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影視原著 > 貞觀之治 | 上頁 下頁
二一


  確實,蕭瑀是高祖舊臣,是一文臣。史載,蕭瑀秉性耿直,他不會是嫉妒進讒之人。但他這一封彈劾的奏疏卻委實很是時候。太宗對李靖,終是不能完全放心。

  李靖聽得,卻覺舒暢許多。他李靖一世英雄,扛得青山不怕重的胸懷,本不應該為這些事介懷。何況,皇上都已經表示釋懷了。李靖不禁感激夫人的一番伶牙俐齒、一番通達心思。

  李靖從此退而自重。

  貞觀四年(630)八月甲寅,詔兵部尚書李靖為尚書右僕射。本朝無宰相之名,僕射即是宰相。太宗說:「公文武兼備,出則有將領風範,入則有宰輔之才。所以以卿為尚書僕射,公其勉之。」

  只是生性沉厚的李靖,每參議政事,常少於言語,在那些能言善辯的文臣中間,他也根本插不上多少話。

  貞觀八年(634)正月,詔李靖為畿內道黜陟大使,視察民間疾苦、地方風俗。

  十月,李靖上表,以足病為由,請乞骸骨,言辭懇切。「乞骸骨」是古人向皇帝請求辭官的通常說法。太宗遣中書侍郎岑文本到李靖那裡,傳太宗的話說:「朕觀自古已來,身居富貴,能懂得在適當時候止步的不多。不管是愚是智,大多數人不能自知,即使是才能不堪其任,還要勉強佔據職位,縱使是有疾病,猶自勉強不肯退位。公能識達大體,實在是值得稱揚。朕現在不單要成全公辭官歸閑的雅志,還要以公為一代楷模。」意味深長的一段話。

  於是下詔,加授李靖為特進,聽任他在府第休養。又賜物千段、御用馬兩匹,俸祿等照給。如果足病稍好些了,就每三兩日到門下、中書平章政事。「平章政事」是唐朝制度用語,即是參與商討國家政事。

  李靖穿上便服,有種久違的無官身輕的感覺。李靖說:「夫人,閑來無事,走盤棋如何?」

  「好!」李夫人欣然道。

  「這次須讓夫人幾步?」

  「三步,只須夫君讓三步棋,必然贏你!」李夫人笑道。她只如此說而已,其實,不管李靖讓幾步,她都沒有必勝的把握。

  「好!三步!」李靖亦笑。他神態寧靜,眼神深邃,卻溫和。

  李夫人心中,突然生出許多的感慨。別人皆說,李靖位居宰輔,每參議政事,恂恂然總似不能言。或許,李靖必得如此,才最合適。太宗不是狹隘的君主,他也應該相信李靖的忠誠。但是聖君功臣之間的張力讓他免不了那一重防範之心。歷史上,不止一個皇帝選擇將李靖這樣的功臣除掉。但太宗選擇以優獎的方式,安撫李靖也告誡李靖。

  李靖是西魏北周勳貴之後,其母家韓氏亦是周隋將門。論家世門第,李靖夠大。武德年間,李靖獨立帶兵或者跟李孝恭一起,打了很多精彩的戰役。現在,又和李世勣打下了突厥,論軍功,李靖也夠大。誠所謂高處不勝寒,正因為這樣,他才更需要謹慎。

  李靖一生都不曾張狂。他是這樣一種沉厚持重、深具城府的人。在亂世的政局中,在政治鬥爭中,他一向都不是很容易跟時局合拍,也讓人找不到理由跟他過不去。他不像李世勣那樣用半真半假的表演來博取聲名。李靖所得到的一切,都是自然得來。

  從李靖來說:他永遠無意傷害別人也無意傷害自己。他努力進取,但從來都讓一切水到渠成。他不避高位,但從來不願恃功驕橫。他似乎永遠都明白自己的分量自己的境遇,自己該得到什麼不該得到什麼。這一種睿智和從容,也可以說是一種大家風範、一種讓世人仰望的境界。

