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歷史紀錄 > 開國大典6小時 | 上頁 下頁
三四


  鄒大鵬為情報總署署長。

  孔原、丁貴堂分別為海關總署署長、副署長。

  胡喬木為新聞總署署長,范長江、薩空了為副署長。

  胡愈之為出版總署署長,葉聖陶、周建人為副署長。

  南漢宸為中國人民銀行行長,胡景法為副行長。

  10月28日,政務院又發表了32名參事名單。他們是:呂集義、鄭坤廉、羅子為、章無善、盛康年、張雲川、嚴信民、王深林、曹孟君、許寶駒、吳茂蘇、於振瀛、譚冬菁、林一元、嚴希純、袁翰青、吳藻溪、周士觀、李俠公、孫蘇荃、莊明理、盧于道、李蒸、盧郁文、汪世銘、許聞天、鄧昊明、程星齡、劉承烈、范朴齋、劉仲華、李俊龍。

  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是一個陣容強大、空前堅強的政府。

  從各機構負責人員的數字看,到1949年10月底,就包括了以下人選:中央人民政府主席1人,副主席6人,委員56人。

  政務院總理1人,副總理4人,政務委員15人,秘書長1人,副秘書長5人;四個委員會的主任、副主任、委員共170人;各部、委、院、署、行的部長、副部長,主任委員、副主任委員、委員,院長、副院長,署長、副署長,行長、副行長等共175人。

  人民革命軍事委員會主席、副主席、委員、總參謀長、副總參謀長共30人。

  最高人民法院院長、副院長、委員17人。

  最高人民檢察署檢察長、副檢察長、委員14人。

  加上中央人民政府辦公廳主任、副主任共5人,不包括政務院參事,整整500人。

  如此陣容,負責人達到500名的中央政府,不但在當時中國是空前的,在當時世界上也是少有的。

  組成如此強大陣容的中央政府的政治基礎,就是由各革命階級各革命黨派構成的統一戰線。

  中央人民政府的組成,是中國共產黨和中國革命統一戰線政策的輝煌結晶。

  在中央人民政府下設的各種機構中,有大量黨外民主人士擔任領導職務。

  進北平後,毛澤東多次說:「我們不能再長征了,我們要千秋萬代坐北京,沒有黨外人士進入政府就不行。」

  從黨的長遠利益、國家和民族的前途考慮,黨和毛澤東是這樣說的,也是這樣做的。

  從當時中央人民政府的人事安排上,這一點得到了充分的體現。

  6名副主席中就有3人是黨外人士。

  宋慶齡是孫中山先生的夫人。

  李濟深是40年代國統區民主人士中最有影響的代表人物。

  張瀾是民盟領導人。

  在中央人民政府的56名委員中,黨外人士27名,所占比例近50%。他們是:何香凝、賽福鼎、陳嘉庚、馬寅初、馬敘倫、郭沫若、沈鈞儒、沈雁冰、陳叔通、司徒美堂、李錫九、黃炎培、蔡廷鍇、彭澤民、張治中、傅作義、李燭塵、李章達、章伯鈞、程潛、張奚若、陳銘樞、譚平山、張難先、柳亞子、張東蓀、龍雲。

  政務院的人事安排也充分體現了這一特點。

  4名副總理中,黨外人士2名:郭沫若、黃炎培。

  15名政務委員中,黨外人士9人:譚平山、章伯鈞、馬敘倫、陳劭先、王昆侖、羅隆基、章乃器、邵力子、黃紹宏。

  在政務院所轄34個部。委、院、署、行中,擔任正職的黨外人士達14人,其中郭沫若還兼任兩個正職。他們擔任的職務是:文化教育委員會主任郭沫若人民監察委員會主任譚平山輕工業部部長黃炎培郵電部部長朱學范農業部部長李書城交通部部長章伯鈞林墾部部長梁希水利部部長傅作義文化部部長沈雁冰教育部部長馬敘倫衛生部部長李德全司法部部長史良華僑事務委員會主任何香凝科學院院長郭沫若出版總署署長胡愈之物色政務院及下屬委、部、委、院、署、行主要負責人時,為儘量安排民主人士,周恩來做了大量複雜細緻的工作。

  當時中共中央已決定成立國防委員會,委員中有傅作義。但毛澤東、周恩來考慮到傅作義將軍對和平解放歷史名城北平有特殊貢獻,為人民解放事業立下了一個大功勞,便打算給他安排個部長職位。

  毛澤東在香山雙清別墅會見傅作義時,特意問他建國後打算做些什麼。傅作義說:「搞水利可以直接為民辦事。」

  毛澤東、周恩來知道傅作義在綏遠時曾在興修河套水利工程方面做過許多工作,便決定由他擔任水利部部長。


學達書庫(xuoda.com)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