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歷史紀錄 > 十大下臺元首 | 上頁 下頁 |
二七 |
|
§3.6 命運多舛的改革 赫魯曉夫上臺後,力圖對蘇聯的體制進行改革,以突破斯大林模式的舊框框。 赫魯曉夫是農業方面的行家,他的改革是從農業開始的。 他在農業上採取了三項主要措施:一是提高農副產品的收購價格,取消農副產品的義務交售制;二是大規模開墾荒地,種植玉米;三是取消農業機器拖拉機站,把農業機器賣給集體農莊。 1956年,赫魯曉夫的農業改革初見成效。被開墾荒地上的玉米獲得了特大豐收,糧食總收穫量為12500萬噸,超過歷史最高水平。赫魯曉夫以勝利者的姿態,乘坐汽車、飛機,得意洋洋地到處視察。於是,種植玉米運動一時間成了時髦。 烏克蘭成立了玉米研究所;莫斯科展覽館開闢了一個玉米展覽室;農業部發行了一本新的科學雜誌,刊名為《玉米》;莫斯科開設了命名為「玉米」的專門食品店。人們紛紛來趕玉米的新時髦。 然而,赫魯曉夫農業改革的「奇跡」—玉米運動,使許多地區盲目擴種。而這些地區原有的苜蓿、三葉草等傳統草類青飼料作物,比玉米成本低得多,但由於統統改種玉米,以至於蒙受了重大經濟損失。 赫魯曉夫把所有的人力、物力、財力統統傾注到開墾處女地和狂熱的玉米運動中去,使常規的農業區建設受到影響,因而在1958年以後糧食產量開始下降。由於大量開荒,耕作9000萬頃沒有森林帶保護的、開放性大平原的土地,必然帶來破壞生態的災難性的土壤流失,幾百公頃的土地為風沙侵蝕所毀。 1957年,赫魯曉夫一時衝動,提出要在3—4年內使蘇聯的肉類產量超過美國。從當時蘇聯的國情看,這個指標是難以實現的。但是1958年,抱有政治野心的梁贊州黨委第一書記拉裡奧諾夫投赫魯曉夫所好,作出保證,要在1959年使梁贊州地區產量增長4—5倍。1959年1月7日的《真理報》刊登了這些保證。赫魯曉夫如獲至寶,要求其它各州向梁贊州學習,將他們較為保守的指標進一步修改和提高。並私下許諾準備讓拉裡奧諾夫出任俄羅斯共和國部長會議主席。 明眼的人看得出,梁贊州的保證純屬吹噓。為了完成指標,兌現諾言,拉裡奧諾夫下令國營農場集體農莊宰殺所有的牲口,包括耕牛和種畜。從農民手裡強迫買下成千上萬的奶牛和豬,而且不給現金,只給票據。這樣做還是不能解決問題,只好到鄰近的州購買牲畜,最遠到達烏拉爾地區。梁贊州的收購員用現金購買了牲畜,偷運回來,再以1/3或1/4的價錢轉賣給國家。大批用於農業機械、信貸的資金,被非法挪用來搶購牲畜。但這一切措施遠不能達到增產5倍的指示,梁贊州黨委又規定所有稅收必須用肉類來支付。他們不僅對農莊和農民強行徵稅,而且所有機關、學校直至警察局都要交稅。這樣,在1959年12月16日中央全會召開前幾天,梁贊州領導人給赫魯曉夫寫信,吹噓自己完成了計劃,將肉類產量提高了4倍,慶祝他們的「勝利」。同時還自欺欺人地說,該州在1960年將賣給國家更多的肉類。 拉裡奧諾夫的「卓越成績」受到了表彰。他被授予社會主義勞動英雄稱號,並頒發了列寧勳章,赫魯曉夫親自前往授勳。梁贊州的英雄事蹟寫進了中小學課本。 然而;紙包不住火。1960年,梁贊州的農業瀕臨破產,這種局面再也無法掩蓋下去了。社會主義勞動英雄拉裡奧諾夫在自己的辦公室裡開槍自殺。由於仿效了梁贊州的做法,蘇聯其它各州也蒙受了重大損失。 1962年赫魯曉未進一步改革傳統的以區域為原則的党的領導方式,根據生產的需要,把過去統一完整的黨分成兩個平行的党,一個管工業,一個管農業。