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歷史紀錄 > 開國大典6小時 | 上頁 下頁
五二


  彭光涵回答說:「一顆大五角星和一條黃杠的圖案贊成意見較多,但反對的意見也不少,而且很堅決,即使勉強通過了,意見一定還很大。大家比較欣賞『複字三十二號』這個五星紅旗圖案,但有人不贊成用四個五角星代表四個階級。總的看,五星紅旗的圖案比較好,容易通過。」

  周恩來聽了彭光涵的彙報,當即指示:「好,就按這個圖案再畫一幅大一點的,並做一面大旗,明天下午交給我。」

  當晚,彭光涵按照周恩來的指示趕緊操辦起來。

  9月25日晚上8時,毛澤東、周恩來在中南海豐澤園主持召開關於國旗、國歌的座談會。

  在毛澤東主持這次座談會之前,張治中來到毛澤東的住所。交談中,張治中問毛澤東:「現在大家都在議論國旗圖案,你的意見呢?」

  毛澤東表示:「我同意一顆大五角星加一條黃河的那種,你覺得怎麼樣?」

  張治中明確回答說:「我反對用這種國旗圖案,中間加一條杠,把紅旗劈為兩半,不成了分裂國家了嗎?而且杠子不能表河流,在中國人的傳統意識中,杠子是『金箍棒』,國旗中間擺一根『金箍棒』幹嘛?」

  毛澤東聽後,有點震驚,同時也覺得張治中說得很有道理。便說:「這是一個嚴重問題。不過,有不少人主張用這幅,也有其理由。這樣吧,我再找幾個人座談一下。」

  毛澤東對張治中的意見顯然十分重視。

  於是,9月26日晚上,毛澤東邀請各方面人士在勤政殿召開座談會。

  會上,等一些代表發言之後,毛澤東說:「過去,我們腦子是想要在國旗上標出中國的特徵,因此畫一條橫杠代表黃河。其實,不少國家的國旗也沒有帶著本國的特徵,蘇聯的斧頭鐮刀,不一定代表蘇聯特徵,哪一國都可以有同樣的斧頭鐮刀。英、美等國的國旗也沒有什麼該國的特徵。代表國家特徵的東西可以在國徽上表現出來。」

  接著,毛澤東拿起一張放大了的五星紅旗圖案,說:「大家都說這圖案好,中國革命的勝利就是在共產黨領導下以工農為基礎,團結了小資產階級和民族資產階級,共同鬥爭取得的,這是中國革命的歷史事實,今後還要共同努力建設社會主義。我看這個圖案反映了中國革命的實際,表現了我國革命人民大團結。不但現在要團結,將來也要團結,我看這個圖案是較好的圖案。」

  毛澤東話音剛落,豐澤園裡響起了一陣熱烈的掌聲。

  參加座談會的代表一致贊同毛澤東的意見。

  這時,陳嘉庚站起來發言,談自己的感想:「我從東北回來,我很關心國旗問題。我完全贊同毛主席講的『複字三十二號』國旗圖案。」

  梁思成也站起來發言說:「我覺得『複字三十二號』圖案很好,多星代表人民大團結,紅色代表革命,表示革命人民大團結。」

  其他與會代表也紛紛發言,贊成「複字三十二號」圖案。

  9月26日下午3時,大會國旗、國徽、國歌、紀年方案審查委員會,在北京飯店召開第一次全體會議。經大家討論,一致通過用「複字三十二號」圖案做國旗,並提交大會主席團審核,再提交大會討論。

  9月27日,政協第一屆全體會議進行表決。表決前,將製作的五星紅旗樣品展掛在主席臺中間。

  看到這面紅霞一般熠熠生輝的五星紅旗,代表們心裡洋溢著興奮和激動之情。

  在一陣暴風雨般的掌聲中,會議進行的第四項內容獲得表決通過: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旗為紅地五星旗,象徵著中國人民大團結。

