦性的東西,而非攻擊性武器,從這裡就可以看出愛迪生還是厭惡戰爭的。

  大戰結束後,愛迪生是唯一獲得海軍部「特殊勳章」的平民。

  但是,由於愛迪生不瞭解海軍傳統,海軍部有人懷疑他是否能幫助美國海軍打贏這場戰爭。他在幾年以後說:「在戰爭期間,我作了大約40項發明;每一項發明都十分成功,可是他們一項也沒採用,都閒置了起來。海軍官員討厭平民插手他們的工作。這些人開辦的似乎是封閉公司。」

  一種說法是比較客觀正確的,海軍部只是想借用愛迪生的威望使公眾相信政府。愛迪生後來也發現了這點,但他沒有時間來抱怨,對他來說,某項發明只是他的生活組成部分,而非最後目的。在他一生中,他對發明只是「發明」而已,至於發明以後的事,他往往扔到一邊不顧。

  1918年11月,大戰結束,愛迪生卸去海軍顧問委員會的職務,重返研究所工作。

  這時,愛迪生71歲,精神矍鑠。他自豪地說:「我的祖父、父親都活到90歲以上,我到90歲,還有20年,從事于新的發明,有的是時間。」

  ※十 頑強追求

  不懈奮鬥人們在臨終之際,若能把狂熱的精神留給子孫,那就留下了無價之寶。人生太短暫了,事情是這樣的多,能不兼程而進嗎?

  ——托馬斯·阿爾瓦·愛迪生

  愛迪生的晚年,仍然像青壯年時期一樣,緊張地進行著發明創造活動。其中一例是就「愛迪生考題」的「發明」。1928年,他從野草中提煉橡膠成功。當他80歲時,仍然不懈努力地工作著,他下定決心:「我能活多久,就工作多久。」

  §「愛迪生考題」的發明

  在愛迪生晚年,他所具有的個人特徵是:說話仍夾雜著年青時代就有的親昵與淳樸的地方口音;他所說的警句含義深遠,恰到好處,同時也是普通人所能理解的。他對勤奮工作、節制欲望和樸實無華的稱頌,在美國各地引起了共鳴。戰後,他成為美國聲名鼎赫的人物。1918年1月24日,由愛迪生的幾位同事創造的「愛迪生先驅會」,就足以表達了全美對愛迪生深厚的景仰之情。

  年邁後,愛迪生利用空閒,常常外出旅行,大半是夏季,作為期兩周的野外露營。這種旅行,常有亨利·福特和博物學權威約翰·布朗博士參加,有時連哈定(Warren Harding)總統也會來湊興。1919年,3人一起又在野遊中呆了兩個星期。他們穿過斯莫基山脈,來到西弗吉尼亞,又南下北卡羅來納州的阿什維爾,然後到謝南多亞河谷,直至馬裡蘭州。1919年的旅行已把原來的簡單裝備發展成3輛車的車隊,其中包括一輛「廚車」,內有大型汽油爐,特製食品櫃和電冰箱。他們把車開到了湖區和山區,在地上睡覺,在爐火上炊他們的食物,晚上,他們坐在爐火旁,講故事,談關於他們的生活。

  1919年戰爭結束後,他們還計劃進行一次更大的旅行。同時,他們也希望在旅行中重新發揚第一次出行時的回到叢林去的精神。可事實上,這樣的可能已不復存在。如果說,福特已經聞名於世,那麼愛迪生就已成為了神話人物。有些怪人也許會問:「愛迪生是誰?」其中最典型的一例,就是愛迪生在一個偏僻的村落遇上一位小姑娘。當愛迪生問她是否認識他時,她回答說:「你是留聲機先生。」

  1921年他們再次出行。不僅夫人們加入了他們的行列,還有兒子、兒媳。費厄斯通又請來了他的老朋友哈定總統和夫人,讓他們也在營地和大家共度一個夜晚。總統在一個星期天來到,身邊帶了一個秘書,6名保安人員,9名攝影師,10名華盛頓記者。在總統的提議下,還邀請了某主教與其夫人。這樣,他們共搭了20座帳篷,成了一個浩浩蕩蕩的旅遊團。

  1924年,他們最後一次旅行。費厄斯通抱怨道:「活見鬼,這哪是什麼旅行,差不多變成巡迴演出的馬戲團了。」福特的副官查爾斯·索倫森說:「成群的記者、成排的攝影師為這4位名人採擷生物標本的活動寫報道、拍鏡頭。這種尋求寂靜的郊遊,簡直變成了好萊塢的首場演出。當然,福特喜歡宣傳。」

  除了花少量時間旅行外,愛迪生仍勤奮地工作著。他已年過七旬,人們說服他縮減工作量以後,每天仍幹16個小時。他還牢牢地控制著西奧蘭治唱機工業和其他工業。有時,採訪者會貿然問到他準備何時退休,愛迪生的回答有兩種方式,其一是「葬禮之前。」其二是:「當醫生搬來氧氣瓶的時候。」當有人問他打算如何度過晚年時,他很不高興地說:「不應該想到這些。我現在精力還相當充沛,應該繼續勤奮工作才對。」


學達書庫(xuoda.com)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