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歷史紀錄 > 開國大典6小時 | 上頁 下頁


  宴會在乾杯中結束了。

  記者們一擁而上,圍堵著李濟深進行新聞拼搶:「李先生,你對毛澤東的邀請將持什麼態度?」

  「李先生有離港的打算嗎?」

  「李先生是否準備與白崇禧將軍合作?」

  李濟深笑而不語。

  隨行人員排開一條人縫,保護著李濟深沖出人牆,乘車而去。

  有人也趕緊登車,緊緊尾隨而行。

  李濟深一行的車隊直奔維多利亞港。他們不緊不慢地上了早就等候在此的幾條遊艇,還隨帶了很多酒菜。

  遊艇在波光粼粼、遊艇如鯽的海灣裡遊弋著、飄蕩著。夜香港如同一把珍珠撒落人間,美麗動人。關注著李濟深等人動向的人們明白了:哦,李任公起了雅興,節日之夜泛舟賞海了。

  遊艇在海面上飄遊了一個多小時之後,突然調頭駛向東南,靠近了蘇聯巨型貨輪「阿爾丹」號。

  李濟深登上「阿爾丹」號,一下子碰到了許多熟面孔。與他同船北上的有章乃器、柳亞子、彭澤民、茅盾夫婦、馬寅初、洪深、翦伯贊、施複亮、鄧初民、王紹鏊、孫起孟等民主人士。他們裝扮得五花八門,有的長袍馬褂,有的西裝革履,有的商人模樣,有的短綁衣衫……他們上船前也都頗費了一番周折。有的先到旅館的某個房間待上半天,再動身上船;有的先到朋友家,再折轉來到船上……但這些民主人士在脫身行動中,都有一個共同特點:不帶任何大件行李,決無出遠門的跡象。

  錢之光與民主人士作別時叮囑道:「諸位先生已經順利登船,但是後面的航程還很長,我們這艘船是跑東北這條長線的,所以大家現在是去東北做生意,給大家準備的衣服口袋裡,都有一份訂貨單,大家抽空看一看,還要事先準備一套話,以便應付路上盤查。為了保證航行安全,請大家一定要記住自己的新身份。龔飲冰、盧緒章同志將陪同諸位先生赴東北,另外,徐德明同志隨船護送。」

  此時,在一個普通小旅館裡,潘漢年等人正緊張地守候在電話機旁。在李濟深等人脫身行動中,一路布下了隨時準備接應的人。電話鈴時起時落,一切都按原定方案進行著。最後,潘漢年接到一個電話:「船開了,『貨』放在大副房間裡,『英姑娘』沒有來送行。」

  這是暗語。

  神不知鬼不覺,沒出一點紕漏。

  潘漢年頓時如釋重負。

  「阿爾丹」號一聲高吭長鳴,徐徐駛離維多利亞港灣。

  等國民黨特務和港英當局察覺,「阿爾丹」號已經在海上航行三天,穿過了臺灣海峽。

  十多天后,「阿爾丹」號抵達大連,中共中央已派李富春、張聞天在那裡迎候。

  值得一提的是,在李濟深離港後半個月,國民黨華中軍政長官公署長官白崇禧,出8萬港元向陳納德的民航隊包了一架專機,送黃紹宏到香港,想請李濟深出來斡旋,促使武漢方面單獨與中共方面進行和談。

  可是,香港羅便臣道92號已是人去樓空。白崇禧的8萬港元換得的只有失望。

  更具喜劇色彩的是,經潘漢年等人一番工作之後,黃紹宏的態度很快由求和轉向共產黨。他接受周恩來的邀請,9個月後也出現在北平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會場裡。李濟深來到香山雙清別墅時,毛澤東親自到門口迎接他。

  李濟深激動地說:「毛主席,您太客氣了。我這個人您是知道的。我過去是反對共產黨的,犯有很大錯誤。以後我覺悟了,看到蔣介石反動派喪權辱國,腐敗無能,使中華民族長期陷於貧窮落後、暗無天日的悲慘生活之中,才認識到,只有共產黨才能救中國。現在,大半個中國已經獲得了解放,全國即將解放,我真心誠意地擁護共產黨,我們的全體同志都擁護中國共產黨。共產黨的領導幹部都很謙虛,毛主席、周恩來先生都這麼謙虛。我們這次來北平的同志,都是這麼認為的,這並不是我個人吹噓。」

  毛澤東拉他進會客室,讓衛士給他上茶。

  倆人坐下後,毛澤東對李濟深說:「李先生,我們都是老朋友了,互相都瞭解,不要多誇獎了,應該對我們多提意見,多提出批評。這樣,才能使咱們今後相處得更好埃」李濟深說:「我說的話,都是實實在在的。我相信,以後在毛主席的領導下,咱們會相處得更好。」

  劫難恩仇俱往矣!建立新中國的壯麗事業,使無數愛國民主人士與共產黨人走到了一起。

  李濟深終於登臨天安門城樓。

  他如此完好無損地出現在這個非同尋常的場合,令國內外反動勢力大為吃驚,大為遺憾。

  更令他們吃驚的是他亮相時的身份: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副主席。

  這是一位農家之子的人生輝煌。

  這是一位愛國民主人士的人生輝煌。

  5.張瀾「老成謀國」當上了副主席

  在登天安門城樓參加開國大典的隊伍中,一位年逾古息銀髯飄拂的長者十分引人注目。

  他就是出生于清同治年間的民主同盟的老前輩張瀾。

  「老成謀國」的張瀾,是毛澤東籌建新中國必邀的一位人物。

  而張瀾今天能夠登上天安門城樓,親身參加新中國的開國大典,恍若置身大夢之中。他死裡逃生,才擁有了這個激動人心的偉大日子。

  1949年初夏。北平香山雙清別墅。

  這些天,這個原先幽靜之地,顯得格外熱鬧。毛澤東在這裡頻頻會見民主黨派領袖和愛國民主人士,共謀建國大計。

  建立新中國,「張表老」是不能不請教的。毛澤東的眼前浮現出飄然若仙的長者張瀾的形象。

  張瀾,字表方。1872年(清同治十一年)4月2日,生於四川省順慶府(今南充地區)張觀溝。

  他是前清秀才。1903年東渡日本留學。東鄰日本的維新富強與中國清政府的腐敗無能,激發了他的愛國思想。他聯絡中國在東京的留學生們,反對為慈禧祝壽,提出要慈禧退朝,讓光緒皇帝繼續維新變法。他的這番舉動被清政府視為「大逆不道」。便將他押送回國。

  1911年,四川爆發了聞名中外的保路運動,他成為這次運動的一位重要領導人。

  1926年,他擔任成都大學校長。因青年時期就接受了維新思想,後來又發展為舊民主主義思想,他的教育思想先進,治學嚴謹,營造了一種良好的學風,使地處西南一隅的成都大學,一躍成為當時我國規模最大,最有生氣的高等學府之一,教學水平名列前茅,科研成果突出,被譽為「民主與科學的堡壘」。


學達書庫(xuoda.com)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