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名人紀實 > 上海灘風月女明星 | 上頁 下頁 |
六 |
|
隨著上海灘經濟的發展,上海日益成為「冒險家的樂園」,舞廳也蜂擁而起。那時相應建立的大舞廳有「大滬舞廳」、「大東舞廳」、「辣斐舞廳」、「大華舞廳」、「立德爾舞廳」、「國際舞廳」等。這些舞廳設備豪華,都是為豪富們服務的。 此時,一些小型舞廳也應運而生,如「勝利舞廳」、「順風舞廳」、「逍遙舞廳」、「夜總會舞廳」、「惠靈頓舞廳」等,舞客多為商人、中小工廠老闆和高級職員等。 不管大舞廳也好,小舞廳也罷,舞廳老闆們為了招徠顧客,鼓勵舞女賣身,並為她們牽線搭橋,準備留宿房間。這樣,舞廳就變相成為妓院。 舞女不僅要受舞廳老闆的剝削,還要受舞女大班的欺淩。舞女的收入一般是以舞票為主,每次以舞票的多少與舞廳拆賬。最走紅的舞女,可得十分之七,次一等的得十分之六,再次一等的拿不到收入的一半。 舞女與舞廳老闆拆賬後,還要付給舞女大班回扣。舞女大班通常每天要扣舞女收入的十分之二。經過層層盤剝,舞女的實際收入已是微乎其微。很多舞女在燈紅酒綠的舞廳裡強顏歡笑,一踏出舞廳常常以淚洗面。 宣景琳正是這眾舞女中的一員。宣景琳自在舞廳賣身後,便墮入青樓,不能自拔,整日裡與嫖客們耍玩。 1925年,明星公司老闆兼導演張石川導演《最後之良心》這部影片時,為其中的一個角色犯了難。原來影片中有一放蕩秦女的角色無人能飾演,此時的楊耐梅也正在組建自己的公司,不能分身。 明星公司的男演員王吉亭突然想起一個人物,那就是宣景琳。原來他在宣那裡過過夜,對宣景琳的氣質、形象頗有好感,於是向張石川推薦了正在青樓裡的宣景琳。宣景琳從此走上銀幕。 宣景琳首次走上銀幕,飾演刁鑽放蕩的秦女一角色,得到一致好評。張石川為了留住宣景琳,便到青樓為其贖身,宣正式成為明星公司的演員。 宣景琳主演的第一部片子就是《最後之良心》,男主角是影星胡蝶的第一任丈夫林雪懷。之後,明星公司和宣景琳簽了三年合同,聘她為基本演員。但合同中有一條:「在此期間不得結婚」。 宣景琳後來被王吉亭的兒子看上了,兩人便墜入愛河,愛得如膠似漆。此時,明星公司當局認為宣景琳是位有號召力的演員,又不便得罪王家,於是這一條款等於廢紙,仍舊和她續約,於是宣在明星公司拍片數年之久。 宣景琳拍完《最後之良心》後,又主演了《小朋友》、《上海一婦人》和《盲孤女》,都是悲劇角色。宣景琳對她扮演的角色——寡婦、妓女、女工的悲慘境遇有深刻體會,演得自如、感人。成名後,她又為明星公司主演了《早生貴子》、《多情的女伶》、《少奶奶的扇子》等數部影片。 1931年,明星影片公司準備拍攝洪深編劇的有聲片《如此天堂》,原定由宣景琳主演,可是有人說了句:「天不怕,地不怕,就伯蘇州人講官話。」暗示宣景琳拍有聲片語言恐難勝任。張石川把主角換為胡蝶。宣景琳一氣之下,離開明星公司而接受天一影片公司的第一部有聲片《歌壇春色》的主角。 為拍好《歌壇春色》這部有聲片,宣景琳拼命練習國語和歌唱。她認定一條決心:不吃饅頭蒸口氣,讓「明星」看看,她宣景琳離開「明星」,也會出名。 《歌壇春色》公映後,大家公認宣景琳的普通話講得最好,為群星之冠,明星影片公司自認失策。因為當時正值有聲片萌芽時期,能說普通話的演員不多。於是一年後,明星公司又把宣景琳請了回來。 