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影視原著 > 六姊妹 | 上頁 下頁 |
二二〇 |
|
小玲道:「老六,你就笑吧,生女孩多省事兒,等大了,給點嫁妝,打發出去得了,要是男孩,還得準備房子,幫他娶媳婦,弄得不好,媳婦還給點氣受。」 家喜被姐姐們一說,破涕為笑。但心裡的坎兒還是沒過去。在她看來,姐姐們是站著說話不腰疼。她們都生了男孩,所以才有資格說男孩不好。而她生了女孩,就沒有資格。她如果要說不好,別人會說,你都沒有,你都沒生,你憑什麼說男孩好與不好呢?一想到這,家喜就倍感懊惱。或者再生一個,可偏偏有計劃生育。卡在了。只能到此為止。何家喜偏頭看看身邊的女兒,她在酣睡,小小的,黑黑的,像個小老鼠,她太虛弱了,甚至沒有力氣哭泣,只能睡覺。 為民的新星麵包房準備開第二家店。幼民力推自己老婆麗俠做店長。為民和秋芳商量,同意讓麗俠去上班,但店長,他們打算再找一位有相關行業經驗的人士擔任。他們想到了家麗。 為民問秋芳,「你不介意?」 秋芳道:「都什麼時候了,我介意這些幹嗎?家麗不容易,能幫還是幫,再說如果她願意來,也是幫我們不是?」 為民沒表現出太激動,但打心底,他希望能幫家麗一把。 話是劉媽去傳的。這日家麗回娘家,劉媽在門口堵住她。把為民的店要擴張,需要人幫忙的話前前後後捋了一遍,才說:「阿麗,你就幫幫他們。」 何家麗當然明白,劉媽這麼說,是給她留面子。實際情況是,她是下崗女工,秋芳和為民這麼做,是在幫她,救濟她。可是,不能接受這個幫助。 第一,她不知道秋芳怎麼想。她相信既然劉媽來這麼說,那張秋芳目前一定是想通了的,可誰能保證以後會不會想通?一切都在變。 第二,她不想和為民的關係有新的變化。幾十年了,自從各自結婚,他們就井水不犯河水,保持朋友關係,如果一旦合作,她去他的分店工作,誰也保不齊會有什麼變化。 第三,她必須為建國著想。她如果答應,建國會怎麼想?對,他肯定會同意,支持,但那都是口頭上的,作為妻子,她必須為丈夫建國留足面子。 第四,她必須為自己保留一份尊嚴。從年輕時代到現在,她和秋芳、為民都是平起平坐,但如果現在去當了他們的雇員,哪怕關係再好,也是勞資關係。她不免低他們一頭。 何家麗不希望這樣的事情發生。 這麼多個念頭在腦子裡一揉吧,家麗笑著說:「劉媽,謝謝你的好意,謝謝為民、秋芳的善意,但現在家裡實在是兵荒馬亂,老六剛生孩子,我那個老二學習也上不去,我得看著,老奶奶年紀大了,需要照顧,我媽的醬菜攤子也得搭把手,我就不去開拓第二戰場了,謝謝謝謝。」 拒絕得雖然委婉,卻很堅決。 劉媽一聽這話,了然於心,回頭跟秋芳回了。秋芳、為民兩口子便也作罷。為民有些失落。秋芳打趣,問:「怎麼,還忘不了她?」只是句玩笑話。張秋芳現在有足夠的自信。她是人民醫院的外科主任醫師。是湯家和張家兩個家庭的女主人。 「沒有。」為民說。 「忘不了就忘不了,也沒說你什麼。」 為民調轉焦點,「你說這張建國也是,堂堂一個區裡的幹部,自己老婆的工作問題都解決不了。」秋芳知道為民的用心。他一輩子都暗暗跟建國比。只是這些年,他殘疾著,心灰了不少。如今死灰復燃。 「國家幹部也不能濫用公權,能解決的那都是貪官。」秋芳反駁。頓一下,又說:「先請著老二媳婦看看,不過話要說在頭裡,麗俠上班那就是麗俠上班,幼民別攙和進去。」 為民道:「幼民不會。」 秋芳說:「不會,那天幼民去你店裡摸了幾個錢你知不知道?」 為民護著弟弟,「沒有,是我給他的,他要喝碗牛肉湯,身上正好沒帶錢。」停了一會,為民反應過來,「你怎麼知道的?」 秋芳笑說:「我是諸葛亮你不知道?運籌帷幄於千里之外。」其實是小芳看到了,跟秋芳說的。 廚房茶炊響,水開了。秋芳朝書房喊:「小芳,別做作業了,先洗頭。」小芳早都巴望著洗頭,可以用小舅媽從美國寄回來的桃麗絲洗髮水。 一盆清水。秋芳幫小芳把頭髮打濕,再小心翼翼擠出點洗髮露來,在小芳頭上揉搓。「味道不錯。」