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歷史紀錄 > 長征——前所未聞的故事 | 上頁 下頁
四九


  很可能是在剛過赤水河以後,悲慘的遭遇再次降臨到毛澤東的妻子賀子珍身上來了。一天晚上九時,在傅連障醫生的看護下,她生下了一個女孩,這是她的第四個孩子。當時國民黨正在追趕紅軍,毛和紅軍總部淩晨四時就要撤離,因此無法作出照料嬰兒的適當安排,也不可能把孩子帶著一起長征。孩子生下來幾小時後就從賀子珍那裡抱走,也沒來得及給孩子起個名字,只用一塊黑布把孩子裹著,連同十六到二十四塊銀元託付給一對農民夫婦撫養。這對夫婦保證照管好小孩。天亮前、毛、賀和紅軍又啟程了,後面是緊追的敵人。以後再也沒有打聽到那個女孩的下落。

  這個故事是毛的警衛員吳吉清講的,他當時負責照顧賀子珍。開始說這孩子出生在名叫白沙的地方,但白沙離赤水有一百三十英里。後來他說也許出生在遵義北面的楓香壩或雲南境內的威信(紮西)。可是這幾個地方都同紅軍當時在行進中的情況不完全吻合。——儘管紅軍總是在相當緊張的情況下行軍的。

  賀子珍的不幸反映了長征路上婦女的不幸。儘管劉英直到長征結束後才同洛甫結婚,但她很瞭解婦女的處境。據劉英回憶:「長征開始時,賀子珍已有身孕,她生下孩子後,只得把孩子留下,沒有別的辦法。部隊在行軍。這樣做很慘,但在那樣一種危險的情況下,我們不能考慮個人的感情了。」

  長征途中,婦女無法照料孩子。劉英說,聽起來可能很殘忍,但他們不得不把孩子托給別人或扔掉,這樣她們覺得還好受一些。扔掉孩子就象扔掉裝備一樣。

  長征中,遇到這種可怕困境的婦女不光是賀子珍。「文革」中被迫害致死的前紡織工業部部長張琴秋也有同樣的遭遇。她負責指揮紅四方面軍的婦女團。她的丈夫陳昌浩是四方面軍的政委。她也生過一個孩子,生下來給了別人。青年團領導人何克全(凱豐)的妻子廖似光也是如此。他們把孩子留在一戶農民家裡。起初,這家農民不願收養,最後還是被說通了。六軍團司令肖克的漂亮妻子一九三六年初懷孕了。當時六軍團正在前往同第四方面軍會合的途中。七月初部隊正過草地,專門為她圍出十英尺見方的一塊露天地,四面的牆約有五英尺高。她在那裡生了一個男孩。

  肖克回憶道:「生得還相當順利。一兩天后她又騎馬行軍了。」她和孩子平安地到達了延安。孩子成了有名的「草地嬰兒」,很受大家的寵愛。一九三六年底孩子被送到湖南常德附近祖母家裡。後來死於日本人發動的細菌戰中,當地死者多達一萬餘人。

  託付給農民照料的孩子大都夭折了。有幾個後來找到了。有些母親把孩子領了回去,有些孩子對親生父母一無所知,就讓他們留在把他們撫養大的那些農民家裡。

  劉英說:「婦女必須作出選擇。愛革命還是愛自己的孩子?她們更愛革命。作出這個決定並不容易。」

  丁玲認為長征中當女人最難。丁玲是中國著名的作家,長期生活在爭論的漩渦之中。她是革命者、浪漫主義者,也是文學、道德修養和政治方面的人物。她沒有參加長征,但紅軍抵達延安後不久,她就到了那裡。她對紅軍裡的人都很熟悉。她是中國最桀驁不馴的人物之一。她被蔣介石監禁過,她的情侶是個詩人,被蔣殺害。她一度覺得毛澤東有大男子主義,為了維護婦女權利反對過毛澤東。自然,在「文革」中她是個愛害者。

  她說,參加長征的婦女當然是「賢惠的女性,但她們又是一批能吃苦耐勞的女性,不然就不可能長征兩萬五千里,從江西一直走到陝北」。不錯,她們有馬,但她們常常不騎。不少人有丈夫,但她們常開玩笑說:「騾子比丈夫好。可以沒有丈夫,但不可以沒有騾子。」

  懷孕是最苦的。有些婦女說,在長征途中懷孕堪稱最大的災難。挺著不斷脹大的肚子日夜行軍可不是鬧著玩的,騎在馬背上也一樣不好受。孩子生下後又得扔掉,……她們無論如何要堅持繼續工作下去。

  同長征中賀子珍等婦女一樣歷盡艱辛的是另一個詩史般的遠征——美國開拓者的車隊穿過大草原西行的壯舉。在那次遠征中,不少美國婦女面臨著同樣的選擇:是帶著孩子而危及全家,還是扔掉孩子繼續前進?

  毛澤東帶領他的部隊迅速地避開同川軍交鋒。長征途中多次出現過這樣的情況,一旦地方軍斷定紅軍已經改變路線,離開他們的地盤,他們就減弱攻勢甚至逐漸停止對紅軍的進攻。毛在滇北的威信(原紮西)過了中國農曆豬年的新年。一九三五年二月四日剛過,先頭部隊便到了威信。毛澤東於二月六日到達。沒有舉行會餐。既沒有什麼可慶祝的,也沒有食品。有些部隊已經餓了整整兩天。天氣很壞,陰冷而潮濕。部隊進行了整編,壓縮了部隊番號。他們休息了一天,陳雲記得很清楚,他概括地指出:「天氣很冷,夜間下起了雪。」

  紅軍原計劃西行,然後轉而北上入川。毛及時改變了計劃。因為他得到的情報和電臺截聽來的消息表明,蔣介石正向西調動部隊,打算在紅軍再次靠近長江時一舉予以殲災。毛決定採用朱毛式出其不意的戰術。二月十一日在紮西開會通過了毛澤東的決定。全軍掉頭轉回貴州,並回師攻佔遵義。他的打法越來越象《水滸傳》中的故事。所不同的是,當紅軍成一路縱隊前進時,許多人丟掉了文盲的帽子,洛甫發明了他稱之為「看後背」學文化的辦法,戰士們在背上都掛塊白布,上面寫著漢字。他們邊走邊認字,懂得文化的重要性。


學達書庫(xuoda.com)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