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影視原著 > 貞觀之治 | 上頁 下頁
二四


  盧國公程知節,本名咬金。濟州東阿(今屬山東)人。先在瓦崗寨,後投王世充,又叛王世充投唐。隨李世民討宋金剛、竇建德,衝鋒陷陣,多立戰功。高宗顯慶二年(657)還以六十歲高齡征討西突厥賀魯部。

  莒國公唐儉,字茂約。並州晉陽(今山西太原)人。李淵為太原留守時即多次勸李世民起兵。貞觀年間進討突厥時,曾受命前往突厥牙帳招降,頡利放鬆警惕的同時李靖大軍趁機掩殺,全殲突厥。

  英國公李世勣,曹州離狐(今山東東明東南)人。本姓徐,賜國姓李。先投翟讓,後跟李密。武德三年(620)投唐,跟隨李世民討伐王世充、竇建德、劉黑闥、徐圓朗等。武德八年(625)率兵在河東抵擋突厥。貞觀三年(629),同李靖一起討伐突厥。貞觀十五年(641),擊敗薛延陀。貞觀十七年,太宗將太子相托。貞觀十八年隨太宗征高麗,再立奇功。

  胡國公秦叔寶,名瓊,以字行。齊州曆城(今山東濟南)人,從瓦崗寨起家,轉投王世充。不久投唐,跟隨李世民征討宋金剛、王世充、竇建德、劉黑闥等,驍勇無比,多立戰功。

  不必盡列,已可明瞭。李靖生活在一個崇尚軍功、崇重功臣、崇重「當朝冠冕」的時代。這種崇尚軍功的時代風尚緣起於西魏北周,宇文泰的關中本位政策凝聚了一支鮮卑和漢族聯合的府兵隊伍,培養出了一個崇尚軍功的關隴軍事貴族集團。這種尚武力、尚英雄的風尚延續至隋唐。

  李靖生於這樣的時代,長於這樣的時代,歷盡隋唐之際的戰亂,親歷中原與周邊的戰爭,亦用其一生的征戰生涯,抒寫了這樣的時代。

  這是李靖的「生逢其時」。而李靖的幸運,尤其在他的「生遇其主」,高祖李淵重才,太宗李世民的愛才、惜才、重才之心,于其父有過之而無不及。李靖實現了他年少時的理想——「大丈夫若遇主逢時,必當立功立事,以取富貴。」

  李靖人到晚年更通達,每每感慨於自己的「遇主逢時」,再回想許多年來,君臣之間不能超越的那一層張力,在太宗左右的尷尬和謹慎,一切都覺得淡了。

  這時候的太宗,定了功臣,立了太子,晚年的最後一個願望,是能打下高麗。

  貞觀十八年(644),太宗幸李靖府第探病,賜絹五百匹,進位衛國公、開府儀同三司。

  這一年,太宗計畫出兵遼東。召李靖,賜坐,道:「公南平吳會,北清沙漠,西定慕容,唯東有高麗未服,公意下如何?」

  李靖以廉頗不老的豪氣說:「臣往者憑藉天威,薄展微效,今殘年朽骨,唯擬此行。陛下若不棄,老臣的病也就好了。」

  這一時,君臣都未免有滄桑之感。太宗看著已然年老的李靖,他忠誠得力的臣子,面露欣慰。

  但太宗終於沒讓李靖出征。他真正不忍心讓這個老人再經戰陣。

  貞觀十九年(645)春,太宗從洛陽出發,親征遼東。李世勣隨軍出征。

  勞師遠征。這一仗竟是打得無比艱難,損傷慘重,得不償失。帶著出兵不利的遺憾和惆悵班師回朝,太宗第一個想到的還是李靖。他跑到李靖家裡,問李靖:「我以天下之眾而為區區高麗所困,為什麼會這樣?」

  李夫人看到太宗和李靖君臣對坐的神情,刹那間被感動的情緒籠罩。李靖已經年老。太宗雖年事不高,也已經一身滄桑。他們談論兵法,切磋,辯論,甚至爭吵,就像師徒或者是朋友,拋棄了君臣的尊卑和微妙的張力。

