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名人傳記 > 中共往事鉤沉·浪底真金 | 上頁 下頁
九九


  根據鄧小平的意見,由黃文華到新建縣人民醫院開些常用藥。黃文華問鄧小平:「要些什麼藥?」

  鄧小平說:「我沒病,主要是睡眠不好,可弄點眠爾通之類的藥品,輔助睡眠。卓琳病多,她患有高血壓、心臟病、胃潰瘍病,可弄些這方面的藥貯備。」

  黃文華記下後,心有疑慮,便驅車來到省革委核心領導小組辦公室,請示程惠遠。

  黃文華不安地說:「程主任,老鄧要用安眠藥,我不放心,……」

  程惠遠低頭考慮了一番說:「鄧小平來江西勞動,提出要吃安眠藥,可給他吃,不過要每天晚上送一次,每次按規定吃,不可超量,具體劑量遵醫囑。」

  黃文華又提出一個不放心的問題:「我每天送一次,匯積起來,也怕出問題。」

  程惠遠思索一下說:「你每次送去,看到鄧小平在臨睡前用開水吞完後再下樓。」

  §「鄧小平來了」

  一天,鄧小平找到黃文華說:「我離開北京到江西時,辦公廳有人和我談過,讓我在這裡長期住下去,通過勞動搞點調查研究,改造思想。你看什麼時候開始勞動?」

  黃文華說:「至於勞動嘛,這幾天不急,先把家務安排好再說。」

  鄧小平答:「家務不需要再花很多時間去整理,反正東西不多。」黃文華見鄧小平要提前到廠裡勞動,冷冷地說:「這幾天天氣不好,如明天不下雨,明天就去勞動,你看行不行?」

  「行!行!」鄧小平回答。又進一步問,「明天什麼時候去?」

  黃文華考慮一下道:「明天上午8點鐘吧。」黃文華又向鄧小平說明:「工人是七點半鐘進車間,我們就8點鐘吧。」

  鄧小平連說:「行,那行。」

  11月9日上午8點半,鄧小平與卓琳兩人穿上了特製的藍紗卡工人裝,腳穿黃色軍用力士鞋。

  在黃文華的警衛下,來到位於廠房大門右側的黨支部辦公室,黃文華把鄧小平、卓琳介紹給羅朋,羅朋一愣,連忙起身,眼前兩位「老師傅」竟是自己20多年前的首長嗎?

  羅朋對鄧小平一向尊敬。早在解放戰爭初期,他從延安調東北工作時,在太行山區不幸病倒,留在太行山,參加上黨戰役後,任過高樹勳被俘軍官隊的政治教官,親耳聆聽過鄧小平政委的報告,至今他還記得二十多年前鄧小平政委講的幾句名言。鄧小平說:「上黨戰役是我們轉變的開始,從太行山下到邯鄲,今後我們要打大仗了。人家說我們是山精妖怪,因此,我們軍隊作風要注意,用實際行動來粉碎敵人的謠言。」

  黃文華打破沉默,向鄧小平夫婦介紹道:「這就是廠黨支部書記兼革委會主任羅朋同志。」

  羅朋回過神來,招呼鄧小平夫婦坐下,簡單介紹了廠裡的情況。羅朋說:「這是一個小廠子,只有80多個人,做的是修理農用配件,生產還蠻好的,工人幹勁蠻大。」講到這裡他用手指了指對面的一間空房子說:「這間房子原來是辦公室,現在專門騰出來給你們用,勞動累了,或不舒服,就到這間房裡休息,我就住在對面,有什麼事可隨時聯繫。」

  鄧小平看了看那間空房,對羅朋的安排表示滿意,他微笑著說:「好!」

  接著,羅朋與黃文華帶著鄧小平夫婦走出辦公室,向車間走去。有的工人眼尖,認出其中一位老師傅便是鄧小平。因事先有紀律,不許同鄧小平接觸,於是工人中在竊竊地傳遞著一個信息:「鄧小平來了!」