  「複字三十二號」終於在眾多的國旗圖案中脫穎而出,成為新生共和國的象徵。

  5.他竟是一位默默無聞的經濟工作者

  開國大典後不久,在上海從事經濟宣傳工作的曾聯松,收到了中央人民政府辦公廳的一封來信:曾聯松先生:你所設計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旗,業已採用,茲贈送人民政協紀念刊一冊,人民幣500萬元(舊幣,約相當於今500元),作為酬謝你對國家的貢獻……曾聯松是「複字三十二號」國旗圖案的設計者。

  人們往往會想,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旗的設計者,一定是一位專門從事美術工作或繪畫藝術的大師。然而,五星紅旗的設計者卻是一位默默無聞的經濟工作者,曾長期從事地下工作,報道經濟新聞。

  曾聯松作為一位長期從事經濟宣傳工作的人,怎麼能設計出如此莊嚴的國旗呢?不少人曾帶著這種疑問去問過他。對於諸如此類的提問,曾聯松同志常常報以爽朗的一笑,有時還手執羊毫,先在一張紙上寫下8個大字「丁年觀禮,皓首縈懷」。然後,才津津有味地講起他設計圖案的那段往事。

  曾聯松原籍浙江瑞安,少年時代酷愛書畫,寫得一手好字。但他目睹祖國山河破碎、人民貧窮落後的悲慘境況,毅然放棄自己的愛好,去攻讀理工,立志走科學救國之路。但是,這種願望,在舊中國根本無法實現。於是,他又發奮攻讀經濟。曾聯松是一位充滿愛國激情的熱血青年,當時他見祖國備受列強蹂躪,金甌殘缺,滿目瘡痍,民不聊生,真是心急如焚。

  「九·一八」事變後,他曾和愛國學生一起,走上瑞安街頭,宣傳抵制日貨,1935年,又在南京勇敢地參加了響應北京「一二·九」運動的集會遊行,並且在黨的引導下,開始走上了革命的道路。他親眼目睹、親身體驗過軍閥割據、外侮侵略以及白色恐怖給中國人民帶來的深重災難。抗戰勝利後,國民黨政府又挑起內亂,把中國人民投入到水深火熱的深淵之中,對此,曾聯松恨之入骨。所以,當解放戰爭接連取得了輝煌勝利,新中國即將誕生之時,他別提有多興奮了!

  徵集國旗圖案啟事在《人民日報》《新華日報》《解放日報》等報刊登後,曾聯松反復閱讀,認真思索: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人民當家做主的新中國誕生了,中國歷史即將翻開新的一頁。國旗,新中國的國旗,應該是偉大祖國的象徵、中華兒女的寄託、炎黃子孫的驕傲!他決心投身到這一具有重大歷史意義的設計工作中去。

  談到當時的心情,他說:「建立新中國,一直是縈回在我心頭的願望,一經看到她如旭日東昇般展現在面前時,我能不為之興奮嗎?因此,當我從7月份的報紙上讀到全國政協籌委會關於徵求國旗的通知之後,即埋頭於設計之中。」他說:「我不是藝術家,也不是從事美術設計的,當時之所以不量力度德,亦不計工拙,想到去設計國旗圖案,實在是一種歡呼新中國誕生的喜悅,一種熱切愛國的激情使然。」

  大上海的7月,酷暑的人。為設計國旗圖案,曾聯松夜以繼日,揮汗如雨,伏案描摹,幹得似癡如醉。

  一個月光皎潔的夜晚,曾聯松仰望群星閃爍的天空,陷入了沉思。突然,他從人們常說的「盼星星,盼月亮」中得到啟發:中國共產黨——難道不正是中國人民的大救星嗎!

  於是,一個閃亮的創意產生了:以一顆大星導引於前,幾顆小星環繞於後,像眾星拱北斗;大五角星象徵著偉大的中國共產黨,小星象徵著廣大人民,人民緊緊地環繞在党的周圍,團結戰鬥,從勝利走向勝利。他還把五角星設計成黃色,這不僅與象徵革命的紅色相協調,像紅霞一片,金光閃閃,色簡而莊嚴,並且還表達了中華兒女黃色人種的民族特徵。


學達書庫(xuoda.com)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