  談論的精髓被後人記載下來,留下了一本對後世影響深遠的《唐太宗李衛公問對》。

  其實到這個時候,張力也已經不存在了。就說當初太宗讓李靖教侯君集兵法一事。侯君集對太宗說:「李靖將要謀反。」太宗問:「為什麼?」說:「李靖只教臣粗略的東西,卻保留了他的精髓,所以說他有反心。「太宗就去問李靖,李靖說:「這是侯君集想謀反。現在四海安定,我教他的那些東西,足夠制服四方夷狄諸部族了,而君集還要求我把自己的全部兵法都傳授給他,不是要反是什麼呢!」太宗一笑了之。比之貞觀十一年(637)高甑生告李靖反叛,同樣是觸及一個皇帝最敏感的神經,但這次,對話是如此輕鬆!也是李靖在結束了他的軍事政治生涯之後,君臣之間真正建立了亦師亦友的關係。

  貞觀二十三年(649)四月辛酉,衛國公李靖薨,年七十九。冊贈司徒、並州都督,給班劍四十人、羽葆鼓吹,陪葬昭陵,諡曰景武。他完滿地走完了他的一生。

  許多年後,取自唐朝國史的《舊唐書》將李靖與李世勣合傳,贊曰:「功以懋賞,震主則危。辭祿避位,除猜破疑。功定華夷,志懷忠義。白首平戎,賢哉英、衛。」

  §肆、千古公案禍起蕭牆

  中國帝制時代的皇位傳承,遵循著嫡長子繼承的原則。在一般的承平年代裡,這個原則大都能夠得到貫徹。但是,在國家初創或面臨重大危機的時候,就會出現諸皇子功勞不等的局面。只要有開創或挽救國家之功的非嫡長皇子,往往就會出現皇位繼承權的爭奪。唐朝以嫡長子身份繼承皇位的並不多。所以,太上皇也不少,高祖李淵、睿宗李旦、玄宗李隆基等人都做過。在非嫡長子繼承皇位的人中,唐玄宗李隆基可說是最少爭議的一位。睿宗在立李隆基為皇太子的詔書中明確指出,「雖承繼之道,鹹以塚嫡居尊;而無私之懷,必推功業為首。然後可保安社稷,永奉宗祧」。但這種平穩的權力過渡並沒有發生在他們的先輩身上,被認為是開創貞觀之治的「聖君」的唐太宗,其皇位的獲得就留下了一段說不清道不明的歷史公案。

  1、太宗的惡夢

  「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朝堂下群臣叩首膜拜,聲音響徹整個太極殿。

  太宗志得意滿地坐在寶座之上,看著他的臣子們。突然,所有的人都消失不見了,大殿之上一片寂靜。太宗不由得驚了,站起來叫道:「人呢?人都去哪裡了?我的大臣呢?」隨即踉踉蹌蹌走下皇位,四處尋找。

  「你根本就不配稱作皇上!」一個聲音響起。

  太宗一回頭,只見一個人緩緩走來,定睛一看,卻是自己的大哥李建成。

  「這皇位是我的,你這個卑鄙無恥的小人,你耍陰謀把它奪了去。」李建成惡狠狠地說,並一步步走近。

  「還我們的命來!」李元吉突然也出現了。

  太宗害怕地後退了兩步,但又反駁說:「可,可這天下朕治理得很好啊,我沒有辜負天下蒼生,也沒有辜負這皇位啊!」

  建成哈哈大笑,「那又如何?你這殺兄奪位的汙名是永遠去不掉的了。你這心裡的鬼是永遠去不掉的了。想名留青史,也不看看你手上沾滿的鮮血。」

  太宗低頭一看,真的是滿手是血,不由「啊」的大叫一聲。

  「啊!」熟睡中的太宗突然坐了起來,一身冷汗。他不自覺地看看自己的雙手,一切正常。原來是一場夢。

  再躺下之後,太宗怎麼也睡不著。自己夢見大哥和四弟不是一次兩次了,但最近這些年來卻不像早先那麼多。治國的成就和壓力已經慢慢沖淡了那段不堪回首的往事,玄武門這個名字也漸漸陌生了,可為何偏偏今晚……

  太宗輾轉反側,難道自己真的就去不掉這個汙名嗎?千古之後自己還是一個篡位者?到底怎麼才能改變這一切?他不甘心,不甘心自己在做了那麼多的努力,在把國家治理得井井有條、蒸蒸日上之後,還要背負這個駡名。他要一個完美。

  第二天一早,房玄齡被宣來面聖。


學達書庫(xuoda.com)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