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名人傳記 > 中共往事鉤沉·誰主沉浮 | 上頁 下頁
一五


  §「左」傾高潮

  1929年11月9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會決定,由周恩來制定新的中央的工作計劃。從這時起到1933年的3月初,中共中央的許多通告、文件,都出自周恩來之手。李立三隻為周的助手。向忠發依然是掛牌領袖。周恩來的思想比較溫和,因而,在中共「六大」後差不多近兩年時間,中國的革命力量是長足發展的。說明周恩來領導的中共這條航船的方向是正確的,是有成績的。到了1930年3月初,周恩來到莫斯科彙報工作,週一走,李立三便成了中共的主持人。李急於求成,一下就把中共引向了比瞿秋白盲動主義還「左」的航向。

  從1928年至1930年,在中國國內,新老軍閥混戰沒有停止過,蔣介石雖然率領國民革命軍進行了第二次北伐,東北易幟南京,北洋系統的老軍閥們靠邊,但新軍閥又開始了相互的拼殺,先是蔣桂之戰,接著是蔣唐之戰、蔣馮之戰,到了1930年,又爆發了中原大戰。軍閥們頻繁的混戰,無力顧及中共,如果中共能正確的估計和利用新老軍閥混戰的形勢,可以最大限度地發展革命力量。但是,以李立三為實際領導的中共領導們,在共產國際的節制下過高估計了革命力量,錯誤地判斷了反動統治危機,結果,形成了冒險主義路線,把中共自「八七」會議以後所產生的「左」傾思想和情緒,推向了高峰。

  從1930年3、4月起、李立三的「左」傾思想傾向就日益擴大。3月26日,李立三撰寫了《準備建立革命政權》,在《紅旗》上發表:

  ……就全國範圍內看來,革命的群眾鬥爭,工人、農民、士兵、紅軍,確實是一個普遍發展的形勢。從哈爾濱、唐山、天津以至武漢、上海、廈門、廣州、香港都是平衡地向前發展……在這樣的形勢下,怎樣去建立革命政權將要成為策略路線的中心問題……革命政權或許不能同時在全國範圍內取得勝利,而要首先建立一省或幾省的革命政權……一省或幾省的革命政權,雖然不是全國範圍內的革命勝利,但他已經是有了全國範圍內之革命高潮。

  之後,在兩月之內,李立三又接著寫了五篇文章,為:

  《準備建立革命政權與無產階級的領導》、《怎樣準備奪取一省與幾省政權的勝利條件》、《中國革命與世界革命》、《論革命高潮》、《建立政權與革命轉變》。這些文章,都全部發表在《紅旗》雜誌上。文章著重突出城市武裝的重要性,是推翻國民黨政權建立革命政權的主要手段。

  李立三在幾個月之內所撰寫的六篇文章,是他提出「左」傾政治路線的基本思想。按照這個思想路線,4月在上海召開了中共湖北省第四次代表大會,緊接著又召開了全國蘇維埃代表大會。

  在這兩個會上,李立三佈署了一系列的「左」傾政策。6月11日,在上海召開了政治局會議,通過了李立三起草的《新的革命高潮與一省或幾省首先勝利》的決議內稱:

