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名人紀實 > 上海灘風月女明星 | 上頁 下頁
一三


  兩人開始籌劃此事。

  忽然,胡瑞華想起來,她說:「你看,要想不讓父母知道,那就不能用真名字,如果電影學校把報名的人全部公佈出來,父母們看到,那不是弄巧成拙了嗎?」

  「那你改名吧。」徐筠倩回道。

  「你呢?」

  「我就不改了,反正我爸爸是留過洋的,開放得很呢,即使我考電影學校讓他知道了,也無所謂。」徐筠倩說道。

  「那好吧,可我改什麼名字呢?」胡瑞華在一旁犯了愁。

  「叫胡琴怎麼樣?」徐筠倩提議道。

  「聽起來不錯,只是叫了這名之後,你整天就會被人拉過來、拉過去,拉過來、拉過去……」

  「那叫什麼名字呢?」

  瑞華沒有答理徐筠倩,雙手托腮,看著綠草隨風一起一伏,如波浪一般。遠處幾簇花叢星星點點,朵朵各種顏色的花隨風飄舞。忽然幾隻蝴蝶翩翩飛來,圍著花叢上下翻飛,悠閒、雅致。

  「蝴蝶……嘿!」瑞華突然猛一拍手,把徐筠倩嚇了一跳,「我叫胡蝶怎麼樣?蝴蝶的『蝴』去蟲字旁正好是我的姓。」

  於是,瑞華就以「胡蝶」為名,報考了中華電影學校。從此,這個藝名與她一生相隨,從未變更,這美好響亮的藝名和她日後的奮鬥、挫折和榮譽緊緊地聯繫在一起。

  應試的日子終於到了。

  這一天,胡蝶起得特別早,坐在鏡前,細細地梳理打扮了一番。16歲的年紀似不夠成熟,於是她盡可能把自己打扮成一位美麗的少婦:長墜耳環,長裙圓角短襖,再在左襟戴上一朵花。她望著鏡中的自己,如一朵含苞欲放的花展現在明媚的陽光裡,不由得心中一陣喜悅。她暗暗祈禱:一定要馬到成功。

  胡蝶走進考場,主考台前,一字排開坐著幾位主考官,居中而坐的是洪深,在他兩旁,還有陳壽蔭、陸澹盥、汪煦昌、徐琥等人,這幾位都是當時戲劇電影界的知名人物。

  洪深是著名的戲劇家,他參與了中華電影學校的創建,並主持該校的教學工作。陳壽蔭是1924年初創建的大中華影片公司的導演,該公司的第一部影片《人心》就是他和顧肯夫聯合導演的。陸澹盒是鴛蝴派文人,此時,鴛蝴派文人已介入電影創作。汪煦昌和徐琥則是兩位曾在法國專攻電影攝影,學成歸國的留學生,他倆在稍後創建的神州影片公司曾名噪一時。胡蝶徐徐走上考場中央,向幾位主考官鞠躬行禮,心中雖十分緊張,臉上卻露出甜甜的微笑。修長的身材、優雅的氣質、姣美的容貌,給主考官留下了良好的第一印象。

  當時電影尚處在默片時代,演員靠面部表情和形體動作來展現劇情,觀眾的欣賞水平也不高,對女演員而言,首先要的是漂亮的外表,然後才能談到表演才能。

  胡蝶天生麗質,按要求做的一組表現喜怒哀樂的表情和動作也恰到好處,特別是微微一笑,雙眼透出喜悅,臉上漾起一對酒渦,左頰的酒渦是深深的,右頰的酒渦則若隱若現,一張俏臉顯得特別生動。