  §「老鄧」

  作為監管人員的黃文華,與鄧小平一家一起生活好幾天了。他卻為一件敏感的事犯愁,就是不知如何稱呼鄧小平,總是「喂」、「喂」,他想,鄧小平以前是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共中央總書記,在當時來講,他是中共中央七個主要領導人之一,在國內外也是一個有重要影響的人物,「文化大革命」雖對他作了一些批判,但黨中央似乎沒有一個明確的結論。稱他「鄧小平」,直呼其名,又覺得自己有居高臨下的意思;叫「鄧小平同志」,目前鄧小平是走資派,又是反對「文化大革命」的,不能稱同志;叫「首長」,又屬監督勞動、無職無權,也不妥。雖然,省革委保衛部部長陳昌奉和核心領導小組辦公室領導交待稱鄧小平為「老鄧」,但他怎麼也叫不出口。

  一天,鄧小平從樓上下來,主動對黃文華說:「你今後就叫我老鄧,這樣還自然。」

  於是「老鄧」這個稱呼便在新建縣拖拉機修配廠修理車間叫開了。

  §每天的生活單調而有規律

  匈牙利作家巴拉奇·代內奇在《鄧小平》一書中寫道:

  每天早上在監管人員的押送下,鄧小平同妻子步行到距離20分鐘遠的新建縣拖拉機製造廠去參加勞動。鄧的女兒在回憶文章裡提到,鄧像45年前在法國勤工儉學時一樣幹的鉗工,他的妻子則做拆洗線圈的工作。在工廠也是監督勞動,看管人員目不轉睛地監視著這個「黨內第二號走資本主義道路的當權派」。他們忠於職守是以自家的腦袋做擔保的。這是一種奇特的懲罰,也是一種特殊的待遇:上午3位老人在看守的監護下幹自己力所能及的勞動(因此,鄧要求做鉗工工作),沒有得到許可,不准講話和幹別的事情,這個並非是「文化大革命」中唯一不合邏輯的事。儘管如此,但與從前比較起來,對鄧來說,總還算是寬慰的變化,在長期與世隔絕後,他現在能夠收聽電臺廣播和閱讀《人民日報》,這是件了不起的事,因為他可以從字裡行間瞭解一些情況。經受兩年的軟禁後,現在在他幹活的車間能得到與外界、與社會接觸的機會。正如鄧的女兒所寫的那樣,開始,大多數工人懷著好奇的心,後來逐漸對這一對老年夫婦產生了同情。3年中,他們一天也沒缺勤過……

  每日上午他們在工廠勞動半天,下午在用冬青和竹籬笆圍成的空地邊拓出一片菜地,種上白菜、胡豆、辣椒、絲瓜等各色菜蔬。這樣他同妻子可補充一些食品。這樣做是很必要的,因為當時他們的工資被扣發,只留給一點生活費。鄧小平當時已65歲,這3位老人的年齡相加在一起已超過了200歲—3人中鄧是壯勞力。所以,那些拖地、劈柴、砸煤之類的活,自然由他來做。他的妻子卓琳洗衣、打掃衛生。她患有高血壓病,常臥床不起,這時鄧還得細心照料她。鄧小平自生母去世後,撫養他及其他子女成人的是他的繼母。這時她年事已高,每日為3人操勞做飯。

  每天的生活很單調,倒也有規律。早晨,鄧小平夫婦到工廠勞動幾個小時,中午回家吃飯,一起聽新聞廣播,下午在園中耕作,間或讀書看報。老祖母做一些針線補綴之事。有看守監視著,絕對不許外人進他們的宅院。鄧小平每天就寢前總圍著那個小小的院子散步一小時。他沉思不語,步伐很快,一圈一圈地走著。有時祖母養的小雞也跟在他的腳後結隊而行。天長日久,他的腳步出了一條細細的小路。他在為過去、也為將來深思熟慮著。1971年當局准許殘廢的鄧朴方回到3位老人身邊。從此,他們還要照料這個致殘的兒子。為兒子擦澡翻身這一最重的活,就落在鄧小平的身上了。後來,鄧小平—或者更準確地說是支持他的力量—政治情況有了好轉,使他飄泊四方的其他子女有可能短期來看望他們。就像在中國親屬離異各在一方可享有探親那樣,鄧小平夫婦的幾個子女用平日省吃儉用積攢下來的錢做盤纏,一個接一個地來到那兒看望他們。從1971年起,他們的幾個子女索性都搬遷來與父母同住。流放地遂成了他們家庭聚首的地方。1971年11月5日,他和妻子一起參加一次會議回到家裡心情十分激動,這一天全家都很振奮。


學達書庫(xuoda.com)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