30年代,宣景琳在明星公司所拍的《前程》、《母與子》、《女兒經》、《姊妹花》、《大家庭》等多部影片中扮演了多種角色,尤以扮演老婦的角色最為成功。在《妹妹花》中,她飾演的母親年齡跨度從20多歲一直到50歲,她循序漸進,將這一形象塑造得細緻、真實,分寸把握得極好。 在拍片中,宣景琳與王吉亭的幾子斷絕了關係,又與醫生沈鴻來相愛。1936年,她離開影壇與沈結婚,做了賢妻良母。 新中國成立後,息影十年的宣景琳又重返電影崗位,進上海電影製片廠拍了《家》、《長虹號起義》、《三八河邊》、《家庭問題》等片。拍完《家庭問題》一片後,宣景琳光榮退休。她從18歲進入電影界,在水銀燈下生活了足足41個年頭。 卻說殷明珠、王漢倫、楊耐梅、宣景琳是中國電影史上成名較早的女影星,與她們同時,或在她們稍後成名的女影星還有許多。而楊耐梅之妖冶放蕩、王漢倫之端莊賢慧、殷明珠之青春美麗,恰恰代表了中國20年代電影女演員的三種基本類型。 類楊耐梅者,有韓雲珍等;似王漢倫者,有張織雲、丁子明等;若殷明珠者,有黎明暉、李旦旦等。但像宣景琳這樣戲路寬廣,飾過多種角色且都較成功的女影星卻極少見。 在楊耐梅成名的同時,韓雲珍主演了上海影戲公司拍攝的《楊花恨》。該片由史東山導演,描寫了一個愛慕虛榮的少婦因生活放蕩最終被丈夫拋棄的故事。韓雲珍從此即以「風騷派明星」著稱。 後來,韓雲珍轉入「大中華百合公司」,曾主演了《風雨之夜》、《透明的上海》、《同居之愛》等影片,其戲路一如既往。 除善演悲劇、獲得「悲劇聖手」稱號的女影星張織雲外,上海影壇另一位擅演悲劇的女影星是丁子明。 丁子明,原籍浙江吳興縣人,生於1907年,畢業于蘇州蠶桑學校,後隨父母遷居上海。她自幼性格內向,喜靜思、讀書,沉默寡言。故當家人得知她已報考電影演員的消息時大吃一驚,料她未必能被錄取,然而她竟然考中,家人雖有微言,怎奈丁子明其意已決。 她作為神州公司的首席女明星,曾主演了《不堪回首》、《花好月圓》、《難為了妹妹》等片,所飾角色,大多帶有悲劇色彩,故擁有「悲旦」之稱。 「神州公司」破產後,她轉入明星電影公司,主演了《同學之愛》、《黑衣女俠》等片後,退出影壇。 數年的銀海生涯,還使她獲得了「最規矩的女演員」之譽。她工作守時,表演盡心。拍片時,可以縱情狂笑或放聲痛哭,戲一停止即不苟言笑。 似殷明珠青春美麗形象的風姿展現於銀幕,大都深受觀眾喜愛。繼殷明珠成名之後,黎明暉又以青春影星的形象與觀眾見面。 黎明暉是「明月歌舞團」創始人黎錦暉的女兒,從影前即以演出歌舞而成名。黎明暉的歌舞是當時上海街頭巷尾的談論話題,她的成功是與她父親黎錦暉的歌舞學校分不開的。 1927年2月,黎錦暉在上海愛多亞路(現延安東路)創辦了中華歌舞專門學校,後又改為「明月歌舞團」,黎錦暉自任校長。他把自己1922年至1925年所得的版稅合銀洋300O元作開辦費,邀請上海工商界知名人士王緩之、成馥森、柳菊生等十余人,成立教務委員會,由王緩之籌措經費。 黎錦暉的學校為當時上海電影界、歌唱界、舞蹈界培養了不少專門人才。黎明暉就是其中一員。 在風氣尚很保守的20年代,婦女總是梳長辮,著長旗袍。而黎明暉則短髮赤腳,短衣短裙,像無拘無束的小鳥一樣在臺上又唱又跳。隨著社會風氣的開化,黎明暉的名聲也一日高過一日。 |
學達書庫(xuoda.com) |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