秋芳說,「好好學習,以後跟你小舅一樣,出國,讀書。」 小芳不做聲,一提到學習,她感到壓力巨大。 起泡了,再揉一會,秋芳拿刷牙的搪瓷缸子幫女兒沖水。沖一遍,再一遍。秋芳仔細地,「別動,脖子這茸毛衝衝。」小芳像長頸鹿一樣,頸子向前伸長著。秋芳見她脖子上光溜溜的,問:「你那玉觀音呢?」小芳只好撒謊,「在枕頭底下呢。」秋芳沒說什麼。洗完頭,小芳用吹風吹頭髮。秋芳從裡屋走出來問:「湯小芳,枕頭底下沒有你玉觀音。」 當然沒有,已經送給小年——何向東了。小芳只好繼續演下去,裝作不可置信的樣子,「不會吧,我就放在枕頭底下的。」一番亂找。無果。十分失落的樣子。又自言自語,「不會是體育課,掉在操場上了吧?不會不會,我記得還有。」 秋芳懶得跟她理論,恨鐵不成鋼,「什麼好東西都不能給你,那可是一塊和田玉。」 家麗決定賣菜。確切地說,是做菜販子。在蔬菜公司工作這麼多年,蔬菜販售的整個流程她清楚,只是在集體經濟時代,一切都由公家運作,但改革開放之後,龍湖菜市的攤販,都是個體戶。販菜,等於做老本行。她駕輕就熟。 她把這個想法跟建國說了。建國表示支持。 「會不會覺得掉價,跌了你面子?」家麗問。 「你怎麼會這樣麼想?」 「你是區裡的幹部,你老婆卻在賣菜。」 「我是孤兒,是勞動人民,憑自己的雙手自己的勞動、謀生,有什麼掉價跌面子的?真正掉價的是那些寄生蟲。」建國還是那麼根正苗紅。 有建國這話墊底,家麗勇往直前。 再就是跟美心和老太太說。如果賣菜,她得搬回家裡住。這樣離龍湖菜市近些。販菜,得早晨三四點就起,從洞山往這邊趕,肯定來不及。最好是住家裡。 家麗一提,美心和老太太也表示支持。女兒們出閣後,家裡屋子空著。家麗和小冬搬回來,能增添點生氣。家麗問要不要跟妹妹們打個招呼。家不是她一個人的家。老太太說:「讓你媽打個電話給老四,讓她去通知,她上班有電話用。」 這事兒就算定下來。 衛國從四川回來就開始發燒,全身無力,不想吃東西,還吐。家文以為他感冒,給了他幾粒感冒片吃。卻似乎效果微弱。這日一早,家文進洗手間,低頭一看便池,嚇了一跳。白色陶瓷的蹲便器內壁,全被染黃了。衛國剛用過衛生間。 不行,必須去醫院。 衛國不願意,「不用,我這身體,能有什麼病。」的確,他一向是身體最棒的人。全家,甚至全廠,他都是個強者。可家文還是擔憂。敦促著去了趟醫院。 一查。黃疸型肝炎。 ▼第142章 面對現實 病十之是在四川染上的。家文向與衛國共赴四川出差的同事老呂瞭解情況。老呂痛心疾首,「衛國呐!我勸他也不聽,老在路邊攤吃飯,省錢,太省。」 家文的心揪了一下。這就是衛國,對自己,他從來都是克扣,對別人,他總是奉獻最好的。他是個太好的好人,太孝順的兒子,太有擔當的弟弟,太偉岸的丈夫,太慈祥的父親。人生的每一個角色,他都扮演得那麼到位。唯獨忘了心疼自己。 病床前,家文給衛國送飯。 「什麼時候出院?」衛國問。 「好好休息。」 「這病來得快去得快。」 家文無奈,遞給衛國一面小鏡子。衛國拿在手裡,瞅瞅,眼珠子都是黃的。衛國不得不面對現實。 家文說:「病來如山倒,病去如抽絲,不能心急。」 衛國反過來安慰她,「沒事的。」 家文問:「在路邊吃東西了?」指在四川。 「就幾次。」衛國有些氣弱,又連忙說,「別帶光明過來。」他怕孩子傳染上。家文說:「甲肝不傳染。吃上注意點就行。」 正說著,宏宇進門。幾個連襟中,宏宇最佩服衛國。為了讓他儘快好,宏宇找老中醫給衛國看病,開了藥,但其中血蜈蚣一味藥不容易抓,他特地開車跑到去八公山找到藥,送過來。 家文見宏宇來,打了招呼,便回家做飯,留足夠空間給他們說話。衛國笑問:「聽說生了。」 「丫頭。」 「有一個就行。」 「感覺怎麼樣?」宏宇問他。 「吃了你的靈丹妙藥,好多了。」衛國還沒喪失幽默感。 「這病來得快也好得快。」宏宇安慰。 |
學達書庫(xuoda.com) |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 |