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歷史紀錄 > 開國大典6小時 | 上頁 下頁
一七


  他在實際步測中發覺,天安門的九間門樓其實寬窄不是等同的,實際上門樓的中間部分最大,四六間稍寬,三七、二八、一九間依次遞減,但在人們的視覺中,卻感到左右四間是對稱的。這肯定巧妙地運用了視錯覺原理。五百多年前的城樓設計者竟有這樣的智慧!

  有人考證,天安門設計者是蒯祥;但也有人提出不同看法,認為設計者是蔡信。

  蒯祥生於明洪武年間江蘇吳縣一個木匠家庭。他父親就是邏跡聞名的大木匠。子承父業,而且青出於藍而勝於藍,蒯祥到而立之年時,木工藝術造詣就到了相當高的程度。

  永樂十五年(1417年),明成祖朱棣徵集全國能工巧匠雲集北京,大規模興建宮殿。蒯祥以其精湛手藝而入眩因蒯祥具有「兩手握筆劃雙龍,合之如一」的絕技,深得主持工程的建築師蔡信、楊青的賞識。

  永樂十八年(1420年)宮殿蓋起來了,論功行賞,蒯祥被提升為工部營繕所丞。正統年間,蔡信、楊青等相繼去世,北京許多營建工程,如重建三殿、修南池子一帶、改建諸司衙門於承天門前兩側、新作西苑殿亭軒館、興建裕陵,特別是景泰年間營建大福隆寺等,均由蒯祥主持,作出了重要貢獻。所謂「正統以來,凡百營造,祥無不預」之說,確實不是言過其實。他在建築上的超群技藝,贏得了「蒯魯班」的讚譽。現在南京博物館的北京宮殿樣圖,還把蒯祥畫在上面。

  因蒯祥後來定居北京,長期擔任建築宮室的官吏,官至工部侍郎,建築方面卓爾超群,名聲赫赫,因此都認為是他設計了天安門。

  但據年近古稀的故宮博物院古建築高級工程師于倬雲先生講,天安門的設計者應該是蔡信。實際上永樂十五年紫禁城宮殿已進入施工高潮,當時蒯祥才隨明成祖從南京來到北京,主持宮殿施工,在此之前,故宮和北京城的規劃、設計均已由蔡信完成了。

  天安門城樓的設計者不管是誰,其高超的建築藝術水平充分表現了中國勞動人民的聰明智慧,對鐘靈寫好兩幅超級書法作品,也是巨大的激勵和鞭策。

  天安門設計的智慧之光,也射進了鐘靈的心靈:兩條標語的字距不也可以利用視錯覺原理進行安排嗎?

  一個難題從理論上得到了完全解決,拿了一個高分。但因為時間太緊迫,不容鐘靈細細琢磨、再三推敲,標語寫出來後,鐘靈覺得尚未達到自己的理想程度,主要是字距不夠均勻,從遠處細看,「政府」兩字顯得過於緊湊了一些。

  接著,天安門城樓重簷中間,也就是後來懸掛國徽的地方,掛出了一個巨幅紅布,上面寫著「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成立典禮」17個大字,這也是鐘靈的書法傑作。

  不管鐘靈的大名後來是否被錄入各種各樣的書法名人辭典,他曾在天安門城樓上展出的書法傑作,使他當然地擁有不朽的聲譽。

  鐘靈的超級書法,是共和國誕生史詩中一行美麗的詩句。

  5.中日美術家聯手製作大紅宮燈

  開國大典臨近之日,天安門城樓上,突然掛出了8盞大紅宮燈。

  宮燈碩大無比。每一盞至少3個大人才能環抱過來。這些宮燈在隨風飄蕩的黃色流蘇的襯托下,顯得愈加紅火。

  人們很難想到,這8盞宮燈是中日美術家聯手製作的傑作。

  1949年9月30日,北京有家大報報道說:「天安門城樓頂上金碧輝煌,棟樑也粉刷一新,棟樑中間分懸著8個巨大的紅燈。」這篇現場報道描寫和敘述得過於平淡。實際上,這8盞宮燈是頗有一番來歷的。當時,天安門國慶工程指揮部把城樓的佈置裝飾任務,下達給華北軍區政治部宣傳部。

  宣傳部長張致祥對此很重視,親自到天安門考察了一番,又把大紅宮燈的設計工作交給了華北軍區政治部文工團的舞美隊。

  華北軍區政治部文工團的前身是晉察冀軍區的抗敵劇社,建國後改名為戰友文工團。

  當舞美隊長蘇凡從張致祥部長那裡受領任務時,距舉行開國大典只有20天時間了。

  張致祥感到時間緊迫,問蘇凡對完成任務有什麼困難。蘇凡顯得不慌不忙,好像早有準備,胸有成竹似的。

  蘇凡雖是搞舞美的,成天樂呵呵,但接受任務時的表態決不是盲目樂觀。

  他在部長面前沒有和盤托出,有意打了一些埋伏。原來他手下有兩個身份特殊的「才子」:一個叫肖野,年紀40開外;另一個叫森茂,年齡30開外。他們倆人原來都是日本美術專科學校畢業的學生,對城樓的佈置裝飾來說,稱得上是科班出身。

