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歷史紀錄 > 血泊羅霄 | 上頁 下頁
一五


  §三河壩——又一個轉折點

  如果說,湖南瀏陽的文家市是秋收起義部隊的一個轉折點的話,那麼,廣東大埔的三河壩則成了南昌起義部隊的一個轉折點。

  9月中旬,南昌起義大軍在三河壩第一次分兵,主力直下潮汕,只留下以第九軍副軍長朱德為首的兩千余人,軍長韋杵從未到職,朱德實際上成了這支部隊總的指揮者。

  10月的三河壩,與「三」字結下了不解之緣。

  三河壩,以位於梅江、汀江、韓江三條河流的會合口而得名,10月3日,一路「追剿」起義軍的錢大鈞部以三師之眾與朱德的三團之眾,在三河壩激戰三天三夜,而錢大鈞部的傷亡又恰是朱德部的三倍。

  10月3日到10月5日,是三河壩血雨腥風的三天。

  10月3日,錢大鈞以十個團的兵力首先向起義軍發起了進攻。起義軍以頑強的火力,擊碎了敵人一次又一次企圖強行渡河的夢想,許多滿載士兵的船隻在河中央被擊沉下去,而滿載屍體的船隻因無一活人掌舵而在河中央團團打轉,如同空中斷線的風箏。

  並不愚蠢的敵人很快改變戰術,以大炮和重機關槍向起義軍陣地猛烈轟擊,掩護渡河的士兵。

  三天三夜的激戰之後,起義軍處於絕對優勢的敵人三面包圍之中。

  起義軍消滅敵人一千多人,同時也付出了慘重的代價——

  二十五師的參謀處長游步仁指揮七十三團作戰時腹部受重傷犧牲;

  七十五團團長孫一中負重傷;

  七十三團五連連長張子良犧牲;

  七十三團團長王一平犧牲;

  七十三團三營在營長蔡晴川的指揮下與敵人激戰幾天幾夜,在子彈、手榴彈打完以後,與敵人展開肉搏,最後,蔡晴川與全營官兵壯烈捐軀;

  彈丸之地的三河壩,每一絲空氣都流淌著血水。

  朱德率剩下的兩千人退出三河壩往潮汕方向開去。

  行至饒平,又一個沉痛消息傳來:起義軍主力在潮汕附近的烏石山全軍覆沒。

  就像突然聽到慈母辭世噩耗的孝子,隊伍中發出抑制不住的抽泣聲。

  何去何從,南昌起義最後的星星之火?

  能脫離險境,保存力量就是最大的勝利。

  一位憨厚的、典型的中國式農民將軍朱德的雄才大略,在關鍵時刻,挽救了這支弱小的部隊。

  強忍著悲痛,收攏起從潮汕退下來的小部分人馬,朱德率部在饒平稍事整頓,立刻出發,經平和、永定、上杭,一路急行軍,向江西方向的山區開去。

  此時,朱德的想法和一個月前剛剛吃了敗仗而在瀏陽文家市召集前委會議的毛澤東不謀而合。

  1944年,朱德在編寫紅軍一軍團史座談會上的講話中提到過三河壩這次歷史性的轉折:

  「起義軍南下途中,右翼支隊由我率領,在三河壩雖然失敗,但沒有被完全打垮。我們由福建退至江西,開始被迫上山,被迫進行遊擊戰爭。這有一個好處,從此以後,即開始轉入正確的方向——遊擊戰爭的方向,不是採取過去占大城市的辦法,而是實事求是,與群眾結合,發動群眾起義,創建根據地。」

  當時,朱德和毛澤東想的都是要有一塊能站穩腳跟,然後打出去的根據地。

  冥冥之中,兩顆心在一南一北中悄悄靠近。

  1962年6月,也就是在朱德重上井岡山後的僅三個月,朱德在與陳奇涵、楊至成等人暢談從南昌起義到上井岡山這段歷史時又說:

  「南昌起義後,起義軍全部南下,目的是想去廣東汕頭找外援,結果在廣東潮汕地區遭受失敗。失敗的主要原因,就是起義軍沒有和江西的農民運動相結合,而去了廣東。假如當時能夠利用軍閥內部相互之間的矛盾,就在江西各地開展農民運動,解決土地問題,建立革命根據地,同時改造起義軍本身,那是完全可以站得住腳的。」


學達書庫(xuoda.com)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