在各加盟共和國中央委員會裡設立了中央工業局和農業局。兩方都有黨的機關,而且還組成了兩個執行委員會。過去按行政區劃進行管理的原則變成了相互獨立的兩個部分,產生了近似兩黨制所潛在的問題。這種新體制導致了黨的機構進一步龐大,同時也造成了極大的混亂。兩個黨組織的工作常常難以協調。州委書記不再享有往日的權威,平時很難分清工業書記和農業書記究竟誰主管一個州。他們各自行使職權。這是赫魯曉夫所採取的一項最不受歡迎的措施。雖然它在蘇聯共產黨從政治化向專業化過渡中起了一定的作用,但對赫魯曉夫本人來說,這一措施引起了許多州委書記的不滿,而他們過去一直是赫魯曉夫的堅定支持者。 幹部制度和幹部政策的調整,是赫魯曉夫政治改革的重要組成部分。在1961年舉行的蘇共「二十二大」上,赫魯曉夫提出必須經常更換党的領導機關成員的主張,並通過這次代表大會寫進了新黨章。這對於廢除幹部終身制,增強黨內民主因素,防止高層領導嚴重老化,提高領導機關的決策能力和指揮能力具有重大意義。但幹部的調動,機構的調整,觸及到相當一部分幹部的切身利益,這就給赫魯曉夫造成了許多潛在的反對勢力。 赫魯曉夫長達10年的執政,是以其不間斷的改革為顯著特色。赫魯曉夫是第一個敢向社會主義舊政治、經濟模式挑戰的改革家。他的改革雖然只是第一次嘗試,而且是以失敗而告終,但對整社會主義世界的影響是巨大的。 §3.7 退休賦閑的日子 赫魯曉夫下臺後的頭幾個月,他整天沉默寡言,或者一個人在草木茂盛的公園小路上散步,或者幾個小時一動不動地坐在椅子上,眼中含著淚水。經過一段無所事事的狀態後,他慢慢從沉重的打擊中恢復過來。 在國內,人們對赫魯曉夫的倒臺表現得令人驚奇的平靜。 因為他的一系列「措施」和「改革」使人們厭倦了,如今他的倒臺可以使人們松一口氣。在國際上,赫魯曉夫仍是一個人們關注的人物。許多國家和一些共產黨組織的代表來到蘇聯,想見赫魯曉夫,他以健康不佳搪塞,不予接見。 不久,中央決定收回他在莫斯科的住宅和戈爾卡的豪華別墅,另分配一套市內住宅和郊區別墅。新住宅是莫斯科市斯塔拉柯紐申街19號樓的一套房子,肖洛霍夫曾一度住過。 郊區別墅位於佩特羅沃達利涅葉住宅區,在伊斯特拉河畔,有一座小花園。赫魯曉夫喜歡這幢小別墅,他的晚年生活就是在這裡度過的。新住宅分配後,赫魯曉夫一家被通知不能立即搬遷,要待整修完畢。實際上,整修是假,安裝竊聽裝置是真。涸為一些當權者怕赫魯曉夫東山再起,唯恐他會採取某種突如其來的密謀活動。 在寂寞的時候,赫魯曉夫常常與自己的警衛人員長時間聊天,向他們講述斯大林時期的許多悲慘的往事,或者到鄰近的休養所去,與那裡的老人談話。有時他們提出的問題相當尖銳,但赫魯曉夫並不生氣。他是一個經驗豐富的論戰家,善於回答任何問題。 談話中,他後悔沒有把黨的恢復名譽的工作進行到底。他清楚1936年至1938年間的審訊是怎樣進行的。他原打算為幾乎所有被誣告的人恢復名譽,包括布哈林、李可夫、季諾維也夫案件。但這時法共總書記多列士和英共執行主席波立特來到莫斯科,堅決請求赫魯曉夫延緩宣佈這項決定。多列士說:「匈牙利事件和蘇共二十大,使法共失去了一半黨員,如果再給布哈林、季諾維也夫他們平反,法共肯定連剩下的一半人也保不住了。」當然多列士擔心的並非黨的命運,而是他本人的地位。赫魯曉夫聽了多列士、波立特以及與他們意見相同的人的勸告,於是他便把平反工作壓了下來。 |
學達書庫(xuoda.com) |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