  在產業落後的中國,一般的說來,尚沒有形成可以完全支配全國產業的經濟中心,而且在幾個與帝國主義通商的商業中心支配下(如上海、香港、天津、武漢、大連),造成政治上軍閥割據的局面。因此,全國的統治階級,動搖與崩潰形勢是一樣,動搖崩潰的程度卻有差別。所以在全國革命高潮之下,革命可以在一省或幾省重要省區首先勝利(在目前的形勢看來以武漢為中心的附近省區客觀條件更加成熟),在新的革命高潮日益接近的形勢之下,準備一省與幾省的首先勝利建立全國革命政權,成為目前戰略的總方針……一省與幾省的首先勝利,是與全國革命高潮不可分離,「沒有革命高潮的條件之下,這種勝利沒有可能實現」(六次大會決議案)……爭取一省與幾省首先勝利,無產階級的偉大鬥爭,是決定勝負的力量,沒有工人階級的罷工高潮,沒有中心城市的武裝暴動,決不能有一省與幾省的勝利。不特別注意城市工作,想「以鄉村包圍城市」,「單憑紅軍來奪取城市」,是一種極錯誤的觀念……在革命的急劇發展,偉大的革命巨潮已經接近的現在,黨不只是要注意到奪取廣大群眾,組織廣大群眾的爭鬥,以促進這一革命巨潮更快的爆發;尤其要注意到革命巨潮爆發時,組織全國武裝暴動奪取政權的任務。因此,加緊組織群眾的政治鬥爭,加緊宣傳武裝暴動奪取政權的必要。注意促進全國革命高潮,注意武裝暴動的組織上和技術上的準備,注意佈置以武漢為中心的附近省區首先勝利,是目前黨的策略的總路線……紅軍的戰略與戰術,不只是要堅決進攻打擊敵人的主力,向著主要城市與交通道路發展,根本改變他過去的遊擊戰術,而且要在變軍閥戰爭為消滅軍閥的革命戰爭,準備一省或幾省首先勝利的總的計劃之下,有配合的,有組織的實現他的軍事作戰任務。這一任務的總的目標,便是與主要城市的武裝暴動配合,奪取政權,建立全國革命政權。過去的遊擊戰術,已經與這一路線絕對不相容,必須根本的改變過去……執行這一總路線的最大障礙,便是與這一總路線絕對不相容的右傾觀念。黨必須堅決的與各方面的,一切動搖的右傾觀念,特別是尾巴主義的傾向鬥爭,是執行這一總路線的前提。系統的取消主義思想的取消派,已經在事實上,從黨內的反對派發展成為階級的敵人,需要黨在黨內特別在群眾中更堅決的鬥爭。可是暗藏在黨內的右傾思想,因為他表面贊成黨的路線,而在每個實際的策略上都發生懷疑、動搖、怠工、不積極執行,的確同樣的成為目前莫大的危害。不克服一切右傾的思想,黨的路線與策略決不能充分的執行……如果因組織上的弱點而懷疑現在革命形勢,懷疑黨的路線,是極嚴重的右傾觀念……

  李立三「名正言順」地動用中共中央的名義,對各地下達暴動計劃:

  組織武昌暴動!

  組織南京暴動!

  組織上海總同盟罷工!

  李立三甚至天真爛漫到了異想天開之程度,他要把僑居蘇聯西伯利亞的10萬華工武裝起來,投入戰鬥!甚至「蒙古在中國暴動勝利時,應在政治上立即發表宣言,與中國的蘇維埃政權聯合,承認蒙古是中國蘇維埃聯邦之一,緊接著大批出兵進攻北方!」

  §李立三要對毛澤東進行「根本解決」

  1930年6月9日,李立三在中共中央政治局會議上討論關於目前政治任務決議草案時,對毛澤東的正確路線提出了尖銳的批評。

  他說:「在全國軍事會議中發現了妨害紅軍發展的兩個障礙,一是蘇維埃區域的保守觀念,一是紅軍狹隘的遊擊戰略,最明顯的是四軍毛澤東,他有他一貫的遊擊觀念,這一路線完全與中央的路線不同。他以為江西是革命首先勝利的區域,條件是:一、資產階級弱;二、無地方軍閥;三、帝國主義的力量弱。他對紅軍的發展,則完全是遊擊戰爭的觀念。這一問題必須要根本解決。遊擊戰爭的戰術已不適合於現在的形勢……」

  對於毛澤東來說,李立三本來是個「小弟弟」。現在,李立三把持了中共中央,批評起「四軍毛澤東」來,一點也不客氣。

  李立三挖苦攻擊毛澤東的「遊擊戰爭的秘訣」是「逃、跑、走!」

  確實,毛澤東有著一條「完全與中央的路線不同」的特別路線。他的遊擊戰爭經驗,是近四年紅軍作戰切切實實的總結。然而,脫離實際的李立三,卻要對毛澤東進行「根本解決」!

  6天之後的1930年6月15日,李立三以中共中央的名義,給紅四軍前委,亦即毛澤東,下達了命令式的一封信。信的措詞異常激烈:「你們固執過去的路線,主要的原因是你們沒有瞭解整個革命的形勢轉變。這的確難怪你們,因為你們處境太偏僻了。

  ……


學達書庫(xuoda.com)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