  「真是可造之材!」幾位主考官不約而同地發出了由衷的讚歎。胡蝶被順利地錄取了,從而邁開了步入影壇的第一步。

  那天,徐筠倩也被錄取,兩位姑娘走在回家的路上,如兩隻放飛的鴿子自由地飛翔。她們一路說呀,笑呀,仿佛人生所有的美事現在都集中在她們身上。

  她們覺得藍天是那樣的可愛,陽光是那樣的溫暖,連路上行色匆匆的人們也似乎都對她們露出了微笑,那往日震耳欲聾的電車聲今天也似乎格外的悅耳。

  聽到女兒報考電影學校並被錄取的消息,胡蝶父母的臉上都顯出詫異的神色。電影演員雖可四處揚名,但畢竟仍屬「戲子」之列,一般體面人家的孩子,心中羡慕電影明星的生活或許多半有之,但要自己真正下銀海,那是沒有勇氣的,家庭、社會的壓力,早已使她們望而卻步。

  胡蝶見父母那吃驚的樣子,趕緊解釋:「今年我已經16歲了,家中人口太多,我不想看到生活的重擔全部落在年邁的父母身上。身為長女,我應該為父分憂,不能光圖自己享樂。再說,對電影我已是一往情深,並不是一時興趣所至。」

  聽了女兒的一番話,胡少貢夫婦心中一陣激動:女兒,你長大了,懂得為父母分憂了,就憑這一點,作父母的沒有白疼你。但目前,家境尚可,還無需女兒操心,你還是繼續讀中學為好。

  但此時胡蝶主意已定,一向由著女兒的父親便不再阻攔了。他叮囑道:「孩子,你還小,演藝業的種種艱辛你還不能懂得。你能有機會磨練一下也好。但記住千萬要小心謹慎,不可輕信,也不可任性。一旦感到電影不適合自己,就不要勉強,要及早抽身,適合你的職業多著呢,何必要在一棵樹上吊死呢。」

  父親的話中分明帶著一種滄桑。胡蝶望著已不再年輕的父母,心中湧起一種無限的感激。她暗暗打定主意,一定要學出名堂報效父母,就這樣,胡蝶帶著對未來的憧憬步入了中華電影學校。

  中華電影學校是中國第一所電影演員培訓學校,創辦人曾煥堂。學校條件儘管很簡陋,但有著著名的戲劇家和一群好學上進的學生。尤其讓胡蝶感到幸運的是,洪深先生是中國電影界的先行者,也是屈指可數的電影藝術家。胡蝶成名後,曾主演過多部洪深編劇的作品。

  在學校中,胡蝶尤其喜歡表演課程,她似乎天生就是一個演員。在當時的默片時代,演員主要靠面部表情和形體動作來展現劇情,所以演員的一顰一笑,一個眼神要表現一種心境,既不能過火,也不能過淡。而這些表演對胡蝶來說,是得心應手,遊刃有餘。

  除了學習表演外,胡蝶還學會一些電影演員必須會的看家本領,比如騎馬、開汽車等。當時,上海已有專門教授騎馬的場所,胡蝶憑著非凡的勇氣,百折不撓,硬是學會了騎馬。

  至於學開汽車,比學騎馬多費了一番周折,因為當時並沒有專門的汽車駕駛學校。但這個問題也沒有難倒胡蝶,她和同窗好友徐筠情商量,攔出租車,付雙倍價錢,讓司機在郊外教開車。經過司機的—一指點,她倆幾天下來,總算馬馬虎虎地掌握了開車技術。

  電影學校的紀律十分嚴明,如每晚七時至十時的上課時間是雷打不動的,決不允許遲到早退,如無故曠課三次以上,學校會毫不客氣地勒令退學。

  這樣嚴格的要求對於電影演員十分必要,拍電影是許多人的合作,而拍攝的時間又不能固定,有時是淩晨,有時則會是深夜。電影演員成名之後,應酬多了,架子大了,往往不能守時,令導演和同行們大為頭疼。

  而胡蝶成名後,卻未染上這個明星的「通病」,這與她初入道時即有嚴師督促而養成守時的好習慣是分不開的。當然,這與她自小所受的家庭教育而養成盡職盡責的品格也不無關係。

  中華電影學校只辦了一屆,就因人事、經費各種原因而結束了。但這個學校成了胡蝶成為電影明星的搖藍。的確,從此時開始,胡蝶的命運就和中國電影緊緊地聯繫在一起了。


學達書庫(xuoda.com)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