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紀實·歷史紀錄 > 西藏的感動 | 上頁 下頁
五〇


  §媳婦是站來的

  男人們撒嬌自有他們撒嬌的道理。在科加還保留著母系社會的遺風,男人娶媳婦要站門口(以前是搶)。你看上哪家的姑娘,先要在天亮前把酥油點在門楣上,然後在離大門幾米遠的地方擺上酒壺,求親者就開始直挺挺站在人家的大門前,等主人起床了,開門了,然後趕緊脫帽致禮。主人發現有求親者站在門外,他們往往愛理不理。到了吃飯時間,求親者家裡送來了飯菜,或來人替回站門者,讓其回去吃飯,臨走,站門人還得高聲向門內喊活,說自己回去吃飯,特地請假。

  如此三天下來,如果對方還沒動靜,男方就要再來一位親戚陪站。這一站,長的有時達半個月之久。

  男方「站婚」一般都能「站」來媳婦。女方如果不嫁,也有辦法,那就是知道男方要來站門口,一大早就起來把住門口,不讓對方點上酥油,男方因此而失去站的資格。

  「站」來了媳婦,並非像其他地方的人那樣把媳婦娶過門,夫妻另立門戶,就算一個新家庭誕生了。科加實行的是夫妻分居。不到一百戶人家的科加,分居的就有三十多戶。男人在新婚之後就得回自己的家,只有農忙季節、逢年過節來走動一下,幫忙做些農活,有時也做針線活。有了小孩,做父親的就可以經常來看望孩子了。孩子大了,只要協商好,父親也可以帶走孩子在此之前,父親並沒有撫養子女的義務。

  之所以還保留這種婚姻關係,科加入講了兩點理由,一是經濟原因,因為婚禮要花費大筆錢,男人還得向女人付奶錢,家裡窮的付不起錢;二是人際關係,一般家庭都由女兒掌權,有了妯娌,人多是非也多,弄不好還要分家,大家庭和血親關係就難以保持了。

  這種「女兒園」的家庭結構,我在雲南寧範的瀘沽湖也遇到了。一個多月後,我進入這個深山中的女兒國,住進了摩梭人的木棱房,摩梭人對這種婚姻關係十分推崇,老人們還擔憂年輕的一代經不住外來生活方式的衝擊,把他們這個世代因襲的好傳統丟掉。他們把它稱之為「走婚」。與科加人不同的是,摩梭人男女青年相愛,男的要半夜三更偷偷地溜進姑娘的花樓(成丁的少女都有一個花樓,姑娘長到十四五歲,家裡人就讓出一間房讓姑娘單獨居住,家人從不去打擾)。直到女方生了兒女,婚姻才正式公開。男人由母親作主,到女方家大擺宴席,承認這宗婚姻關係。也有極個別不願承認的,這也沒有太大關係,因為男方不存在撫養義務,又被排斥於血緣之外,因此婚姻變得十分自由。我問一群摩梭族小孩,知不知道爸爸,他們都點頭。我問爸爸媽媽中喜歡誰,幾個孩子異口同聲說「媽媽」。

  瀘沽湖與科加村都處於邊地的崇山峻嶺之中,前者位於雲南、四川和西藏交界的橫斷山系之中,後者則處於與尼泊爾相交的喜馬拉雅山脊裡天然的屏障,使他們保持了遙遠的古風。


學達書庫(xuoda.com)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