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歷史紀錄 > 開國大典6小時 | 上頁 下頁 |
四 |
|
晚上10時30分,已經宣佈散會了,但20萬群眾依然在瓢潑大雨中,在軍樂的伴奏下,在秧歌的震天鼓點中,縱情高歌著,縱情歡呼著。 這是一個值得永載史冊的情景:「毛主席萬歲」與「中國人民萬歲」交相響起。 這是一扇風景獨好的窗口:全中國乃至全世界,從中看到了中國人民立志建設新中國的巨大熱情與力量。 這個雨夜告訴人們:新中國已經呼之欲出。 3.國母最快活的一天 宋慶齡在天安門城樓的古磚道上登攀著。她在這支參加開國大典隊伍中的位置十分顯眼。 她走在毛澤東、朱德、劉少奇之後,是這支隊伍中的第四號人物。 她今年56歲。1893年1月27日,她出生於上海。她與毛澤東同歲,算小帳,比毛澤東大11個月。 她雖年近花甲,歷盡世事滄桑,但容光煥發,顯得比實際年齡要年輕得多。今天,她穿著整潔的節日服裝,步履輕盈,「看上去仿佛只是30多歲」。 新中國的開國大典不能少了宋慶齡。 經過一番緊張的籌備工作,各項準備基本就緒。但毛澤東與周恩來都有一樁心事:宋慶齡仍在上海,仍沒有函告北上參加新政府的日期。 宋慶齡是國人敬重的國母。 她1913年畢業于美國威斯理安女子大學,歸國後於1914年擔任孫中山的英文秘書,成為孫中山的得力助手。 1915年,她與孫中山在日本結婚,成為國母。 第一次國共合作時期,她曾創辦紅十字會、傷兵救護會、婦女政治訓練班,義無反顧地投身於大革命的熱潮。 1925年3月12日,孫中山逝世後,她堅貞不渝地捍衛孫中山的新三民主義,譴責國民黨右派,支持北伐戰爭,為中國人民革命事業而奮鬥。 1927年「四·一二」反革命政變後,她毅然與國民黨右派決裂。 l929年,她當選世界第二次反帝同盟大會名譽主席。 1931年,她與魯迅、楊杏佛、蔡元培等發起組織了中國民權保障同盟,營救愛國者和革命者。 1932年「一二·八」淞滬抗戰中,她發動上海群眾支援第十九路軍,並奮不顧身在槍林彈雨中看望十九路軍傷兵,穿著護士服給年輕的傷兵餵飯。 1938年,在抗戰烽煙中,她發起並組織保衛中國同盟,擔任中央委員會主席,向全世界募集醫藥和其他物資,援助八路軍、新四軍和全國人民的抗日戰爭,積極投身於反法西斯戰爭;她還介紹、聯絡國際友人到抗日根據地採訪和工作,成為國際友人通往紅區的一把秘密「鑰匙」。 抗戰勝利後,她創建了中國福利基金會。 1948年,她擔任了國民黨革命委員會名譽主席。 在國人心目中,端莊嫺靜、樸實無華、柔中有剛、意志堅強的宋慶齡,是中華民族偉大女性的卓越代表,是中國人民爭取民族獨立和人民自由幸福的英勇鬥爭中一面不朽的旗幟。因此,即將舉行的開國大典上如果沒有宋慶齡的身影,不能不說是一個大缺憾。 毛澤東非常重視邀請宋慶齡離滬北上參加新政權這件事。為此,他與周恩來多次商量,並十分審慎地展開了工作。 當時,上海還在國民黨蔣介石統治之下。 早在1949年1月21日,毛澤東與周恩來就聯名電邀宋慶齡參加新的政治協商會議,電文言詞十分懇切:新的政治協商會議將在華北召開,中國人民革命歷盡艱辛,中山先生遺志迄今始告實現,至祈先生命駕北來,參加此一人民歷史偉大事業,並對於如何建設新中國予以指導。至於如何由滬北上,已告夢醒與漢年、仲華切商,總期以安全第一,謹電致意,佇盼回音。 當時,國民黨蔣介石正作垂死掙扎,他們加緊了對革命勢力的迫害,上海白色恐怖更加嚴重。宋慶齡身邊放著兩枝手槍。一枝是孫中山先生留下給她的,一枝是她自己使用的。平日裡,她把這兩枝手槍放在一個重要的抽屜裡,形勢吃緊時,她就把手槍放在身邊。 毛澤東、周恩來深知宋慶齡處境的艱難,沒有將電報直接送給她,而是通過地下電臺,先將電文發到在香港的潘漢年和劉曉。這份密電指示說:「茲發去毛、周致宋電,希由夢醒譯成英文並附信派孫夫人最信任的而又最可靠的人如金仲華送去,並當面致謝。」 發出電文時,周恩來還再三囑咐地下電臺工作人員:「要注意:第一必須要秘密,不能冒失;第二必須要孫夫人完全同意,不能稍涉勉強。如有危險,寧可不動。」 |
學達書庫(xuoda.com) |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