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紀實·歷史紀錄 > 1949京滬暴動內幕 | 上頁 下頁 |
四 |
|
王葆真,字卓山,1880年生於河北深澤縣的一個清貧的醫藥世家。由於刻苦攻讀,在保定西關農務學堂時每試第一,被公費送日本留學,進早稻田大學。 1905年,孫中山先生到東京,組建同盟會。王葆真當即參加,矢志革命,是同盟會最早一批會員;也是中國國民黨的一位元老。 辛亥革命那年,他受同盟會派遣,由日本回國組織發動灤州起義。這時他在早稻田大學就將畢業,毅然犧牲文憑。 辛亥革命後,他到南京面謁孫中山,彙報北方革命的情況。孫中山要他出任內務部司長,力辭不就。改委他任同盟會燕支部政治部主任和國會議員。在反對袁世凱、北洋軍閥,宣傳護國、護法的戰爭中他作出重大貢獻。 第一次國共合作後,他信奉孫中山先生的:「聯俄、聯共、扶助農工」的三大政策,長期從事爭民主反獨裁的活動。 抗戰爆發,年近花甲的王葆真走上抗日前線,台兒莊戰役中,他是李宗仁的顧問。對中共團結抗日、全民抗戰的主張,他衷心贊成,並力主與共產黨合作。蔣介石企圖阻止他傾向中共,幾次派人遊說,許他種種條件,他都毅然拒絕。遊說者向蔣介石彙報:「王葆真不妥協不屈服,無可奈何。」他言行一致,與周恩來、董必武往來頻繁;在國民參政會中,與中共參政員聯署提案,為國共合作做了不少工作。 1940年春,國民黨大軍雲集晉南,準備進攻太行抗日根據地,掀起反共高潮。黨堅持團結抗日的政策,與國民黨駐軍商談和平解決的辦法。當時王葆真受李濟深推薦擔任冀察戰地黨政委員會副主任委員,在雙方談判過程中,他奔走聯絡。同時親自去山西武鄉會見八路軍總司令朱德、副總司令彭德懷等,他還陪同朱德到洛陽與衛立煌「晤商」,終於使該地區的局部和平達成協議。他的這些行動,不被國民黨當局所容忍,撤了他的職。面對這些迫害與打擊,他不改初衷,堅定地維護自己的信念。 抗戰勝利以後,王葆真在重慶投入日益高漲的民主運動,他參加三民主義同志聯合會(陳銘樞、譚平山等發起創建),並作為該會的代表參加了由各民主黨派和團體聯合組成的重慶各界政協後援會,呼籲各方實現政治協商會議決議,實現國內和平。 這次來南京前的三個月,1946年2月10日,重慶發生了較場口事件。國民黨特務毆傷民主人士郭沫若、李公朴、施複亮等,王葆真作為見證人出席法庭作證,當庭揭露特務的罪行。當他到醫院去慰問受傷同志時,他痛哭失聲。 王葆真就是這樣一位威武不屈、愛憎分明、感情豐富的革命元老。 李濟深與王葆真在共同的戰鬥中,締結了友情,他們總是有事共商。這次,王葆真應李濟深邀請到南京小住,商討聯共反蔣的大計。 當天晚上,李公館的小客廳裡,燈火輝煌,李濟深設晚宴招待遠方來客。 侍者為兩位老人斟滿了紅色葡萄酒、殷紅的酒倒在羊脂白玉杯裡,紅白分明,引發了兩人的無限情思。 王葆真高擎酒杯,以他慣有的大嗓門說道:「當今之時,風雨如晦,雞鳴不已。雖然蔣介石的敗局已定,但困獸猶鬥,他要作垂死掙扎。我們今後的任務將更艱巨,卓山深為總理締造的國民黨前途而憂。」 說罷,王葆真一口喝了半杯酒。他又說:「此情此景,我想起一首唐詩。」 「是哪一首?就請卓老高吟。」 「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飲琵琶馬上催;醉臥沙場君莫笑,古來征戰幾人回。」王葆真以高亢的音調慢聲吟誦王翰的《涼州詞》。 「痛快,痛快!這詩壯美極了。來,我們乾杯!」李濟深又說:「我雖老兮,也真想去沙場一拚!」 李濟深高擎酒杯,一飲而盡。 酒過三巡,兩人酒酣耳熱。一邊開懷暢飲,一邊把話引入正題。 「卓老,這次請大駕來,主要是商量重建組織的事」。李濟深說。 「任老,您說。卓山願聞其詳。」 「正如您所說,為國民黨的前途而憂慮。我思忖,必須團結國民黨內的有識之士,聯共反蔣,恢復總理的三大政策。這就需要建立一個革命組織。」李濟深以緩慢的語調說。 「好!我倆的意見不謀而合。卓山此來,心中本有一點疑慮,聽任老這樣一說,我就豁然開朗了。」 「原有什麼疑慮?」李濟深要問個究竟。 「抗戰勝利後,民主運動處於低潮,除了中共,堅決反蔣的人不多。這些日子,有人倡言要任老與蔣合作,說什麼否則就沒有出路。」 「竟有這種說法!」李濟深不免有些憤慨。 「我當然不同意這種說法,也相信任老不會出此下策。但我憂慮任老如受人蒙蔽……」 王葆真委婉地說出心中原有的疑慮。 「哈,哈……」李濟深縱聲大笑道:「這是小人之見,我李濟深與蔣介石勢不兩立,當年在湯山八個月的囚禁,記憶猶新……」 「所以,聯共反蔣,堅持到底!」李濟深又補充一句。 兩人談得更加歡洽,李濟深攙著王葆真步入書房,繼續商談。 雖然夜闌更深,兩人談興猶濃。侍者送上兩杯碧螺春後退下。 「重建組織,進一步聯共反蔣,愚見必須請一位先生出山。」王葆真說。 「是誰?你先別說,讓我們各寫一字在掌心,看所見是否相同。」李濟深道。 「遵命」。 |
學達書庫(xuoda.com) |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