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紀實·歷史紀錄 > 雪龍闖北極 | 上頁 下頁 |
七 |
|
§0703 雪龍號駛出黃海,船上開始變的有序起來 經過30多個小時的航行,到7月3日,雪龍號已進入對馬海峽。對馬海峽位於朝鮮半島和日本之間。雪龍號以每小時15海裡的速度向正北方向行駛,晚上超過了對馬海峽。 天氣多雲,有風,海浪較大,船有些晃動。部分隊員從昨天晚上起,開始再度出現輕度暈船現象,不過現在大多已經恢復。船上的生活和工作也開始變得有條理了。科學家們在整理儀器設備,船上還創辦了一份名叫《極地探索》的小寶,稿件已經備齊,正在做排版工作,估計明天就能出版。 下午,首席科學家陳立奇作了一個專題報告,題目是「北極變化對全球的影響」。以後五天的報告也已落實,除了科學家的專題學術報告外,還安排了記者做採訪見聞報告。來前,按照編輯部開會研究內容,我應該采寫一批科學家的人物小傳。可實施起來,我發現難度很大,因為絕大部分的科學家我根本不認識,如果找上門去「查戶口」,年齡、簡歷先「盤問」一番,就算人家肯配合,寫出來的也是乾巴巴的。 忽然想起了鄒捍,我們在北京就認識,這兩天還聊了不少。雖說論資歷他不算元老,可誰要他和我熟呢,就先寫他吧。 隊員傳真: 「板兒爺」科學家鄒捍 「怎麼看都不像的科學家!」極地辦的夏立民這麼說鄒捍。 中央電臺的張斌再仔細看鄒捍兩眼說:「走在北京的大街上,打死人家也不敢相信你是什麼研究員、博士,要說是個練攤的還差不多!」 鄒捍仰頭大笑:「我們所都說我像個賣西瓜的!」 鄒捍的名片上印著:中國科學院大氣物理研究所大氣環境與極地研究部副主任、研究員、博士。在考察隊員表上記著:鄒捍,1959年生,北京人,漢族,群眾,承擔考察任務:大氣探測。 不像科學家,說的是鄒捍的外貌和作派。個子一米八還多,膀大腰圓,留個板寸,脖子後面摺子肉有三層之多。第一次認識他,是在大氣所他的實驗室。我們好幾個單位的記者約好去採訪他,他竟然穿上拖鞋,脖子上還搭了條毛巾。後來來了女同志,他換了雙圓底布鞋,整個一板兒爺形象。 「他這身板,在我們家鄉叫做三扁擔夯下去沒事兒!」一位船員怎麼說。 可鄒捍說,他一直運氣不好,就是因為這身體。很小的時候得過喉炎,脖子前面拉了一刀,現在還有個大疤。考大學考了兩次,總算如願以償,進了剛恢復高考時「牛牛的」中國科技大學。畢業考碩士,40℃高燒,落榜而歸,回北京進大氣所工作。1996年被推薦去科學院讀研究生,得甲型肝炎,在北京第二傳染病醫院住了兩個月院。1990年赴挪威卑爾根大學讀博士,答辯前半年椎肩盤突出,在病房中躺著敲鍵盤,完成了論文,至今腰還不能用勁。 鄒捍自己說,除了一個大腦袋,身體算是掏空了。不過,鄒捍覺得自己還算是順利的,因為他想做的事,基本都做成了。 本科畢業後,他就在中國科學雜誌上發表了論文。做博士論文時,在完成「老闆」確定的方案的同時,他還自己確定了一套方案,結果預報準確率提高了10%,令答辯會上的各位權威們著實大吃一驚。 1995年,他回到大氣所工作,把目標定在臭氧層的研究上。今年上半年,他以確鑿的論據,首次提出了青藏高原上空和南極上空臭氧洞存在的動力學機制。 此次科考,他和同事一起,將在北冰洋中放出30個高空探測氣球,由此取得從地面到30千米高空的臭氧濃度分佈。從國際上來看,在北極地區用光學方法測量得多,而用氣球探測量還不多見。他希望,能從中發現北極臭氧層變薄的新的動力學機制。 「來之前,我還剛剛完成了一個新的課題,關於季風對臭氧的影響,漂亮極了!先還得不能告訴你詳情,回去後我準備寫一篇漂亮的文章。」說到得意之處,鄒捍眉飛色舞。 |
學達書庫(xuoda.com) |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