  從太宗來說:太宗看重李靖。正因為足夠看重他,他們之間才會免不了那一重張力。但太宗也自信,正因為足夠自信,他們之間的張力才不至於會傷到彼此。

  李夫人零零亂亂地想了許多,夜漸漸深了。她的棋已無路可走。

  「夫人心不在棋上。」李靖道。

  3、大戰吐谷渾的前後

  貞觀八年(634)十一月丁亥,吐谷渾進犯涼州(今甘肅武威)。己醜,下詔大舉討吐谷渾。

  也是李靖還不到功成身退的時候,很自然,太宗想到李靖,對侍臣說:「若能得李靖為帥就好了!」

  而李靖,人在家中心在朝。他翻開地圖,大唐、南詔、吐蕃、吐谷渾,一切都熟悉得不能再熟悉。吐蕃,是大唐帝國在西部邊境最大的對手,南詔和吐谷渾等小國,處於兩大勢力之間,在兩大勢力的籠絡中左右搖擺。但所有大家爭奪的焦點,是一片面積在地圖上並不怎麼起眼的狹長地帶——河西走廊。最後,李靖的目光落在河西走廊。

  河西走廊自東南走向西北,一頭接著中原大地,一頭通向西域,兩個充滿生機的不同的地域。在中原和西域之間,東起朔方(今陝西白城子)、靈武(今寧夏靈武附近),西至高昌(今新疆吐魯番附近)、焉耆(今新疆焉耆),是一望無垠的沙漠、荒無人煙的大戈壁灘,好像要割斷兩個世界的聯繫。

  造化的奇妙之筆,卻將一條東西長兩千餘裡、南北寬僅一百餘裡的河西走廊,插在了祁連山北麓與大漠之間。它將涼州(今甘肅武威)、甘州(今甘肅張掖)、肅州(今甘肅酒泉)、玉門、沙州(今甘肅敦煌)、伊吾(今新疆哈密)等綠洲連接起來。自從張騫通西域以後,河西走廊不可避免地成為了西北各族與中原王朝爭奪的對象。匈奴、鮮卑、羌、突厥、吐谷渾、黨項,多少民族的刀兵,在這裡你方唱罷我出場。這是生存空間的競爭。對於中原王朝來說,失去了河西走廊就等於失去了整個天山南麓的地方。對於西北各族來說,這是他們絕好的棲身之所。所以,歷代以來,除了爭,還是爭。

  吐谷渾本是遼西鮮卑徒河涉歸的庶長子。涉歸死後,由吐谷渾的弟弟若洛繼位。吐谷渾與弟弟不和,率本部西遷至隴西,後人即以吐谷渾為國名。吐谷渾之地,西北盡為流沙覆蓋,環境惡劣。河西走廊便成為他們嚮往的風水寶地。自周至隋,吐谷渾幾次佔領河西走廊,又幾次被中原王朝奪回。隋唐更替的戰亂中,河西走廊再度落入吐谷渾之手。李淵長安稱帝,吐谷渾可汗伏允之子順投奔李淵,李淵將他留在長安為質。後又放還。太宗即位後,伏允遣其洛陽公入朝長安,逾期未返。伏允怒,縱兵掠鄯州(今青海東都)。太宗責怪伏允,多次征伏允入朝長安,伏允均稱病不到。後來,雖說順有意親唐,但吐谷渾上層的絕大多數皆傾向於吐蕃。只是貞觀前期數年中,太宗忙於應付突厥,暫時無暇西顧。但西邊的戰爭,終不可免。

  貞觀四年(630),李靖打下突厥,回軍的前一夜,李靖打開地圖,心下道:「下一次李靖出征,該是西邊了。」

  轉眼間經過五個春秋的寒暑交替。李靖想起昨天傍晚,他從魏徵的口中得知太宗的話:「若能得李靖為帥就好了!」李靖驀然起身,吩咐道:「準備車馬!」

  「哪裡去?」李夫人走來問道。其時李夫人正在閣內刺繡,突然聽到李靖喊「準備車馬」,聲音洪亮堅定,疑惑間放下手中針線,走來問李靖。

  李靖道:「皇上在等著李靖。」

  「皇上有詔書?」 李夫人話說出口,才意識到這兩日李靖呆在家中,並未有任何詔命來。

  李靖道:「沒有。皇上想要李靖出征的意願,是通過他人之口傳給李靖。李靖不能推辭。李靖願意出征的意願,也還是通過他人之口,傳給皇上,才比較好。」


學達書庫(xuoda.com)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