  肖野是一位左翼美術作家,30年代日本法西斯統治日益猖獗,他遭受迫害,被迫漂洋過海,逃亡到中國避難。他踏上中國土地不久,先在北平日偽滿電影公司找到了一份美工師的工作。沒多久,他與北平地下黨組織接上了頭,撇下那份工作,通過敵工部分配到張家口人民劇院工作。這個劇院實際上就是抗敵劇社,「張家口人民劇院」是為工作方便對外稱用的化名。肖野在劇院幹得很出色,相繼為《戰鬥裡成長》、《戎冠秀》、《白毛女》等戲劇畫了場景,還為劇本《戰鬥裡成長》作了舞臺美術設計,被行內奉為經典之作。

  森茂走出校門以後,穿上了軍服,當了日本華北駐屯軍宣傳部的一名士兵。上司給的任務是繪製反共宣傳畫,規定不准他閱讀馬克思、毛澤東的著作。這反而激發了他的好奇心。結果,他心甘情願地當了毛澤東著作和共產主義理論的「俘虜」,最後投奔了八路軍。

  兩位喜愛繪畫藝術的日本美術家,發揮自己的專長,在八路軍隊伍裡積極從事中國的反法西斯正義事業。他們成為八路軍隊伍裡的一員,不論到冀西小村,還是到冀中原大地,他們都走到哪裡畫到哪裡。

  科班出身,長期的舞臺美術創作實踐,再加上汲取了中國北方農村風俗的豐富營養,使他們在進行開國大典時天安門城樓的美術設計,能夠得心應手,靈感勃發。

  他們分秒必爭地分頭忙碌著。張致祥和蘇凡拿出大皮尺,到天安門測量各種需要的數據;肖野和森茂則開動腦筋忙於構思。為確保設計的準確性,兩位日本美術家對一些重要的數據和尺寸,往往還要親自前去測量。

  為提高工作效率,兩位日本美術家的工作室,就開在天安門裡面的西廂房。乍看上去,這裡顯得忙碌而淩亂,各種數據、資料和圖紙都彙聚、堆積在這裡。肖野和森茂不分白天黑夜地幹著,很快設計出了20幅各式各樣的宮燈草圖。

  張致祥連夜把這些草圖送到周恩來辦公室。

  深夜,在柔和的燈光下,周恩來審閱著一幅幅草圖。看著看著,周恩來的眼睛不禁為之一亮,露出了欣賞和讚美的神情。張致祥一直觀察著周恩來的表情,現在他那顆懸著的心總算放下了。果然,周恩來看上其中的一張圖案:8盞太陽般宮燈的設計。

  周恩來端詳了一會兒,拿起筆,對這幅圖案的局部作了一些刪改。

  他一邊抹去金水橋欄上紮滿彩球的設計,一邊對張致祥說:「把城樓突出表現出來就行了,其他地方不要搞得太花哨。大會會場的設計,一定要保持一種既喜慶歡樂又嚴肅莊重的氣氛。」

  周恩來的一席話體現他的大智慧。它的意義不僅僅在於就事論事。他所把握的基調,就是整個開國大典的基調。

  末了,周恩來要求張致祥,一定要在開國大典前兩天就把8盞大紅宮燈掛到天安門城樓上。

  張致祥不假思索地接受了周恩來親自下達的任務。

  開國大典前兩天就要把8盞大紅宮燈高高掛在天安門城樓上,這就是軍令狀。

  宮燈設計已經得到周恩來首肯了,下半篇文章還很艱巨。宮燈叫誰去製作呢?

  舞美隊長蘇凡這些天享受起了宣傳部長的待遇,他坐著配給張致祥的那輛小車,在整個城裡滿世界地跑。一嗅到一絲線索,他就坐車轟轟地趕過去,登門求才。然而,一次次的希望變成了失望。人家一聽說這麼大的宮燈就驚驚咋咋的了,見都沒見過,更甭提制作了。

  一天接一天地跑。但總是一個希望後頭跟著一個失望。

  按周恩來下達的軍令狀,最遲要在9月28日將大紅宮燈掛上天安門城樓。時間飛快地流逝,眼看離這個期限只有10天時間了。

  一直沉著冷靜、頗有大將風度的張致祥也有些著慌了。他上了火,甚至嘴唇上也長了泡。

  肖野見狀出了一個點子:「北平城裡過去不是經常製作小宮燈嗎?找一個紮燈藝人來幫忙,我們自己幹。」

  這是一個好主意!張致祥和蘇凡當即直奔故宮而去。


學達書庫(xuoda.com)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