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名人傳記 > 中共往事鉤沉·誰主沉浮 | 上頁 下頁
四五


  在甲部分中,彭德懷一方面肯定三面紅旗的正確和成績,另一方面指出其缺點和失誤。並提出解決的辦法。他指出:「政治掛帥不可能代替經濟法則,更不能代替經濟工作中的具體措施。政治掛帥與經濟工作中的有效措施,兩者必須並重,不可偏重偏廢。」在信的結尾,他寫道:「我覺得,系統地總結一下我們去年下半年以來工作中的成績和教訓,進一步教育全黨同志,甚有益處。其目的是要達到明辨是非,提高思想,一般不去追究個人責任。」

  彭德懷作為中央政治局委員給主席寫信闡述自己的觀點,這本是正常的事,完全符合黨的組織原則。他寫信的目的,是希望通過毛澤東本人,向出席廬山會議的同志再次強調糾「左」和總結經驗教訓的重要性。特別是在當時特定的政治氣候下,敢於這樣直言不諱,明確表達自己的看法,更是難能可貴,充分表現了一位老共產黨員對党和人民高度負責的精神。

  但信中著重強調總結經驗教訓,這說明彭德懷對「三面紅旗」是抱有很大懷疑的。彭德懷認為,只有從政治思想上根本轉變「左」的指導路線和方針政策,才能避免今後再犯「左」的錯誤。彭德懷在這一點的看法是與毛澤東很不一致的,特別與毛澤東7月10日的講話精神是有很大分歧的。彭德懷主張繼續反「左」,毛澤東則認為反「左」已經導致了右傾情緒的出現。

  所以,毛澤東對彭德懷信中一些措詞比較尖銳的話,諸如:「由於比例失調而引起各方面的緊張」,「小資產階級的狂熱性,使我們容易犯『左』的錯誤」;「總想一步跨進共產主義,搶先思想一度占了上風」;「為大躍進的成績和群眾運動的熱情所迷惑」;大煉鋼鐵「有失有得」——將「失」字擺在前頭等等,明顯表示了難以接受的態度。加上彭德懷在西北組發言中說了些用詞不當、情緒偏激的話,更使毛澤東感到不滿。

  毛澤東完全曲解了彭德懷寫信的目的,認為彭德懷的信與彭德懷前不久訪問東歐各國、會晤赫魯曉夫有聯繫,以為彭德懷的信是借糾「左」的名義否定三面紅旗,是向他「下戰書」。

  於是,廬山會議的氣氛驟然變化,中共黨內一場新的鬥爭即將開始。

  §風雲突變

  7月14日,毛澤東接到了彭德懷的信。他于16日將這封信加上《彭德懷同志的意見書》的標題和「印發各同志參考」的批語,發給參加政治局擴大會議的同志。此後,毛澤東召集各政治局常委開會,提出「評論這封信的性質」的要求。

  常委會作決定,從7月16日起用一周的時間重新劃分小組,主要討論彭德懷的信。由於不理解毛澤東將彭德懷的信冠以「意見書」批發給他們的真實意圖,沒有領會毛澤東提出要「評論這封信的性質」的深刻含義,還由於7月17日又傳達了劉少奇在會議前期於西南組討論會上關於「成績講夠,缺點講透」的講話,與會的大多數同志沒有覺察出會議將會急劇轉向。

  黃克誠、周小舟、張聞天分別在小組會上發了言。

  黃克誠在發言中支持彭德懷的意見書,認為彭德懷的信總的精神是好的。他說,公社制度是優越的,但「這樣搞好還是不搞好?我想搞也好,不搞也可以。從長遠說搞了好,從短期說,不搞更主動些。」

  周小舟在發言中表示,他「完全同意彭總的信,認為總的精神是好的,至於某些提法、分寸、詞句,可以斟酌。」他說:「各人由於工作方面不同,接觸事物不同,因而看法不同。

  大家一起討論,從各方面把問題提出來,經過分析,就可以達到一致。」

  張聞天的發言長達3小時,包括大躍進的成績、缺點,產生缺點的原因,主觀主義和片面性,政治和經濟,民主和集中,缺點講透很有必要,關於彭德懷同志的意見書等13個方面。他表示支持彭德懷信的觀點:「這份意見書提出了一些問題,中心內容是希望總結經驗,本意是好的。」

  本來毛澤東對彭德懷的信就感到不滿,又看到黃、周、張發言支持,他更為不滿了。

  7月20日,毛澤東召集各組組長談話,說耳朵是聽話的,口是講話的,好的就接受,不好的硬頭皮頂住。已表露了不滿情緒。

  晚上跳舞時,李銳坐在周恩來的旁邊,他有意問道:你看彭總的信怎麼樣?周恩來說:那沒有什麼吧。意思指這是一種正常的情況。周恩來一直在主持國務院會,在抓計委,急著安排好今明兩年計劃。

  §張聞天的長篇發言

  大概在北戴河會議以後,張聞天對總路線大躍進這一整套做法,就開始懷疑。他對經濟問題有過研究,也深感興趣。

  他曾著意研究經濟問題。並用很大精力研究過全國解放後的經濟建設方針。他寫過《關於東北經濟構成及經濟建設基本方針的提綱》,科學地分析了當時東北存在的5種經濟成分(國營、合作社、國家資本主義、私人資本主義和小商品)及其相互關係,並據此提出了党對經濟建設應該採取的方針路線。這個《提綱》受到中央重視,其中許多思想被吸收到1949年3月召開的七屆二中全會的文件中。他還先後就供銷合作社的方針、土改後農村經濟的發展方向和對待私人資本主義政策問題,向中央和東北局寫了四個文件。

  1951年後任駐蘇大使期間,張聞天十分關注國內經濟建設,一直將介紹國外經濟情況及經驗,作為使館的首要工作。

  1952年,他曾給中央寫過《關於中國工業化問題》的建議書。

  其中提出兩個重要思想,一是「拿來主義」,即國外于我有用的先進東西都拿來;二是「穩步前進」,不要離開中國現有條件去加速工業化,否則就是急性病。

  1956年反冒進後,張聞天就在駐外使館談過,國內有冒進,供應緊張,原材料不足,盲目追求高速度,是主觀主義。

  他對毛澤東講的社會主義建設時期不准講反冒進,是有抵觸情緒的。對社會主義建設總路線,開始也是擁護的,也興奮過。但看到一些缺點、錯誤後,就發生了動搖,以至懷疑總路線,即對毛主席這一套建設社會主義的新方法,是否行得通,有了懷疑。「外交部黨委開會時,有時也會談起國內形勢,與會者對當時『左』的錯誤都不滿,陳毅對浮誇風、『共產風』等批評得尤其尖銳。」1959年3月在兩廣參觀時,張聞天作了很多檢查,注意到勞動力的緊張,許多小高爐並未點火,糧食與副食緊張的情況更是觸目驚心。他同彭德懷在會前和會議期間,以及各自在東歐訪問碰面時,都有交談,觀點比較一致,他是贊成彭德懷寫信的。

  會議前期,他還找計委和財政部門的負責同志瞭解情況;


學達書庫(xuoda.com)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